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简书电影
一个年轻导演和他这辈子唯一一部电影

一个年轻导演和他这辈子唯一一部电影

作者: 进阶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19:44 被阅读137次

“用不了多久,胡波就会被人遗忘,而我们能做到的是不断自省。”

1

2018年2月,电影《大象席地而坐》荣获第6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以及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大奖。同年10月,提名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六大奖项。作为一个新晋导演,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骄傲的?

然而在2017年10月,这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年仅29岁的青年导演胡波,在北京一栋住宅楼的楼梯间里,用一根绳子,告别了这个世界,天妒英才说的就是他吧。

胡波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大象席地而坐》则是他生前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电影,之前他还写过基本书,也拍过几部短片,有兴趣的可以去度娘看看。

胡波的作品大都非常丧,他的故事主角总是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字里行间充满着一望无际的绝望,颓丧气息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能就因为总是这样深度剖析人性和社会,使之陷得太深,最终酿成了悲剧。

此片是我今年看过最丧的电影,没有之一,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带着一种厌世情绪。但“丧”也是电影艺术表现范畴之一,它会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接下来说说这部电影。

2

《大象席地而坐》

豆瓣评分:8.1

导演:胡波

演员:章宇 / 彭昱畅 /王玉雯 /  李从喜

总片主要由4个故事交叉叙述构成。

1.爱情:于诚,一个社会小混混,因其追求爱情失败,而破罐子破摔,和朋友之妻有染,最终导致朋友跳楼身亡。

2.友情:韦布,一个三流学校高中生,为了给自己的兄弟出头,失手将同学于帅推下楼梯致使身亡,最后落得逃亡下场。

3.亲情:王金,一个退休老人,因其女儿和女婿的嫌弃,而被逼迫去养老院,整日郁郁寡欢。

4.流言蜚语:黄玲,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缺少父爱,因为他喜欢和学校教导主人独处,所以遭受了来自周围异样的眼光,以及母亲的误解。

左一为黄玲,左二为王金,右一为韦布,右二为于诚

说白了,《大象席地而坐》就是生活中无数小事的集合,但都充满了胡波的悲观主义,电影里每段对话都充满了对社会的讽刺,例如:

唯一爱着少年的奶奶去世了,当少年把这个事情告诉亲人时,亲人的反应是: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没钱了?

老人养了多年的爱狗被大狗咬死了,悲伤至极,当他找到大狗的主人,主人的反应是:你想要多少钱吧?你狗值多少钱?去宠物医院的钱我不能付。

这世界哪有这么多猜疑,哪有那么多利益,老人只是想把这件事告诉大狗的主人,寻求一个道歉而已,换来的却是无情的嘲讽。

类似这种小故事,此片比比皆是,最终“理想主义者”的四人开始在现实中迷茫,他们都梦想逃离现实生活。而此时,他们都得到一个消息:在一个名叫满洲里的地方,有一头大象天天坐在地上,不为游客威慑和食物所动。于是他们开始了共同的目标,去寻找那头大象。当然大象只是隐喻,象征着他们内心的生活。

《大象席地而坐》拍摄于冬天,胡波故意处理成偏冷色调,低反差灯光摄影,寓意着社会的冷漠。而大量背影行走的长镜头,加上中距离拍摄效果,则给人一种“浸入式体验”。他让你置身其中,深刻感受社会的苦难。

此片代表着胡波导演的一种价值观,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生活的本质是痛苦的。当然我并不认同这个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应该去思考为什么他会产生这样的观念,我尝试去了解他。

3

胡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花了三年的时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期间波折种种。在他看来,他只想把书写好,把电影拍好,做一个匠人。但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面对商业的裹挟他似乎什么都做不了,甚至他一度认为,连他的电影都会夭折。

《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与冬春影业合作拍摄,拍完后胡波把电影剪辑成一个四小时的长片,但制片人公司非要剪成两小时,因为太长了影响影院上映。不禁让我联想到:当年《美国往事》也是如此,本来导演剪辑好了4个小时,硬生生被电影公司剪成两小时,最后一部伟大的作品被埋没,最后导演带着遗憾去世,过了很多年导演剪辑版被人发现,才知道这是多么伟大的作品。有兴趣可以点击本人作者,看看我前几篇解读的《美国往事》。

这张截图是胡波生前的好友“牧羊的水鬼“提供的,胡波发截图时称:“想做一个艺术电影导演的日常。你不但什么也不会得到,还会遭受无尽的羞辱。”在2017 年 8 月 26 日胡波也曾微博发文说:“完成这部电影用了一整年时间,而最终,没有一帧画面属于我,我也无法保护它。它被外力消解掉了。”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选择了梦想,然而却被现实狠狠的扇了一个耳光。

曾几何时,在刚踏入社会,面对社会的考验,我们都曾直言不讳,做人刚正不阿。后来渐渐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一次次说服自己现实点,做事开始慢慢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话变得拐弯抹角,话中有话。做人也开始人云亦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最终变成了所谓的“社会人”。

脱口秀演员李诞也曾说过:以前我也是个文艺青年,但我发现那样非常痛苦,所以我选择做一个肤浅的人,赚赚钱,快乐就好,别太认真,人间不值得

歌手李健被问为什么不要个孩子,他回答:现在社会环境不太好,孩子出生之后可能会面临太多的挣扎,现在把TA生出来,不知道是错是对。

他们巧妙的化解了社会与个人的矛盾,而胡波的选择是逃避。胡波被人遗忘是迟早的事,而我们能做到的是经过这件事情,不断地去自省。因为宣扬道德文化,只能是有号召力的人才能去做,我们大多数人只需要做到自己,我们无法改变其他人,但至少能改变自己

- END -

喜欢就关注我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年轻导演和他这辈子唯一一部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lf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