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家户户普遍很穷,“年”被称作“年关”——过年就如同过“关”。因为不得不改善几顿生活,买几斤肉、存几斤豆腐,年夜要上供、新年那天要吃顿带肉的水饺儿;年后要招待客人。可这几顿饭的花费可能侵占了一个多月全家人的三餐。
年的记忆
过年本应是很开心快乐的事情,但就因为穷,每当过年就会难逃尴尬,所以对年既期待又害怕。
幼时最期待的是除夕夜的肉汤。家里买年货一定要等到春节前最后一个大集(腊月二十九),煮肉要等到大年三十。记得那时煮肉时满院子飘着肉香,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除夕夜即将来临,肉煮熟了,父亲会给我们兄妹每人盛一碗肉汤,或许还有一小块儿肉,拿个煎饼泡着肉汤吃,绝对是天下少有的美食!这碗肉汤下肚,再等到除夕子夜时分吃水饺、还有上供撤下的菜——一年里最丰盛的晚餐,仅此一次。
年的记忆春节后就要安排串亲访友了。带多少东西、先去谁家、兄妹几个谁能有机会去,都是家里的大事儿。走亲访友会有好饭吃,谁都想去,可家里穷礼物轻,又会难为情,最难以启齿的是带酒串亲还得索要瓶子。那时春节后串亲礼物特别简单:一瓶散酒、两包点心。返回时亲戚家一般还要“压”回一包点心,不让空手而归。因为瓶装酒稀罕,瓶子属于稀罕物,每次串亲出发时父母都会叮嘱:别忘了把瓶子带回来,还要买酒走其他亲戚呢。在亲戚家吃完饭,要瓶子的话很难启齿,捱到很晚才憋出一句话:“把酒倒出来吧,我得带回瓶子去…
年的记忆过新年好像一定有新衣。可一家五个孩子,哪有多余的钱买新衣啊。没钱买衣服怎么办?母亲会烧一锅热水,用颜料把旧衣服染一下,换一下新气儿。因为技术和材料的原因,染色后的衣服颜色会不均匀,但毕竟“新”了一下,年幼的我们也会心花怒放。尴尬的是,因为衣服破旧,母亲会把姐姐的衣服染色后稍加修改给我穿。那时女生的裤子是侧开门的,春节后穿着姐姐的裤子上学,很怕同学们发现嘲笑,就不敢和别人一起去厕所,每次要等到上课铃快响,其他同学都进教室了才快速跑去解决。
年的记忆过年酸涩的回忆,让人更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对社会的发展倍感欣慰。
年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