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面对蛮夷的侵扰,通常有“剿”和“抚”,两套解决方案。
只是到底选择哪一套,却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1840年的清王朝,就面临了这么一个问题。
北京的静谧安宁,被沿海的炮声冲破。
战争骤然而至,一封封战报随着飞奔的驿马递往道光皇帝的手里。
道光皇帝01 理所当然的剿
当道光皇帝收到定海失陷的战报时,天朝上国统治者的本能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主剿。
他认为窜犯定海的英夷,只不过是在闽、粤受挫的鸦片贩子。
因此他根本没有把这伙区区小丑放在眼里。
和道光帝一样,直隶总督琦善一开始也是主“剿”的。
他接到道光皇帝各省“加意严防”的命令后,连续发布了数道对敌策略,宛然袖珍版的“林则徐”。
甚至当道光皇帝让他做两手准备时,他表示,剿我会,抚我不会。
这和他之后在广州千方百计想促成议和的做法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真是应了那句话,所有的主抚派最开始都是主剿派。
02 从主剿到主抚
琦善主“剿”信念的动摇是因为亲眼目睹了英军的船坚炮利。
他沮丧地发现,清军几无胜算。
而有清一代,战败的督抚大多自杀殉国,就算苟且偷生,下场基本上也都很惨。
所以出于对自己前途的考虑,也为了大清这艘破船不要翻的这么快,琦善开始从主“剿”变为主“抚”。
而道光皇帝主“抚”意向的萌生居然是因为翻译问题。
英方的照会文件中,多处将“匡正”译为“伸冤”,“抗议”译为“告明”,“赔偿”译为“昭雪”,“要求”译为“催讨”。
因此,在道光皇帝看来,照会中对林则徐的指控,属于“伸冤”,而提出的各项要求,属于“乞恩”。
道光皇帝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既然英夷这么懂事,那不剿了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这只是道光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利益。
03 道光皇帝的小算盘
道光皇帝觉得再剿下去,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原因有三:
其一,因为清军海军力量薄弱,致使无法追击全歼英军,以实现一劳永逸。
其二,国库里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打仗烧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其三,英国只是诉求贸易和伸冤,并不是想灭了大清。
因此,道光皇帝认为只要严惩了林则徐,再恢复贸易,最多再减免一些税务,一切就可以恢复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局面。
虽然他也知道林则徐是被冤枉的,但牺牲一个林则徐就可以解脱朝廷的困境,这笔买卖很划算。
由此可见,道光皇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忠奸不分,他只是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只是,这次他的算盘彻底打错了。
04 主抚失败的原因
权衡利弊后,道光皇帝决定通过“抚”的方法来解决英国问题。
注意的是,这里的“抚”并不是“投降”,而是“安抚”,更像是一种恩赐。
在中国传统政治当中,抚和剿一样,是帝王们常用的两种重要手段。
打的赢就剿,打不赢就抚,只要不是涉及问鼎中原,稍微做一些迁就,以示皇恩浩荡,也不失为一种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道光皇帝想让英国人就抚,而英国人的意思却是让中国投降,这样的和谈又怎么能谈得拢呢?
可以说,如果道光皇帝一开始就知道英国人胃口这么大,就完全不会有主“抚”的想法,更不会有琦善的广州之行。
因此琦善接到的命令——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实际上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5 由抚又转为剿
平心而论,琦善已经竭尽所能维护大清的利益了。
他甚至敢跳过道光皇帝,抗旨去做一些他觉得对大清有利的事情。
当然对他也有利,因为他的命运已经和这场谈判绑定在一起了。
可英国人的狮子大开口,让本钱不多的琦善实在是没有办法满足。
收到琦善和谈奏报的道光皇帝勃然大怒,当即下旨让琦善准备剿办之事。
而且他似乎不是很注重英国人提出的条件,而更在意英国人桀骜不驯的态度。
“情词恭顺”催生主“抚”,“桀骜不驯”促成主“剿”。
君主的好恶,酿成一波三折。
这也是封建君主制最大的弊端,朝廷的决策难以在具体分析和理性探讨的基础上作出,往往跟着君王一时的感觉走。
尽管这种集权方式在真正的英明君主操纵下,可能会更有效率。
可一旦君主平庸或者昏庸,那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遗憾的是,道光皇帝,并非英明的君主。
谈判破裂之后,英国人向虎门发起进攻,以极小的代价占领了清军广州外围所有炮台。
提督关天培殉国,英军兵临广州城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