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炉边夜读读书人物
谁闻旧人哭——解读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谁闻旧人哭——解读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作者: 南方有咸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1-21 22:04 被阅读108次
谁闻旧人哭——解读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试问为何而恨?因爱生恨,恨男人们的虚情,恨年代的枷锁,恨自己一颗做梦的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活得透彻的早已清醒,活得糊涂的一生混混沌沌,王琦瑶做了一辈子的上海梦,直到临死前,她才意识到梦该醒了。

四十年前,在片厂的一间三面墙的房间里,一张大床,摇曳的电灯,原来当年深感真实而熟悉的场景,正预兆着自己的命运,原来灯下的女人正是她自己。

本是一平凡女子,误入繁华的圈套,从此迷失了方向,一生一浮沉,虚荣繁华到头来只是如梦一场,虚无缥缈,寻爱寻归宿,回首一生,身边依旧空无一人,唯有掩面叹息。

一、年少的虚荣

年少时,谁不曾爱慕虚荣过?只是有的人,一旦陷进去便难以自控了。主人公王琦瑶,原本平庸的她,机缘巧合下成了“上海小姐”第三名,从此开始了坎坷的人生。

人的欲望是不会消灭的,它只会不断增长膨胀,当平淡无奇的人生出现了新转机,迎来了巅峰时刻,试想,谁也难以接受巅峰过后的平庸生活吧!王琦瑶便是如此。不甘平庸的心在她的心里作祟,躁动着。

青春年少,懵懂无知,脆弱敏感,或虚荣或贪恋,或急于寻求归宿,安放她那浮动的心。

她的世界很小,生活圈子除了蒋丽莉和程先生,剩下的就是衣料和脂粉了。直到李主任的出现,这男人是权力的象征,威严令人敬畏。权力的吸引,被满足的虚荣心,她想要金丝雀般安稳且华丽的生活,李主任想要短暂的陪伴,这段各求所需的感情如此契合。只怪年少经不起虚荣的诱惑,轻率地选择了归宿。文中写道:

两人都是要求安慰的,王琦瑶求的是一古脑儿,终身受益的安慰;李主任则只求一点。

爱丽丝公寓是用梦幻筑起的巢,一切的美好与权力相互缠绕,里面栖着一颗女人的心,她选择放弃自由,被无尽的寂寞包围,心甘情愿被囚禁,只为享受眼前的荣华与欢乐。

虚荣终是虚无的存在,它吞噬着你的内心,当美轮美奂的梦醒了,才发觉唯一的身边人不在身边。不知归期,不分昼夜,整日只有无尽的等待。文中写道:

事到如今,两人是真有些夫妻的恩爱了。这恩爱也是从等里面生出来的,是苦多乐少的恩爱,还是得过且过的恩爱,有一日是一日。

女人的心是水做的,那般柔软柔情,当内心的依赖化成了爱,在李主任回来之际,终难以控制,只有以泪水表达其爱意。动荡的时代下,两人聚少离多,这得过且过的恩爱,短暂的平静日子,转眼间,一切都到了尽头。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李主任死于飞机坠毁,王琦瑶回到了平淡的平民生活。

二、眼前的幸福

王琦瑶回到了老家邬桥,那是个江南烟雨蒙蒙的仙境,也是人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地方,那里的日子简单而平凡。可是,这与上海相比,一切都显得黯淡了。骨子里对繁华都市不夜城的向往,于是,她再次前往上海,投入其怀抱。

王琦瑶住进了上海平安里三十九号,开起了一家小诊所,她的日子都在忙碌打针以及与熟人打牌消遣中度过。

在这混混沌沌的上海城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真的会日久生情?或许吧!只是人心都是明一半,晦一半,想爱却又不敢爱。王琦瑶与唐明逊,一场暧昧的追逐,隔着一层面纱的爱,你不说我不说,但两人皆话中有话。是谁先道破其中,又是谁沦陷这段情?文中写道:

因是没有将来,他们反而更珍惜眼前,一分钟掰开八瓣过的,短昼当做长夜过,斗移星移就是一轮回。

无法公开的,没有未来的感情,但是人终究难逃情欲,那控制不住的情愫不断升温,就让他们姑且珍惜享受当前的幸福吧!

