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是我之前经常会想的一件事。高中时老师常说:上了大学就自由了,校园生活一定会比现在丰富,会结识很多朋友。我对大学幻想就在那时萌芽,日复一日,用期待浇灌。
熬过了六月炽热的夏,迎来了九月微凉的秋。满怀期待地,我踏入了大学校园。
我不禁开始构想之后的校园生活:微醺午后,风景一隅;谈心挚友,憧憬梦想。一切都很美好,但这美好仅限于想象。
那段时间的疲惫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的确有开心快乐的时候,可那八九分的苦很轻易地就吞噬了那一二分的甜。
初初离开高中生活我是有些不适应的,比如课程一结束就合上的课本,满头疑惑得不到解答时的迷茫,一日不定时的三餐……我猜学弟学妹们可能会说:你多自由啊,大把娱乐时间供自己支配。
对,这的确是我以前向往的自由,可现在我不禁怀疑,这真的是我想要的自由么?怎么像是披着自由皮囊的囚笼?
我就像一匹被牵制的野马,渴望挣脱,可松开缰绳后并没有感到驰骋的欢脱,反而是不知何去何从迷惘。
要知道,人的效仿能力是很强的。与其无所事事,索性我成为了“娱乐大军”中的一员,学习就不该出现在“快乐”的生活里。学习其实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被抵制,大家的想法是你没必要努力。学习与努力学习是两个阶级,学习是有“通行证”的,努力才是“禁制”。
就这样一直到期末,我迎来了最慌乱的一次考试,兵荒马乱中,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一个匆匆的开始,慌乱的结尾。
不太美妙。
回忆过去将近半年的时间,我竟想不出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事。高中那种充实的感觉离我越来越远了。空度时光,毫无收获,这感觉太糟糕了。我觉得自己浑身散发着失败的腐臭。
我很清楚,这不是我想要的。也许我没有那么优秀,可我也绝对容忍不了这么“摆烂”的自己。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新学期,新计划,一个小目标,每天多一些的努力。我只要坚持照做,剩下的交给时间。期待变好,这很合理对吧。
可时间一久,我却感到深深的无力。我自知大学校园比自己优秀的人必定比比皆是,我曾给自己做过无数次的心理建设:正视他人的优秀,接受自己的平庸。可当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现实狠狠地甩了我一巴掌。原来我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有勇气,我也会埋怨自己的平庸。由心底生出的无力感让我麻木。心理建设土崩瓦解,我讨厌自己的无所作为。我被困在了泥沼中,越陷越深。
我只能加倍努力的学习,徐徐图之不行,那就把能量蓄满。直到手中抓住沉甸甸的烫金证书,我战胜了自己。那一刻我也明白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扬长避短是本质。而且,存在即合理。世界她包容平凡,允许平凡,她也赞美平凡。
我变得自信了,开始参加擅长的活动,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惧怕人前表现的我站上了讲台,不善表达的我独自完成了演讲。
“学会与自己和解。”这是偶然间在书中看到的一句话。直到那时我才真正的意识到,一直执着于优秀,倒是我本末倒置了。
对自我失望过,放弃过、挣扎过、遗憾过,但是我一定不会再逃避了!就算没有成功,也好过退缩。落败都比懦弱光荣,最令人不齿的不是失败,而是不战而败。
我总要对自己负责的。我都不喜欢的“我”,别人又怎么会喜欢呢?钻牛角尖的时候总是连最简单的道理都忘了。如果每个人生来就完美,那么成长的意义又在何呢?星星的永远不如月亮闪耀,可即使再黯淡的光也是能够指引方向的;黑夜里小小萤火,也能照亮某个角落;蚂蚁就算渺小也从不向大象示弱。
我开始正视这个不完美的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或许到最后收获甚微,可我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就是在我知道明知道结果不尽人意,却依旧能坚持下去。
这一路犯错的、受挫的、闯祸的我,可不管怎样这都是我,是一路跌跌撞撞却又不断成长的我。复杂中坚持着简单,像自己一样勇敢。就像风一样,没有人可以定义风的形状,同样也没有人可以决定我的路。
从那以后我开始明白,过多的关注别人是毫无意义的。这短短的一生,又怎可偏颇了别人而冷落了自己。专注自身,别人的看法自然也不重要了。当你真正学会怎样做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你,是不能被定义的。
既然决心改变,那就不论变化如何,重要的是你迈出的每一步。
而当你学会真正的洒脱,抽身于泥沼时,你才会轻松,才会成长,才会觉得:世间晴朗,万物皆可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