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约35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提示:本文有大量剧透!以下都是个人过度解读,欢迎讨论。
摘要:
开端 - 社会秩序的崩塌
发展 - 逐渐升级的需求与权力的再分配
高潮 - 剥离所有标签,是否还存在真实
尾声 - 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欺骗
最近看了《一出好戏》,是黄渤自导自演的一部荒岛求生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dc7d7c3c8d3041b9.jpg)
有人说这部电影能让你在两个小时之内看到人类进化的过程。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我们的自我救赎之旅。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开端 - 社会秩序的崩塌
我们在生活中或自愿或被动地遵守着生活的种种秩序:
要有礼貌、要说「谢谢」、要尊老爱幼、员工要尊重老板……
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秩序也好,规则也好,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下:
我们的社会秩序会继续存在,之前的规则之后还会延续下去。
如果在一座永远与世隔绝的荒岛上,这些原有的社会秩序还会继续存在吗?
答案是:不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f64525dcb76f240e.jpg)
故事一开始,公司即将上市的老板张总带着手下员工出海旅游。
不料遭遇陨石坠海,大浪滔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c7aea16e5b6845fa.jpg)
众人被迫漂流到孤岛上苟延残喘,所有人都相信陨石毁灭了外面的世界,这就是末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b63851c1e03adfc7.jpg)
当退伍兵小王拿着辛苦采集的水果分给大家的时候,却被这些上市公司的老总们颐指气使地训斥。
这个时候,老总们恐怕还没有意识到,那些社会秩序(钱、权力、社会影响力)加持在他们身上的光环,已经缓缓暗淡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b1c4e4f4b91d73cb.jpg)
小王愤怒地吼道:「我告诉你,什么这个总那个总,在这儿什么都不好使!」
就连公司的保安赵天龙也说:
「在这儿,没人惯着你们!」
不知道保安小哥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荒岛之外的那个社会里,他就不得不「惯着他们」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在现实社会里,老总们有钱,有权力,有稀缺资源。所以他们有足够的影响力,他们可以影响到保安小哥的利益。
保安小哥如果不想惹毛了老总最后被公司开除,就只好「惯着老总们」啦。
人和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影响关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框架」。
框架:指的是在人和人的互动交流中引导你的思维和行为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通俗地说,框架就是指你的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潜在含义。[1]
老总们因为自己的影响力而常年被人吹捧,认为「我很厉害,所以所有人应该尊重我」,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尊重的未必是老总本人,而是他代表的权力和社会影响力。
保安小哥则是因为默认了「老总很有影响力,惹不起」这样的「框架」,所以才对老总们毕恭毕敬。
直到这一波滔天巨浪袭来,打碎了所有人回到现实社会的幻想,也打碎了每个人原本习以为常的那些「框架」。
社会秩序就此崩塌。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af653f8937f60c97.jpg)
当张总站在山顶把一叠人民币撒向空中的时候,大概也就接受了自己再也回不去的现实。
在所有人脱离了社会框架之后,建立在社会框架上的权力和影响力也就被解构了。
发展:逐渐升级的需求与权力的再分配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043eba4b2cff602b.jpg)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第一阶段:温饱
最初,大家为了生存,推选出最有生存经验的退伍兵小王来做领导。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c264d490a16c552c.jpg)
小王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带领大家收集淡水、采摘野果、抓鱼,虽然未必是多么舒适的生活,但至少大家不再担心渴死饿死。
这一阶段满足了大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正因为小王掌握了稀缺资源「野外求生知识」,此时的小王是整个群体当中最有权力的人。
第二阶段:小康
后来,张总找到了岛上的一条废弃的游轮,船上有各种工具鱼网,有罐头食品,有酒水饮料,还有衣服鞋子,可谓是应有尽有,足够让所有人提高生活水平。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d7238743bb6c2ace.jpg)
于是他说服了一群人,带着他们一起脱离了小王的「统治」,过上了更加舒适的生活。
很快小王和他的「臣子」们发现了张总的根据地,这时张总开始构建起荒岛上的货币体系:
用扑克牌作为货币,比如一张3能换3条鱼。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36e9fa5cd14cc2c4.jpg)
这个货币体系很快被大家采纳,所有人都努力工作换扑克牌,再将这扑克牌作为货币来换取食物和用具。
扑克牌本身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因为有人建立起了这个交换体系,大家都承认扑克牌的价值,这时候你还能说它没有价值吗?