突如其来的消息,王琦瑶怀孕了。这对于相爱的人来说,是多么令人欢喜的消息,孩子正是上天赐给他们最大的恩惠,可是,这场感情里唐明逊终是无法承担起当丈夫,当父亲的责任了,他也只是在家族夹缝中生存的可怜人,他也自身难保。归根到底,当爱情与利益相冲突时,现实总显得那般赤裸裸。他逃离了,而她选择默默生下了孩子。

无论何时,总有一个人始终待你如一,绝无二心,那人就是程先生。曾几,深深爱着王琦瑶,后来,为她伤透了心,再而相遇,体贴照顾。造化弄人,到头来依旧还是程先生陪伴在身边。

王琦瑶对程先生感激不尽,但感激不是爱情,无法以情相报。

程先生的大半辈子都被王琦瑶填满了,似乎从第一次照相开始,寻找相片的“余味”,悄然间他的心早已被征服,成了俘虏。这场独角戏曲终人散,他理智地选择了逃离。文中写道:

他说他其实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并且想好就做个知己知彼的朋友,也不枉为一世人生;可这人和人在一起,就有些像古话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看来就只得退了。

当感情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总要有人先离开,离开不是不爱,而是深爱过痛苦过,挣扎了释怀了,花了大半辈子才了解到,深爱过的人,怎甘心当朋友,感情是强求不来的,唯有离开选择祝福。

三、又是梦一场

上海,旧时代气息在人们的心中印记太深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繁华的代名词,它更是人们心中的一场梦。

时间的腐蚀,岁月无情的变迁,年轻的容颜不在,一切早已看淡。然而此时,二十六岁的老克腊出现了,他深深着迷王琦瑶。文中写道:

一个是回忆,一个是憧憬,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有时会忘了现实,还以为梦想是真。

忘年恋情,两人皆陷入一种虚幻的境地,两人都清醒,但似乎莫名地陷入梦境。

老克腊听着王琦瑶讲述着她的经历,那锦绣烟尘,那旧上海的纷纷扰扰,故事里的人都去了哪里,听故事的人谁不小心动了情?叹时光流逝之飞快。文中写道:

他明白,自己是在流泪。他这眼泪,一半是同情,一半是感动。

一场梦境的爱,李琦瑶是他的梦,只是最后,梦醒了他离开了,留下王琦瑶一人。

似乎,从头到尾王琦瑶都是孤独一人,一个人的等待,一个人的孩子,一个人造的梦,孩子成家了离开了,过客不断进进出出她的生活。

最后,以为能安然度过晚年,不料有预谋的人早已盯上她的钱财,夜那般安静,她沉睡了,永远地死在这寂静的夜里。小说的结尾写道:

鸽子从它们的巢里弹射上天空时,在她的窗帘上掠过矫健的身影。对面的盆里的夹竹桃开花了,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帷幕。

只见新人笑,谁闻旧人哭。时过境迁,一切皆如烟雨,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南迁的鸟儿依旧会回来,可是,一切都不是原本的了,不是吗?

字里行间淡淡的悲伤,散不去的悲伤,活在过去的王琦瑶,执着坚守着自己那份骄傲,孑然一身。所有的人都是过往,都是过客,留下的浮影,全都如泡沫般一触就破。

故事的戛然而止,悲与爱恨的无期,这一曲唱不尽的长恨哀歌,是王琦瑶一个人的爱情,也是整个旧上海的缩影。这曲哀歌唱出了谁的心事,又是谁在潸然泪下?

相关文章

  • 谁闻旧人哭——解读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

  • 王安忆的《长恨歌》

    今天在得到听朱伟老师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现在与大家分享!《长恨歌》是王安忆最著名、也最畅销的小说,这本书获得了...

  • 一曲悲情《长恨歌》

    王安忆的作品《长恨歌》,果然一曲长恨歌,初闻王安忆《长恨歌》可与汉唐时期的白居易《长恨歌》有何曲风曲...

  • 一朵凋落的白兰花

    一朵凋落的白兰花 ——读王安忆《长恨歌》有感 《长恨歌》是王安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 那闻旧人哭

    天气迅速升温,看着一柜子的衣服真是头疼呀,懒得收拾呀。但不收拾又没有衣服穿,于是,一早就收拾起来。 堆了一床面的衣...

  • 再读《长恨歌》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是上海女人王琦瑶的故事。大学的时候读过一遍,只觉得王安忆的文笔...

  • 上海女作家,王安忆

    王安忆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 但很多人看过由她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长恨歌》。 王安忆作为一名上海作家,常被人...

  • 书单 | 这8本书看之前以为很无聊,看完发现是神作

    - 1 - 《长恨歌》 作者: 王安忆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 王安忆的一本《长恨歌》,一个叫王琦瑶...

  • 小说《长恨歌》的散文化叙事开头

    ——小说领读课第一课内容记录 今晚学堂开始由嫣然老师领读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主题是分析小说的散文化叙事开头。 ...

  • 岁岁年年人不同

    -----《长恨歌》中的男人们 关键词: 王安忆 《长恨歌》 王琦瑶 男性缺陷 摘要:《长恨歌》里塑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闻旧人哭——解读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xn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