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地铁里,如果有人没有看手机,那说明快要下站了,在等餐的间隙,无聊的时候,等车的时候,等待开会前的五分钟,睡觉之前,放假的时候,甚至是骑电动车过马路的时候,手机和我们形影不离,下一个moment的APP,我们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率高的吓人。
让我感到极度不适的是,每天下班回家,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也会不自觉地看手机有没有信息,间隔最多五分钟,上班的公司信息要求我们秒回,渐渐的,我发现产生了焦虑,一种不看手机就焦虑的病态,那深度工作,学习就更无从谈起了。
一天中24小时,除去上班的8小时,睡觉8小时,剩下的8小时才是真正区分你和别人不一样的时间,而这八小时的时间,不是一天中的8小时,而是一天中的一天,总是常常抱怨,想写文章,没有时间,想考试,太忙,求而不得,其实,就在我早到公司的半小时里,已经可以构思这篇文章,并且写些东西出来了。
学拳击的时候,教练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不需要提高速度,而是保持节奏,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不自觉的刻意求快,步伐,核心都不稳,爆发力并没有因速度而增强,对于,手机,也是一样。
我们乐此不疲的汲取"营养",回想下,我们赶集似的进去,出来,再进去,再出来,竟然什么都没有得到,而那些真正重要的,我们从未落下。
我们总归要做点什么,才能达到某一个高度,离开手机的半天,让我觉得时间变多了。想到什么就去做,可以使思考进入心流,帮助自己高效产出。
从前因为没有时间一直想做的事情,也许因为远离了手机,每天做一点,让这个事情变成了现实,独处思考的时间变多了,突然想起以前老板喜欢找很多实习生一样,现在想来有其中的缘由,让实习生做一些肤浅的工作,对于他们的经历而言,是一种乐意的成长,而老员工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深度工作,以此提高自己深度方面的认知以及公司长远发展的储备力量。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公平在于期限都是一样的,不公平在于我们对待时间的方式有所区别,专注于所在的领域,放掉一些消耗你精力的事物,因为,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件事情都要面面俱到是愚蠢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把手机放远一点,除非必须,减少触碰他的次数,洞悉这小小的举动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效果,用这些时间思考,学习,提高认知,丰富内心,新的认知让我们不断强大内心,享受个人静谧的时光。
林语堂说过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去吹吹风吧,能清醒的话,感冒也没关系。明知道克服一时的快乐,换来内心的丰盈是一件多么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