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子规,做幸福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幸福吗?
你幸福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可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会犹豫,没有几个人能脱口而出,响当当的回答一句:我幸福!当我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哑然失口,无法作答!特别是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每天睁不开眼就迷迷糊糊得往教室跑,洗不完脸就慌慌张张的往学生堆里扎,没舒一口气就得战战兢兢地细数学生考试后的名次……我们幸福吗?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更没有心情和精力来品味幸福。是啊,我们的生活固化了,我们的幸福丢失了……
其实我此次学习一个教授讲座的命题就是,做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讲解中,我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但我在迷茫中似乎寻到了一点东西:那是什么?当我每天和学生一样8点进教室,12点走出教室门,重复这单调而枯燥的学生生活时,我只感到了累,可回到了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我突然明白,那是一种感觉,学习的感觉;那是一种状态,学习的状态。最近为了演讲又匆匆忙忙读了《弟子规》,时间虽短,但那种学习的愉悦让我的蒙昧的心逐渐澄澈,原来我们丢失的是一种学习力!
有时候特别怀念刚参加工作的日子,一间陋室,一张方桌,一架风琴,每天写写教案,判判作业,练练字,看看书,弹弹琴……简单自在,快乐充实。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坐下来,打开的是电脑的浏览器;躺下后,按开的是电视的遥控器;闲暇时,推开的是手机的保护屏……是啊,我是一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可是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读书了,或者说没有古朴本真的读一读书了。在一遍遍拷问自己的内心中,我才明白原来我内心深处一直很留恋的就是做学生时的那种学习的状态,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汲取知识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就不仅仅是汲取知识,更是磨砺自己心灵的过程!
静坐案前,翻动书页,一股书香萦绕鼻翼,“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一遍一遍的品读中,24个字,其包含的精神汁液厚重宽泛:孝顺、友爱、诚信、平等、博爱、感恩、宽容、学习……这些词汇都无法一一枚举它的内涵。所以,弟子规,需要用心品读,用行践行。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可是我们恰恰丢失了一种能力,那就是学习力。
为什么这个时代一直呼吁重读经典,为什么这个社会一直高喊崇尚先贤,因为这个时代流失的是人们学习和阅读的本能。再看看我们自己,坐下来,打开的是电脑的浏览器;躺下里,按开的是电视的遥控器;闲下来,推开的是手机的保护屏……在一遍遍拷问自己的内心中,我才明白原来我内心深处一直很流恋的就是做学生时的那种学习的状态,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汲取知识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就不仅仅是汲取知识,更是磨砺自己心灵的过程。
找不到幸福,是因为我们的灵魂过于浮华,我们的情感过于粗糙,我们的思想限于僵化——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不再学习。我们不学习,就没有改变;没有改变,就不会提高;没有提高,你的日常工作就只剩下了职业倦怠,就不会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
其实,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个学习的职业!只有学习了,你才知道,当路遇一个学生的问好,你的回报的微笑,就是一种教育;当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足,你鼓励的眼神,也是一种教育;新课堂的天地,让学生交流,给学生舞台,这更是教育!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辉,这些东西只能靠学习来获取。说白了,就是我们要有一种心态,宽容平和的心态,快乐愉悦的能力,最终才能有体验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只能来自每个人的心灵。它不是能物化的。用宋光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当你每天能吃上饭的时候,你就比地球上四亿的人幸福。从这个角度来说,幸福来自与比较,我们没有必要再依次列举比较的数据,但比较的结果就是我们还属于幸福的一部分。
是的,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我们首先是一个基本的人。教师这份职业首先是我们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一份工作,所以我们不高尚。但是,拥有这个职业后,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还有精神上的相对的幸福,因为看到在我们陪伴下学生走向四面八方时,我们有培养人才的幸福;走到路上,陌生的面孔亲切的唤你老师时,有被学生尊重和爱戴的幸福;我们因为是教师需要不停学习,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精神更加丰满、有力更有支撑时,这是一种自我提升的幸福……所以我们的幸福是有精神性的,无限性的!
我们是老师,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无法改变,所以就快乐的接受吧。我们没必要做一个抱怨忧叹的教书匠,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育人。如果你感觉不到幸福,那就先从学习开始,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找回我们本能的学习力,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工作一起快乐,让幸福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
最后祝在场的每一个老师都能创造并享受教育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