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叹:取材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仅仅看下散文的定义: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取材广泛,文辞灵活。要的就是“形散而神聚”,不然为什么叫散文。一句话、一棵树、一件事皆可入文。打眼望去,视线里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拿来一写。
难在何处?
答案其实也简单:难就难在选择太多了。
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你约一位心仪的姑娘去吃饭,问姑娘喜欢吃什么,姑娘回答:随便!
看看,难题来了。
随便,当然就是什么都可以。可同时也意味着什么都不可以。
去哪吃?中餐西餐快餐?万一姑娘喜欢路边撸串?
姑娘爱吃甜的?咸的? 辣的? 辣要几分? 微辣、重辣?
青菜要有,硬菜选肉还是鱼?鸡呢?姑娘减不减肥?
花多少钱合适? 多了显摆,荷包还肉疼。少了姑娘会不会嫌弃?
好在约姑娘吃饭,你还可以问一问,姑娘会觉得你很细心。你写散文,给读者看,怎么问?
别忘了,散文敢散,最终是因为神聚。这个神,就是整篇文章的灵魂,官方叫做:文眼。
所有的人或事,最终都是为了突出文眼的。而这个灵魂,是无形的。有时,想要传达的精髓,在整篇文章里都找不出那几个字,却又无处不在。
写散文,如画美女。究竟该着什么样的服饰,梳什么样的发式,带什么样的首饰,如何着墨,如何修饰,才看上去够美?
真正的大家,就能做到仅仅让这女子粗布麻衣,清汤挂面脂粉不施,寥寥几笔,笔下的女子就美得清丽脱俗宛如仙子。
而众多写作者,要修炼到这个火候,其过程,可不就跟爬蜀道一样。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二叹:任是无情难动人
坚持认为散文其实是非常难写的,下笔容易,写好却难。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其他不提(所学不多,不敢擅言),单比小说,散文的难度就大的多。不像小说,只要情节够吸引,语言措辞都是其次。故事么,世间最不缺的就是故事,生活中就有的是,只要稍微修饰下,就够吸引人的了。散文却无法拼情节,再好的故事也只得简单叙来,行文用句都如潺潺流水,况且,也没有那么长的篇幅可以慢慢勾勒铺垫。
再者,散文还有个名字——“美文”。只听这名字,就能了解,散文的词文要求,是所有文体里最高的。它要的是美!
不是简单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在每一个词语带来的意境里,看到美、触摸到、呼吸到。逐字逐句读来,行文流畅,如临其境,身心愉悦。
有这些美好的词句,画笔下的美女,才跟着眉眼清晰,真正显出美来。
可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用深情来铺就。这才是散文的灵魂。
散文就是要让人在一朵花里看到惊喜,在一片雨里听见哭泣,在澎湃的浪涛上感受愤怒,在御风的翅膀下体验勇气。喜怒哀惧,才是真正缠绕在字里行间的精魂。
而这,统统做不得假,没有小说可以一波三折的情节,没有诗歌可以大声发出的感慨,没有戏剧可以辅助的肢体动作。所凭借的,就是笔者满腔最醇厚、最深切的感情,以此为墨,融入笔端。将跳跃在心痛的喜乐,凝结在字间。让读者心甘情愿的被引导,走进文字后更深切的情感空间。
用情最累,写字便是在内心深处挖掘,将那最赤诚的感情挖出来,再重新包装。能在文字间感受到的的感情涟漪,在笔者心里恐怕都是波浪滔滔。感动你一分,便须自己三分。最是耗心血精神。
但,如无此深情,那美女纵使有倾国倾城貌,也失了生机,了无意趣。
三叹:爱恨两端终难休
写散文难,最不肯写就是散文。
它没有议论文那样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小说,仅靠情节就能制胜的便利。更惶论最容易吸引眼球的成功学、标题党、工具集。用心用力写了半天,只怕人连看完首段的耐心都没有,更别提还要用心体会,探求那字面后的深情。
写散文易伤情,哪怕为了练笔,我都尽量避开散文的体裁。
可是,偏偏就绕不开。就算我没有去数以前写过的文章里,半数以上都是散文。也不去看书架上最终肯花钱买回的,大多是散文类的书。只说,当我欢喜悲伤,只说给自己的那些话,回荡在脑海里,若能成形,一定都是一篇一篇的散文模样。
我不愿写散文,可是又离不开它。
当我行走于世间,面对人情百态,可以有很多种体裁随手使用。而当我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所能对话的语言,却仅有散文可以。
无论写还是不写,散文就是这样存在着,一端通往真实的自己,一端,通往深情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