这一阶段,张总凭借游轮上的资源和独创的货币体系,成功地成为了岛上最有权力的人,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也从温饱进入到了小康阶段。
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张总,他在这个阶段实现了巨大的成功。
一开始他找到了稀缺资源(原始积累),然后通过描绘愿景(画饼)组织了一群人和他一起脱离现有团队,还成功地建立起货币体系(通过设定规则,进行系统性的掠夺)。
其实张总未必是最聪明的,也未必是最能打的,但他的组织能力和商业能力让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帝国。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3b1a3a5c6652c889.jpg)
扪心自问,如果我们处在他的条件下,即使我们能找到游轮得到游轮里的资源,我们是否能够顺利地建立起一个商业体系,让整个规则为我所用呢?
第三阶段:情感和意义
在这一阶段,主角马进(黄渤 饰演)终于开始崭露头角。
马进在现实社会中是个失败者,和他弟弟马小兴(张艺兴 饰演)相依为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8dab5515b14231d9.jpg)
也许是老天捉弄吧,他竟然在荒岛上发现自己中了六千万的彩票,虽然希望渺茫,但他还是奢望着现实世界还存在,想要赶在兑奖之前回到陆地上去。
然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充满幻想,却毫无办法。
先是被小王嘲笑折磨,后被张总忽悠,阴差阳错还是没有赶上兑奖日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52d77bc3befe7e9f.jpg)
心灰意冷的他在却幸运地遇上了从天而降的无数海鱼,可以用来交换各种资源。一穷二白的马进就这样拥有了他的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积累。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03d1c8629e24a2d1.jpg)
在一次小王和张总的火拼之后,马进临危出场,告诉大家不要放弃希望,要继续去寻找陆地,寻找失落的人类价值和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2bbcaafd769440dc.jpg)
他让弟弟马小兴修好了发电机,甚至给手机充上了电,让大家看手机里亲人的视频和照片。每个人都愿意付费,只为了看上一眼亲人的音容笑貌。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73b8ca86880af894.jpg)
有了电,大家还可以放起音乐照亮沙滩,一起唱歌跳舞。生活不再是艰难而毫无意义的挣扎求存。
这一阶段,马进和弟弟已经成为整个团体实质上的精神领袖。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给大家带来了真正的希望,让大家重新记起失落的情感和意义。权力实际上集中到了马进两人的手中。
这三个阶段,其实非常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们的需求逐渐升级,从温饱到小康再到情感和意义,越来越脱离低级的无意义的生存。
高潮 - 如果剥离所有标签是否还存在真实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马进、马小兴和小王发现原来每隔12天会有游轮来到荒岛附近,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依然存在,大家有机会可以回家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4c43a6777d3d38c3.jpg)
然而马进和马小兴犹豫了。
在这荒岛上,他们是救世主,是精神领袖,是一呼百应的大赢家。
回到现实社会,他们两个算什么呢?
马小兴说:「冰淇淋一旦化了,可就冻不上了。」
他们在这荒岛上短暂拥有的这些财力、权力、影响力,一旦回到现实世界就成了泡沫。
荒岛褪去了他们原有的「失败者」标签,却又给他们加上了新的「成功者」标签。
为了维护「成功者」的标签,也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失败者」的标签,马进犹豫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cd5c2dfea0db66f4.jpg)
为了他心爱的女人姗姗(舒淇 饰演),他害怕回到现实世界。因为他担心当他失去了这荒岛带给他的标签和影响力,她就会离开他。这让他更加犹豫。
「假的,全部都是假的。」
面对姗姗真诚的求婚,马进的内心充满了痛苦。经过了一系列的挣扎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告诉大家真相。
马进和小王一起放火烧掉了大家居住的废弃游轮,冲天的火光终于引来了远处轮船的救援。马进却从悬崖落入海中,生死不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c7035279ae184b63.jpg)
自我认同的同心圆 [3]
马进的犹豫,和马小兴的孤注一掷,都是因为他们是如此认同社会给他们的标签。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些标签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和快乐。
然而我们能剥离这些标签,给自己留下一些真实吗?
