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掌房和阿以旺
园叟故乡民居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民居是最早的建筑。民居是根植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的实用建筑艺术。要不是和孩子们一起学地理,哪儿还知道这么多奇特美妙的民居呢?
滇中和滇东南的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是当地彝族兄弟非常实用的民居。据说很与藏式石楼相像,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干打垒"。被誉为民居建筑发展史上的活化石的城子古村,是一处集喀斯特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少数民族古建筑于一体的胜地。千余间土掌房层层叠叠、集中连片、背山面河,累累而上,直达山顶,极具特色,蔚为壮观,被誉为泸西的"布达拉宫"。
云南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而滇东、滇中略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处于热带边缘,长夏无冬,却一雨成秋。所以一区之内,兼具寒、温、热(也包括亚热)三带气候,而又颇受高原山地地形影响,真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景象别具特色。年气温差不大,日期温差又往往不小,同日早晚较凉,中午较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受季风和地形影响,降水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滇中、滇东南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彝族人民就地取材,创造了冬暖夏凉的土掌房聚族而居,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团结。
阿以旺民居是新疆维族人民倾注了自己的智慧,经历了历史文化的变迁,造就了一朵大漠奇葩。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地域辽阔,南北疆气候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南疆气候干燥炎热、风沙大,雨水少,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北疆则气候凉爽,降雨量比南疆多。所以北疆民居以流动的毡帐为宅,南部则因从事农耕多为固定的住宅与村落,民居以土胚墙为主,夏季可以隔热冬季又能防寒。
所谓阿以旺,维语就是“明亮的处所”。维族人民好客,居处一定要有待客的地方,这就是阿以旺厅。它总是宅院中面积最大、层高最高、装饰最好、最明亮的厅室。其它房间都围绕着阿以旺厅布置,以阿以旺厅为中心四周围绕排列,整体成为复合式平面布局。这种组合方式封闭性强,特别适应沙尘大风天气,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阿以旺式民居即以阿以旺厅而得名,阿以旺居于宅院中心靠前的主位,是前室,又称夏室,开天窗,设炕台,铺地毯,为日常生活及农务的辅助空间,家庭活动也都以阿以旺厅为中心展开。而后室称冬室,做起居卧室,一般不开窗,壁面做成各种尖券式壁龛,可以用来放东西。
据考证,阿以旺民居形成于距今2000多年的古于阗国时期,伴随着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具有鲜明的伊斯兰风格,遍布城镇和农村,特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于田、墨玉、民丰、和田、莎车、喀什,最北到库车、拜城止。
2021-12-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