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对于书法史来说,就是一个开启书法艺术觉醒的时代大家,王羲之之前的1600多年,即从商、周到晋,是从甲骨文的出现到钟鼎文、秦篆、汉隶、章草、今草、行书、楷书,书体不断演化的历史;王羲之之后的1600多年,即从东晋至今,是各种书体艺术风格发展的历史。
王羲之,
是各种书体艺术表现的集大成者,其兼擅隶、草、行、楷;
是书写核心方法,即笔法的奠基者,之后的书法大家无不从其书迹中探窥笔法的堂奥;
是集道家之简淡冲和、儒家之内含清雅于一身的艺术审美思想的开创者;
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临摹与顶礼膜拜的书法圣者。
王羲之留传至今的书迹甚广,除家喻户晓的《兰亭序》外,还有《寒切帖》、《得示帖》、《二谢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初月帖》、《孔侍中帖》、《游目帖》、《平安帖》等等,书迹大多为尺牍信札,但这些书迹都非真迹,而是唐代、宋代的摹本、临本和刻本。
学习二王(羲之、献之)是入室登堂书法之圣殿的不二法门。时晤右军法帖,常习常新,即悟即得,不亦乐乎!
《寒切帖》为王羲之中晚年所书的信件,草书,5行,50字。此为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墨色虽已斑斓,笔意仍神采超逸。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释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大意:
十一月二十七日王羲之答:得到十四、十八日两封来信,为你的问候感到欣慰。天气寒冷日深,近来各位都可好?心内忧伤辛劳,长久挂念悬心。我服食很少,不是很好。费力回应谢司马书,不再多叙。羲之答。
《得示帖》也是一通信札,是双钩廓填的唐摹本。《得示帖》与《丧乱帖》、《二谢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横58.9厘米,称为“丧乱三帖”。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释文: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大意:
收到您的来信,知道您的病情还没有好转,我非常担心,我的状态也非常不好,明天日出后才能出发到您那里去,因为不能接触雾气(现在还在)。等待(五石散)药性发散(身体恢复)。王羲之敬上。
《丧乱三帖》之《二谢帖》也是王羲之的信札作品。
释文:
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大意:
与二谢近来未能常会面,(为此我)等待责备并深感不安。我携女再叩拜。想来邰儿等全都好吧。前些时间忧担忧的事已妥善。所送事议应当考查并予以省察。(我身体)左部(时而)仍剧烈疼痛。
《丧乱三帖》之《丧乱帖》是一件表现王羲之无奈和悲愤之情信札。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品。
释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频有哀祸帖》纵24.8厘米,3行,20字。行草书。为唐代硬黄响搨、双钩廓填摹本。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现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释文:
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大意:
频有哀祸的事情发生,悲痛如刀一般地切割内心,无法克制和平抑自己(的痛苦情绪),怎么办啊,我已无可奈何。即使安慰,也仍会倍加感伤。
《姨母帖》为唐摹本,6行,42字。作品风格,不类传世王羲之诸摹本。其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公元696年由唐代武则天命人双钩廓填,集于《万岁通天帖》中。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释文: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大意: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突然遭遇姨母哀事,心中被哀伤摧迫,悲痛之情难自禁。奈何、奈何!因为(哀痛伤感)反复涌现,凄惨之情充塞(胸间),以至于语无伦次。王羲之顿首再顿首。
《快雪时晴帖》被认为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其全文共28字,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大意:
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墨迹本为唐人摹本。《十七帖》、《淳化阁帖》、《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等均有摹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大意:
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
《平安帖》,亦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两帖连为一纸,也称“平安三帖”。为唐代硬黄纸双钩摹本,三帖纵24.7厘米,横46.8厘米。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平安帖》4行27字。
《何如帖》3行27字。
《奉橘帖》2行12字。
释文:
此粗①平安,修载②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③明日当复悉来,无由④同,增慨。
①粗:略微,大致。
②修载:王耆之,王羲之的从兄弟。
③存想:思忖,思量。
④无由:没有办法。
释文:
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①?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②,寻复白③。羲之白。
①第一行“不审、尊体”之间有一点,占一字之位。是表示恭敬的书仪格式,如以空字、提行一样表示恭敬。
②文中“羲之中冷无赖”句。“中冷”,指身体受寒。中,音zhòng。受到、遭到。如:中暑。“无赖”指无所依赖,犹“无可奈何”,或表身体上的不适或心理上的痛苦。
③第二行“寻复白”,“寻”,探究、推求。
释文: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大意:
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
王羲之《旃罽胡桃帖》敦煌石室临本残纸,纵25.2厘米,横20.6厘米。5行。草书。现收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
(旃罽 [zhān jì],毡、毯一类毛织品。)
《忧悬帖》与《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合装。前后九行共一纸,纵24.8厘米,宽41.8厘米。亦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为硬黄纸本,双钩廓填墨迹。《忧悬帖》原为手卷,1941年(日本昭和十六年)改为轴装。现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释文: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大意:
挂念悬思片刻也不得释怀,因此,意欲遣书发信以获取你的近况。
《妹至帖》,摹本,纵25.3厘米,横5.3厘米。现由日本东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
释文: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初月帖》是东晋王羲之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大意:
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有邮差,没法寄信(所以耽搁到现在)。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我却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行穰帖》为唐代双钩廓填本,2行,15字。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 现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释文: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孔侍中帖》为唐代摹勾摹本。行草书,3行,25字。笔画体态丰腴雍容;“中和”之美,“多力丰筋”于此帖尽显。现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释文: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雨后帖》为宋人临摹王羲之的作品,传为王羲之所书的一通信札,所谈之事不可考,书字不够规范,个别字难于辨认。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
今日雨后未果奉状,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使转。与都下岂信,戴适过于粗也。羲之。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草书,11行,102字。信中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并希望这个日子早日到来。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
释文: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大意:
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叙。您那儿山川奇异,更使人感到游览观瞻才能意足。可以成行,当请您迎接,如果迟误这一机会,真当以日为岁了。您镇守巴蜀,朝廷不会有调动之理。真想趁您还在巴蜀任上是与您一起登汶岭峨眉山而还,那才是不朽的盛事。
《大道帖》为王羲之行草作品,2行,10字。笔势连贯类草书,却以行书结字为主调。“耶”字末笔竖画纵长,为王书中不多见的异态,清人孙承泽以为是米芾所临,与王书风格不相类也。
释文:
大道久不下,囗先未然耶。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为唐人摹本。纵23.5厘米,横26 厘米,7行共58字。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释文: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大意:
东晋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的某一天夜间。
王羲之因为突然肚子疼,不能去和久未相见的朋友相聚。
于是写信给朋友,表达内心的遗憾,信中还提到了亲戚朋友的一些近况。
其中修龄是从弟王胡之的字。
重熙是妻弟郗昙的字。
安指的是太傅谢安。
《长风帖》为宋代米芾临摹本(或传为唐代褚遂良临摹本)。分别临摹自东晋王羲之《长风帖》、《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三帖。因为一卷,故以首帖“长风”名之。纵27.5厘米,横40.9厘米。11行,102字。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
知贤室委顿,何以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问,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
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
注:以上原帖图片及释文采自百度百科,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