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彩云之南打卡之旅

作者: 梅庐_黄碧琴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04:43 被阅读0次

    一.

    1.

    那年暑假,我随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旅游团去云南,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和好玩的地方。

    印象比较深刻的要数昆明的花卉。这里地理位置优渥,日照时间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6.5℃。夏没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宜人。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长青,是著名的“春城”与“花城”。

    花市里,品种多样,数不胜数,繁花似锦,鲜艳夺目,香飘十里,蜂飞蝶舞。就像一场巨大的百花盛宴,又像是花的海洋,人间仙境!

    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心花怒放!

    我们逛一圈花市出来,身上从头到脚似乎都镀上了一层花粉,香喷喷的了。

    尤其是被称为昆明市花的“山茶花”,更是形态各异,光彩夺目!

    单传统品种就有72个。 昆明诗人杨慎说:“山国山茶太繁品, 春盘春菜先此筵”。

    清代丽江诗人杨丙称:“烛龙倒走迥空朦,玉龙迎战寒无功。鳞甲怒裂进光怪,化作片片山花红”。

    郭沫若多次赋诗赞美云南山茶花, 其中一首:“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

    个个诗人比喻形象生动,赞誉有加。可见昆明山茶花的魅力之所在。

    2.

    在大理有个名闻遐迩的蝴蝶泉。泉水无声惜细流,清澈如镜,镜面碧绿湛蓝,犹如一块硕大的绿宝石。

    四周树木葱郁阴凉,一株古老苍劲枝桠横生的百年合欢树横卧泉面。

    著名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曾记载:“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我们此行虽然没有见到美丽的彩蝶纷飞,却见到一潭绿莹莹的蝴蝶泉,也是饱了眼福。

    一群年轻的白族姑娘,盘起秀发,穿戴着漂亮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帽子和服饰,两手捧着一叠衣帽,笑盈盈地站在泉边,大声地招揽着女游客来穿衣打扮拍照留念。

    在她们的游说下,我们七八个女老师,不管是年轻的苗条身材,还是上了点年纪身材有点臃肿的大嫂大妈,都纷纷跃跃欲试,嘻嘻哈哈地跑过去簇拥在她们四周,拎着衣裙比比划划,挑肥拣瘦,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套,然后用五块钱租下来,兴致勃勃地围成一圈,手忙脚乱地穿戴起来。

    那时,手机还没流行,只有少数人有砖头大的黑色“大哥大”。旅游团里也只有三四个男教师有可以拍照的傻瓜机。

    我们这帮女人装扮完扭扭捏捏地列队站在那儿,心急火燎地等待拍照。

    我们是跟团打卡旅游,不能随意地逗留。分分钟时间,导游都掐得准,催得紧。

    要是现在呀,个个有手机,咔嚓一声一两秒钟就拍一张,爱怎么拍就怎么拍,拍十几二十张都没问题。

    3.

    电影《五朵金花》,讲述了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见钟情,次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寻找金花,经过一次次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黑牛哥和一群热情活泼的姑娘们,聚集在这诗意盎然的蝴蝶泉边对山歌。

    《蝴蝶泉边》那一曲优美的旋律,动人甜美的歌声似乎还停留在那一代人的耳畔回响:

    女: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男: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

    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啊伊哟。

    女:有心摘花莫怕刺哎,有心唱歌莫多问,

    有心撒网莫怕水哟,见面好相认。

    男:阳雀飞过高山顶,留下一串响铃声,

    ……

    4.

    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播出后,深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主角杨丽坤,更是万众瞩目,博得全国亿万影迷们的热烈追捧。

    杨丽坤是我国著名舞蹈演员、电影演员,年轻漂亮,多才多艺。1942年4月27日出生于云南省宁洱县磨黑镇,彝族。

    她有着一双忽闪忽闪的灵动得像是会说话的大眼睛、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和一口洁白如玉的牙齿。一笑起来,两眼弯弯,笑意甜甜,特别惹人喜爱!

