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听过和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曹操的印象应该是不太好,也可以说,在很多人的心里面,曹操的形象一直是比较负面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是以箭垛式的存在,似这样被脸谱化的人物在历史上有很多。
像那样箭垛式的存在,很自然的会被各种各样的抹黑。当然,站在今天人们的角度来看曹操,对曹操的评价也有了转变,更多的会用把曹操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由此可以用一种较为客观的方式去分析,据此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曹操。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简单的二元对立。
某个层面上来看,曹操的身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是一个战略家,是他统一了北方,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者,他的《观沧海》成为人们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
曹操的出身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却因为家族依附上了当时的宦官,而获得了某种特权。从他的家人能够以巨资买官,在公众视野中又没有那么大的名望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具有闷声发大财特点的家族。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曹操,完全可以借助家族的势力混的风声水起。
现实中的曹操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这些事情有很多是违背了家族利益的事情。比如说他在担任守城巡防的时候,自己订制了一些刑罚的器县。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一些戒律已经是名存实亡,曹操却在具体执行的时候秉持了原则,对一个触犯了戒律宦官的亲戚施以了严惩,造成了当时的轰动。
从曹操与袁绍的关系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会借助名人效应的人,他能够有那样的故事,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某些方面来看,人们可以从曹操身上看到许多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那些格格不入的言论与行为,应该就是人们眼中的通脱。换一个角度来看,能够做出来那些出格的事情,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更多的智慧。
可以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没有勇气,怎么敢于只身犯险,冒死去刺杀当时已经是权倾一时的董卓。如果没有智慧,在刺杀的事情暴露之后,怎么可能随机应变,在危险之中迅速的脱身。
某种程度上来看,曹操因为某些原因是一个自卑的人,正是有了自卑心理,才会想办法去接触那些所谓的名士。当他真正接触到那些名士之后,发现那些名士也不过是图有虚名,为了证明自己,他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打破那些几近固化的上升通道,在拓展个人权力边界的同时,一步步登上了权力巅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