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问心无愧的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应该天经地义的拥有整个世界。所以我是自大而又轻狂的,尽管没有所谓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雄霸,但是也有许多属于自己的想法。也许他们是那么的天马行空、也许他们又是那么的怪诞离奇。比如我就曾经坚定不移的认为台湾最终是我统一的、突然我就有了腾云驾雾的功能……现在想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但是在年轻的时间里正是由于年轻才会无所不能。这就是所有的年轻人显示着勃勃生机的原因,世界上那么多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征服。所有的想法在我看来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为无可争议的现实。不需要其他的原因,因为我还年轻。我不想讨论什么年轻人自信的自我力量崇拜、也不想说这是许多年轻人生活的必然经历,我只想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年轻时走过的路。
我确实年轻过,那时也朝气蓬勃,年轻到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是年轻、年轻应该做什么?年轻到急于放弃年轻、遗忘年轻,走向那个向往和憧憬的成熟。支配我一切活动的不是理智、是情绪。我本能的在情绪的支配下,围绕着那一个个妙不可言的兴趣、冲动等得意忘形的向前冲,一次次改变、一次次迷失,终于冲过了年轻最后的栅栏。
其实我没有认真思考过,也许就是突然之间吧,当我给别人提到年轻这个词语从我嘴里出现的时候、当我开始用心体会什么是年轻的时候、当我依然用年轻来解释生活的一些不如意的时候……那样底气十足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尽管每次我都挖空心思的寻找那些似乎可以证明自己还年轻的理由,但是每次都会出现脸红的感觉,而且觉得所有刚才还肯定的理由现在已经不是很充分,甚至于有自欺欺人之嫌。也许我才是而立之年、也许我的头上还没有白发,但事实上今天的我确实已经不年轻。
很多时候我很恐惧这种消极的情绪自我论证的能力,在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经过一系列的说服,终于在我的意识深处确定了一个结论。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是它时刻萦绕在我心头,那就是当一个人开始专心致志的论证自己很年轻的时候其实他已经不年轻。我相信许多人会出现心态年轻的超越、我也相信自己确实没有衰老。但是我也确实和年轻不再沾边。我安慰自己唯一的途径是找到了一个还算体面的词语——成熟。当然我也只能是逞口舌之利,让语言这种人类特有的艺术成为我最后的遮羞布。想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感觉不舒服,虽然我在说服自己乐观的悦纳现在的自己。当然偶尔我也会自嘲,自己的年轻的概念竟然清晰的出现在这个绝不能再次年轻的年龄里。这应该是得不到才是最好的这句话最有利的证明吧。
我无意于做出周国平老师那样“一生只有一次”的深度思索,当然也不具备那样的体验。但是我相信即使是庸俗生活的琐碎中也能见到一些相对的真理。也许它特殊、也许它来的晚,但是就我自己而言确实知道了不仅仅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也只有一次。翻过了一页,无论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过去的终究过去了,那就是历史。正如一首歌曲中唱的那样:“让我一生一次一个人走,面对自己的伤口”。任何人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的,到了一个阶段就必须面对生命的必然,说是宿命太悲观,不如说也是一种收获。用心体会的东西能让自己清醒多晚都不算晚。
是的,我安慰自己的说辞是我成熟了,而且也有一些屈指可数的收获。说是成熟,其实还是心怀畏惧。庄稼的成熟是农人辛勤汗水后当然的回报、苹果的成熟是压弯树枝后对落叶最后的眷恋。而我好像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所以单纯的用成熟来形容自己还十分不妥,那就将它当作我不再年轻的见证和追求吧。伴随着中年的步伐,吸收了不再年轻的营养,我更愿意做的事情是用双手给予专属于自己的成熟以丰满,不再让自己生命的第二阶段落下年轻时干瘪的伤悲。
是的,还是突然之间我想到了追求。追求的历程就是生命动感的再现。跟上节奏的人生即使远离了年轻也有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活力四射。也许它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也许它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许它是为无为……我相信在追求中用动感赋予生命以真实和意义。那么即使是瞬间也能在顿悟中感受到熊熊烈火。因为一种生命在它逝去的那一刻用追求为人生的整体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但是尽管我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年轻的人,我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诸行无常无常常,诸法无我我为我,诸受皆苦苦即苦,凤凰重生待浴火”,待到了、烧过了、真有那一天,我就是自己的佛。所以,我相信只要有追求就拥有真实的人生。
籍以此文祭奠我逝去的年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