我却很少回忆我的童年,回忆我的青春,我的父母,我的家庭。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家,对于我来说,好像永远都不是一个用来休憩的港湾,而是一个被仁义道德固化的必须去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都认为那是一段黑暗又不堪回首的经历。成人后离开家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来解决我的原生家庭给予我的心理阴影。
小时候,院子里的小姑娘穿着公主裙,梳着好看的辫子,软糯糯的喊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每天穿着妈妈不要了的衣服,蓬头垢面的在院子里行走。说话粗鲁霸气,没一点女孩子的样子。父母想着给弟弟从上海买双皮鞋,也想不到我这个女孩子需要一条裙子。弟弟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因为眼热他的自行车,不知被揍了多少次,最后弟弟初中三年丢了六辆自行车,我还是走着路上学放学。
读高中的我胖,160高120斤。家庭聚会时他们最大的乐趣是问我的身高体重,然后文思泉涌的给我起外号,白冬瓜,矮冬瓜,说家庭基因在我这身上发生突变,变成了矮肥圆。这些他们自认为风趣幽默的话对于一个敏感多疑又自尊的青春期女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心理阴影。
我的父母好像也没把我这个女孩子当回事。跟着他们一起呵呵呵,然后在补充说明我在家的臭脾气。我一直觉得,我的丑事是他们在家庭聚会能够掀起议论高潮的最好谈资。但是他们说起我弟来,那又是发自内心的猛夸,即使他做了坏事做了错事,也是宠溺的口气,好像还有一丝丝炫耀的成分。
现在是我弟在家,他们给他买了房买了车每天给他做饭给他的小孩交学费交补习费买保险。我买房时想找他们借点付首付,他们说,刚给你弟买了房,我们也没钱了,再说没钱就不要买啊,有什么能耐就过什么生活。我很无语。最后,我找同学借了5万付了首付。
刚买房的那几年,因为要还同学的钱,还每月付房贷,因为年轻,还想着多学点东西,所以时间和钱上面都紧张,每次他们生日和过年回家都会被他们数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啦,回家的次数少啦,隔壁谁家女儿给爸妈买的皮大衣几千块钱一件啦,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怎么只挣那么一点啦。
每次回家我都满心的憋屈,很多时候,一边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加班加点,一边还想着买礼物回家给他们过生日。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好日子还被他们数落钱赚得太少,是真心觉得累,真心觉得亲情,父母也就那么回事,为什么还一定要爬山涉水的回家自找不痛快?
很多时候,我也想对他们说,隔壁女儿毕业后的头两年,家里一直在资助,所以考职称比我早,升职比我快。她考职称时我每月的工资就只能解决温饱。她买房早,房价比我买的时候低。她的爸妈给她打电话是钱够不够,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我的父母给我打电话总是在提要求总是在数落我不行做得不够。
我一直觉得,我的父母好像觉得养大了女儿,供她到大学毕业,已经是天大的人情,后面的时间都是我来还债的。所以他们总会向我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弟弟的儿子要来武汉要带他出去玩要出去吃饭要找好老师学英语补数学,临回家要买衣服买鞋而且必须是有品牌的。他们腰疼腿疼看见电视广告的保健品我也是要给他们买的,天冷了保暖内衣棉皮靴羽绒服我也是应该给他们买的。他们生病了我是应该回去照顾他们的,我做这些时他们也从未问一句,时间够不够,钱紧不紧张。
他们的六十大寿,弟弟请舅舅姑父两桌客,也许心疼钱也许是夸耀儿子给他们过生日,他们逢人就说。我想,我给你们买的羽绒服棉鞋也不止三千,为什么还要被你们嫌弃?
也有被他们可怜的时候,比如说今年元旦,我妈突然情商大增,说了句,她也不容易。
轻描淡写的一句,在满桌美食的餐桌上说出来,在他们说去了哪些地方旅游,买了一万多块钱的玉,买了几千块的羊绒大衣,一年打牌输赢多少,最贵的一桌饭吃了多少钱的餐桌上说出来,我真的也麻木了,不知是何滋味。因为,我没有时间打牌,买几千块的衣服我会想了又想,买一万块钱的玉我会想着不如报个培训班学点什么,我并没有到财务自由享受生活的阶段。
现在,网上看到的都是赞美父爱母爱,感激养育之恩,要陪伴父母的文章,好像我就是个另类,很少看到我这样对父母颇有微词的女儿。
我真的很感激父母把我养大,我自己现在也是当妈的人,知道生儿育女的不容易和艰辛。我也想好好的陪伴他们,但是每次回家都被他们数落得灰头土脸,被贬得一钱不值,一边笑话我赚钱少一边讽刺我不会享受生活一边责怪我舍不得给他们花钱,我真的又一点都不想看见他们,其乐融融真的只是笑话。
回家长途跋涉的时间用来补加班缺的觉,用来陪女儿上舞蹈课,用来自己学点东西是不是更有意义?
每个家庭都会不一样,我只是觉得,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一点都不快乐,而且感觉特别累。
也许我真的是个不知感恩的人!但我真的尽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