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对面食有一种天然的喜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面食成为血肉骨骼养分的主要来源,使得面食已经超越食物的属性,附加亲情、故乡情,乃至童年回忆的线索。
色香味是国人对美食的统一认知,南方的米文化,在食材多样的衬托下很容易做到,北方的面食文化就需要寻找一种食材。首先具备种植的普遍性,收藏的长久性,食材的简单化,毕竟在这个主食是面的区域,其他食材只能是配角。
姜、花椒、胡椒、葱、蒜,开始轮流上演自己重要的角色,或者一起组团上演,直到明朝中期,辣椒传入,真正的配料之王诞生。
辣椒在色泽、味道、嗅觉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在配合其他佐料,合成“油泼辣子”,至此面食在北方,乃至南方的餐饮市场占得一席之位。
对于面条的评价,总绕不过一个“劲道”,这样的劲道表现在外表就是弹性,表现在口感就是有嚼头。记得看过一个访谈节目,说到吃东西喜欢用“有嚼头”来形容的人群,小时候在吃方面都受过坎坷。“嚼头”这个词,好像从古至今的国人,都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饮食,甚至其他菜品。这种骨子里的记忆词,说明在我们的历史中,多次持续的出现饥饿的环境,其实,也就是这几十年,才算是彻底摆脱了“饥饿”这种文化。
历史、地理影响人的饮食文化,也说明饮食对于国人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属性,属于个人内心的一种烙印。
每年的大学开学季,都会看到新生晒食堂的美食。“别人家食堂”的学校,不止是伙食好,一定属于国内的名校,学校的名气与好评在社会上已经积累数十年。那么,学校教育的优劣与食堂的好坏有关系吗?
关系一定是有,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有一个中间桥梁,它就是态度。对教学负责并有抱负的校园负责人,对于学生的饮食特别注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前人的总结,在细分的做法就是让食堂变强,甚至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校园是教育的组织机构,企业是社会的组织机构,两者从运营思路有本质的相同,而人才的衔接也是先后顺序。曾经有人晒过华为的食堂,评论中被赞最高的一句话,“这样的食堂,我愿意彻夜加班”。
饮食可以看作个人与校园、企业的一种羁绊,多年后,你可能已经忘记代课老师的姓名,上司的称谓,但食堂饭菜的味道让你铭记于心,那是带有奋斗史的味道。
防弹可可
2020.3.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