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素《西方哲学史》提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话: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他是强调要按自己的想法行动。
但我觉得深究的话,其实并不如说的这么简单:
我们怎样确定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而不是服从于他人的意志呢?
直接的情况是好判断的,比方谁让我做某事,而我拒绝了;但是如果这个“谁”是某种来自我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讲演等等的让我认同的观点呢?或者某种早已沉淀在我心里的已忘掉来处的观点呢?
我依之行动,算是服从自己的意志,还是服从于他人的意志?
比如“不自由,毋宁死”,是一个人生来的天然的意志,还是受到教育影响的意志呢?
这教育本身,是服从自己,还是服从他人?
书中还有这句话:统治者们“尽力通过宣传术,特别是通过教育,支配那些人的信念和志向”。
这样看来,也许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自本人的“信念和志向”,其实却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受到统治者的支配了,那么这样算是“服从他人的意志”,还是算“服从自己的意志”呢?
我觉得这是个无法绝对判断的问题,因为我恐怕无法明确区分“我”在成长发展历程中,哪些是我,哪些是非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