如果我没有了我所拥有的这些标签,你还会爱我吗?
如果我把所有真实的我展现出来,你还会接受我吗?
如果永远无法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还敢不敢暴露真实的我?
尾声 - 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欺骗
最后马进在海上漂流一夜,回到岛上发现大家都走了,蓦然回首却发现姗姗还在等他,可算是一个大圆满结局。
对于黄渤来说,他放下了自己默默无闻时的那些窘迫,也放下了作为著名演员的偶像包袱,重新出发去做导演,最直接地面对真实的自我,也许他已经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
![](https://img.haomeiwen.com/i9948555/f8e3aa30410575d1.jpg)
但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或许我们还在追逐「成功」的标签,或许我们也在逃避「失败」的标签。对稀缺资源的追求让我们日夜焦虑,几乎已经没有空间可以留给真实的自我,又何谈自我实现?
在电影里,马进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他从一个只会寄希望于中彩票的失败者,一步一步地经受现实的打击,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想法有手段的领袖,还给荒岛上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意义。
他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财富,收获了影响力,收获了爱情。然而在现实里,我们是否能得到同样的皆大欢喜?
马进的逆袭,至少有一半是因为从天而降的第一桶金。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可复制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稀缺资源,也就更谈不上转化为权力和影响力了。
在我看来,马进的自我救赎并不在于他获取的影响力,也不在于他最终抱得美人归,而在于他的成长和他对真实自我的回归。
如果让我来设计情节,也许我不会让马进活着见到姗姗。电影里黄渤没有去往更黑暗的方向拍,但我忍不住会想:
在真实的世界里,如果他没有那第一桶金,他如何能获得影响力?
如果他没有这些权力和影响力,姗姗是否还会喜欢上他?
如果他说了真话,回到了现实世界仍然是个失败者,姗姗还会继续喜欢他吗?
如果他知道回到现实世界就会回归原来的生活,他会怎么选择?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彩票也好,从天而降的海鱼也好,如果一个人总想着靠「彩票」,又怎么能做到「人定胜天」呢?
我相信,即使没有那第一桶金,马进也不会绝望。
也许过程会困难十倍,也许成功的可能性会小许多,但他还是会充满希望地继续前进,因为坚定不移地前进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
与此同时,他会把这样的希望和坚定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过程注定艰辛,但他一定会再建立起属于他的影响力。
也许姗姗不会喜欢他,也许一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就会分离。但这样一个坚毅的男人,值得被爱。
或许他会看清这一切的不确定性,接受一切可能性,然后坦然地回到现实世界。静静地坐在马路边点上一支烟,然后无论贫富苦乐都坚定地继续走自己的路,无论姗姗走还是留,无论冰淇淋化与不化。
记得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情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马进,或者说黄渤,他们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这句话的注解。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必须要经历属于自己的成长,接受残酷的真相,然后继续热爱生活。
孙晓在《英雄志》里引用了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然而如今还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志向?
我们所渴望的自我实现也好,理想主义也好,在现实的嘲讽面前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以至于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怀疑自己。
但正如马斯洛所说,我们毕竟还是放不下:「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能力要求被运用,只有潜力发挥出来,才会停止吵闹。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希望越变越为完美的欲望,人要实现他所能实现的一切欲望。」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坦然面对一切不确定性,忘掉成败苦乐,只是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会相信那是真正的自我救赎。
如果看过笑过就忘记,回到现实继续欺骗自己,那也只不过是看了一出好戏。
参考文献:
[1]《现实世界诱惑术》摇摆猫
[2]《动机与人格》亚伯拉罕·马斯洛
[3]《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4]《心理强大之路》石勇
[5]《大卫X方法》
[6] 维基百科和谷歌
转载请联系我。
推荐阅读
To Be Continued
微信:camel93
公众号:狗头禅师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请帮我分享出去。
我建了一个冥想心理的群,有兴趣可以加我。
网友评论
想请问一下您是否有兴趣参加写作群的管理😜,如果想了解欢迎添加微信28696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