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理论里找漏洞,是平头百姓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捷径之一,但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实验精神通常是民科的痛点。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理论的两大基石,由此推演开来,形成一整套物种演化理论,可以解释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大量自然现象,最近听说挑战者提出以下两条在江湖上流传甚广的“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漏洞”,看完题目可以先自行思考有没有道理,再继续往下读。
漏洞一: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但生物演化总体上呈现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虽然基因变异是随机的,但自然选择却不是随机的。大量的基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是随机产生的确实没有方向性,但生存环境是有确定性的(同一时间地点的生存环境只有一种),为了适应一个确定的生存环境而诞生的自然选择也就有了方向性,这种确定性使得能保存下来的基因呈现某种方向和趋势并不奇怪。
那这种方向性为什么是从简单到复杂呢?为什么不是反过来或者保持同样的复杂程度呢?
自然选择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优秀的基因变异被保存下来,不良的基因变异被生存淘汰,但还有一些说不上好不好的基因变异,对生存虽然没有额外的好处,但并没有明显的负面作用,也很容易被遗传到后代身上,如盲肠、智齿等。
另外由于生存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以往很有用的性状可能变得不那么有用,甚至有负面作用,在两性选择的巨大惯性中仍然被保存下来,例如孔雀累赘的尾巴、角鹿的巨大的角等。
在上述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自然选择只能剔除负面的基因变异,两性选择对自然选择形成反作用力。两种力量共同导致了一个物种整体上新基因产生并被保留的数量,大于因不再适应环境而被踢处的基因数量,使物种的演化呈现出明显的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向性。
漏洞二:更适应环境的更容易生存下来,但高等生物的灭绝速度反而更快
并不是越复杂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但是由于前文所述,生物演化整体上呈现出简单到复杂的趋势,所以把时间线放大来看,在事实上呈现复杂性与环境不断变化的正相关,或者说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的适应变化的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复杂的结果。
生存环境包括气候、地理、相关物种、生态链等等所有可能影响生存的因素,新的生物确实更适应环境,但只是更适合当下的环境,随着基因越来越复杂,物种在新环境出现时的适应能力反而越来越差,也就是说其实是复杂性导致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变差,从而导致更复杂的更高等的生物灭绝速度更快。
这两个“漏洞”都没有超出达尔文理论的范畴,也根本称不上是漏洞,只是漏洞提出者缺乏思考或故意提出似是而非的矛盾。
企业的复杂性
我们都迷恋复杂精密的事物,大部分公司不断适应商业环境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的越来越复杂,总体上呈现出从小企业(简单)到大企业(复杂)的演化趋势,而越复杂的企业虽然更适应当下的环境,却在重新适应以后的商业环境时更难改变,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只有两个基因,改变一个就改变了企业的50%,如果你有10个基因,改变一个只改变了企业的10%。
为了应对这个变化,应当在企业演化的过程中不仅消灭那些负作用的编制、层级、流程,还要消灭那些说不上好不好的编制、层级和流程,只留下最必要编制、层级和流程,越轻的车越容易转向。
延迟复杂化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建立最适应当下的、最简单的只有一两个基因的新生物来重启演化的轮回:建立独立小公司。
网友评论
那这种方向性为什么是从简单到复杂呢?为什么不是反过来或者保持同样的复杂程度呢?自然的自适应选择,有其方向性,高智物种一定是从简单到复杂。这是为了创适更高效的生产力来让自体系的物种在自然界有更多的更有利的时空界,正合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