    1982年,《五朵金花》在“西班牙第三届桑坦德尔音乐舞蹈电影周”获得了“最佳(舞蹈)金片奖”。埃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同年,杨丽坤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演员”之一。

    令人遗憾的是2000年7月21日,杨丽坤因病在上海家中去世,享年58岁。但她那天使般美丽的音容笑貌和俊俏的形象永远镌刻在观众的心目中。

    为了纪念她,云南人民称她为“云南的女儿”,把她的墓地建造在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的“名人苑”。墓碑采用电影胶片模式,象征杨丽坤电影演艺事业,阿诗玛的剧照作为头像。石林阿诗玛自然景观为背景。

    墓位后方有一个微缩的石林雕塑,上面写着:云散我不散,日灭我不灭,我的灵魂永不散,我的声音永不灭……

    我们既然不远万里来昆明旅游,自然不会错过瞻仰杨丽坤的坟墓,缅怀她短暂而辉煌的艺术生涯!

    接下来,我们急匆匆地游览了洱海、泸沽湖和怪石嶙峋的石林景区。

    还摇摇晃晃地坐着缆车上到海拔4千多米的玉龙雪山看风景。

    在山上看到了一片茂密古老的原始森林、又粗又长倒地腐烂的原木、泥泞的沼泽地、蹒跚走步的骆驼,也曾留下我们戴着狐皮帽、披着长披风、牵着骏马悠闲自在地溜达的倩影……

    二.

    1.

    那天早上观赏了玉龙雪山后,汽车载着我们一行二三十个人直奔旅游胜地丽江古城,到那已是傍晚四点多。

    夕阳西下,几抹玫瑰色的霞光映红半边天;阵阵晚风吹皱丽江那粼粼的橙色波纹;渔舟唱晚,白帆翩翩,桨橹吚呀……一派黄昏旖旎风光。

    古城口那两架古老的水车吱吱哑哑地转个不停,被带到空中的晶瑩水珠随风飘洒。

    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游客们必来欣赏的地方。我们也不落俗套,纷纷站在水车前争相拍照留念。

    接着队长宣布晚餐聚合地点,然后挥挥手让大家分散开去自由活动。

    大家三五成群结伴同行,在四通八达、小巷通幽的四方街里七拐八拐,咔嚓咔嚓地踩着红色角砾岩铺就的平坦洁净的五花石路前行。

    这里街道不通车辆只走人。行人摩肩接踵,拥堵不堪。偶尔有人牵着马匹拉客通过,喧嚣的街道上便飘过一股难闻的膻膻的牲畜气味;

    狭窄的街道地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小商品,木质角梳、书签、金属徽章、蝴蝶绣花荷包、叮当小铜铃、平安符、吉祥观音挂饰、玉石银手镯;

    还有许许多多木漆、竹编小工艺品,蚂蚱、小蛇、蝈蝈笼、小背椅、小花瓶…… 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沿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特色小吃招徕着八方游客,什么“三叠水”、“八大碗”、“鸡豆凉粉”、“松茸”、“麻辣豆腐”、“砂锅鱼”以及滋滋炸响的串串烧烤,令人垂涎欲滴……

    可最令我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的则是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独特风貌的小桥流水人家。

    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泛着微微涟漪随街绕巷穿墙过屋,依依杨柳拂水,一座座几步之遥,巴掌大的拱形桥梁小巧玲珑;

    一袭之水的两边一排排古朴的民居小店鳞次节比,前门进后门出,店与店互通畅达,游客络绎不绝。

    2.

