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但做事可不含糊,特别是拒绝别人的时候。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第十二》)
大家都公认,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恸”,又感叹“天丧予”。但颜回的父亲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买椁时(“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应该不是直接把车拆了做成椁,所以推测是卖了车买椁),孔子明确地拒绝了。好象看起来孔子对颜回爱得不够深。但这是孔子的原则——因为他是大夫,所以不能没有车。我们不能按我们当代的观念来批评孔子摆架子,这个原则在他那个时代应该是相当重要,所以孔子没有因为感情而违背原则(或者信念)。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第十七》)
这里,孔子做得更绝了!他不但用生病作为借口,拒绝见孺悲,还故意“取瑟而歌”,让孺悲明白,“我没有生病,就是不见你! ”据说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屑之教诲”,让孺悲去反思一下自己是什么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让别人“不屑”。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第十七》)
这里孔子拒绝见阳货,但阳货地位比他高,又先送了一只熟乳猪给他,孔子不能失礼,于是想了个法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但不幸在路上碰到了阳货,在阳货一番说辞之后,孔子说:“诺,吾将仕矣。”但这其实也是对阳货的拒绝——阳货要的是孔子为自己服务,但孔子只是说“要出来做官”,敷衍一下阳货,并没有承诺到阳货手下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