    五点多六点左右,大家饥肠辘辘,陆陆续续来到队长指定的一户农家乐菜馆,分两桌坐着,有说有笑,对着香喷喷的饭菜开始觥筹交错地大口吃将起来。

    大家都想美美地饱餐一顿,然后再去观赏早就如雷贯耳的丽江灯景。

    可当大家正吃得尽兴,突然有位老师惊叫起来:“唉呀呀,阿英老师还没回来呢!”这一叫不打紧,如同空中霹雳,把大家都惊醒了。

    个个“啊?”地一声张着嘴巴好久说不出话来,面面相觑。队长呆若木鸡,吓出一身冷汗。出外旅游安全第一,掉了一个人可怎么办?而且还是女同志,又是晚上。

    队长煞白着脸即刻点名报数,没错,千真万确少了一个人。

    他立马一声令下:“大家赶紧分头去找,晚饭没吃饱的回来再吃!”二十几号人一听赶紧撂下碗筷拔腿就走。这人生地不熟的走丢了一个人,大家心里也不好受。

    此时暮色早已降临,虽然闹市灯光如昼,蓬荜生辉,可转角旮旯处仍是灰朦朦一片,时间已经不早了。

    那时要是像现在这样,人人都有手机,该有多好呀!只要一打一问就知道在哪儿,就无需这样兴师动众,惊慌失措。

    店铺林立的大街小巷,大红灯笼高高挂,灯红酒绿,笙歌燕舞,唢呐葫芦丝声声入耳,纳西族的古老曲调悠扬顿挫;烛光摇曳的酒吧里浅斟低吟;

    可此时大家哪有心思观赏啊。三人一组,两人一伙,犹如匆匆过客,在这座如梦如幻般的古城里穿梭来往,这店进那铺出,边边角角,探头探脑,仔细辨认,个个累得晕头转向,楞是没找着。

    后来,大家垂头丧气地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走到傍晚最先到达的地方——古水车广场。

    嗨!老远就望见阿英老师孤身一人,正站在水车前焦灼不安地东张西望。

    “哦,在那!在那!”大家欣喜若狂地围了上去,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

    “本来今天晚上大伙儿要去看灯景的,这样一弄,全泡汤了。”队长显然有点不高兴。

    “我……我……对不起……”阿英老师见大家为找她纷纷出动,既感动又满腹委屈,哭丧着脸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总算找到人了,大家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可这突如其来的一惊一乍,惹得大家心神不宁,游玩的兴致全无。时间已过九点,为了确保平安,队长宣布看夜景行程取消。

    3.

    回到宿舍,心里还没平复的阿英老师嗔怪地问两个同伴:“看见你们两个蹲在那里买东西,我就站在旁边傻傻地等着。可是,不知怎么的一转眼就不见你们了。你们走时怎么不叫我一声啊?”

    “我们叫啦,还回头看了几眼,就是没见着,以为你跟别人一起走了,谁知……”

    我想,或许那两位老师边走边买东西,不知不觉随人流走远了,一时忘了叫上英老师;

    或许是英老师好奇地望着身边穿着奇装异服的过往行人,一时不注意走神了,等到她反应过来却找不着同伴了;

    也许是她们互相走岔了路,南辕北辙;

    又恰好英老师没记住队长说的那家菜馆的名字……

    那天,也许是周末赶圩,四方街上的游客实在是多得很,简直就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像潮水似的一浪一浪地涌过来涌过去。

    我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一点都没夸张。

    真是,万里迢迢来旅游,丽江夜景早期待,谁知突发事件,美好愿望成泡影。

    大家看不成听说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丽江灯景,心里或多或少都感到有一点遗憾。可想到英老师是为了履行诺言在等人而岔了路,又不是故意的。况且,人已平安归来,万事大吉。

    要是她被哪个坏蛋连哄带骗,拐卖到其它偏僻的高山角落去,该如何是好?作为同伴的我们和队长,都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啊。

    谢天谢地,还好看起来老实忠厚的英老师,懂得按原路返回古水车广场,才没造成大的伤害。

    再说夜景有看没看,又有什么大关系呢?这样想着,大家也就没责怪英老师的不是。

    不管怎样,不良效果已造成,责任在谁已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要吸取教训。

    经历过这件事,我深有体会,出门在外,不管旅游还是办事,都要谨慎小心,切不可粗心大意,掉以轻心。

    既然答应人家要一起走,那就一定要紧随左右,时不时地相互关照一下,一起去一起回;要不就不答应人家,一旦答应了就要履行承诺;

    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惹出是非来。

    尤其是像我们这群从小县城出来,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初次来到繁华的地方,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下子摸不着头脑,容易出事。又恰遇晚上天黑,更是需要同伴之间的关心与爱护。

    这也算是我们此次彩云之南打卡之旅中的一个小小的美中不足吧。

    (打卡式旅游,就是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方式。这种旅行多是跟团出行,到哪里待个十几分钟半小时就去下一站,去一个国家护照上盖一个章,就像打卡一样,故而得名。)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彩云之南打卡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qa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