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本好书《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乍一听,可能会认为是教人们如何养生的科普类书籍。其实这本书是日本一位医生,在人生105岁时的访谈录。
作者日野原重明是日本国宝级医师,生于1911年,于2017年辞世。这本书是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通过口述整理而得,记录了他对生命、情感、自我探索、痛苦、疾病等方面的感悟。这本书成稿不久,他就辞世了,成为了绝世之唱。
一、关于生命
过了百岁,是不是对于生死就看淡了,可以随时准备赴死?在先生看来不是。一想到不远的将来自己即将死去,他就感到非常害怕。而正因为如此,每个清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他也会发自内心感到喜悦。正因为活着,才能开始新的一天;正因为活着,才能有不期而至的邂逅。
如果不畏惧死亡,对于生的渴望似乎也无法浓烈。死和生是一个无法割裂的共同体,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先生怀着对死亡的敬畏、又不驻足于死亡,满怀期望的开始新的一天,似乎比大多数的人都活得更加透彻和清明。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另一种新的开始。他提到在他的妻子离世后,常常回忆起他们的音容笑貌,甚至比在世时更加鲜活。他认为人死后不会烟消云散,相反,通过时时追忆,他们会以更加深刻的方式镌刻在我们的生命里。而我相信,像寻梦环游记中,逝者因为有生者的挂念,得以另外一种形式生存,等待未来的重逢。
二、关于情感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不能脱离关系而孤立存在,希望自己被爱是人之常情。寻求被爱时,人们常常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爱作为标准去要求对方,这么做不是真正的爱。所谓的爱,就是接受最真实的ta。
情感中的别离,也与生死同理,“离”与“合”同源。因缘相遇,人世间如果没有“别离”,我们就无法体味“相遇”的意义,更无法感知相遇带来的喜悦。经历过别离,才能感知到相遇的意义。
先生的要求意味着要抛弃自私的基因,完全利他不求回报地去爱。这一点我认为要求是非常高的,恋爱中的本质是利益的平衡,当天平发生倾斜,就无法再继续下去。我们都需要拥有一颗温暖的心,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三、关于自我探索
人生到了什么时候,可以承认对自我的了解已经足够?在先生看来,漫漫人生最不了解的竟然是自己,这需要上一定年纪才会发现。在人生的午后,他告诉我们应该选择衡量自己的标尺,拥有自己的指南针,带着它走下去。100岁之后,他才深刻体会到,只探索了自己的一部分。人世间有很多事情无法立即看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真正的意义才能够显现出来。
如何进行自我探索?先生认为对于名誉、金钱、地位、他人的赞美,如果把这些看的太重,被这些外在东西禁锢的话,将无法向内审视,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不用在乎身外之物,也不被别人的任何评价左右。但是在做自己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我们的理想可能无法实现;虽然如此,也要珍惜那个勇敢的自己,接受逆境的考验。
这不禁让我有点沮丧。对自我的探索很早前就停止了,我也自认为无法活得像先生一样久。因此,承认对自己探索的无力,即永远无法实现对自我的完整了解,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依然要探索。通过与不同的人接触、不同事务的接触;在兴趣爱好之间、在情绪之间,慢慢发掘自我。先生到了100多岁,还是学习绘画,2016年尝试了祛斑治疗。他从未停止对自己的探索,不设限,不用过往的自己去定义未来的自己。保留着这样的初心,也许是他高寿的一方面的原因吧。
四、关于痛苦
人这一生,让人悲痛欲绝、不能如愿以偿的情况很多。想哭就痛快淋漓大哭一场,哭着哭着,你会发现自己有能力面对心中的悔恨和悲伤,你会发现前面一定有美好在等待你。真正哭过,才会理解别人的苦。
冬天的天气越凄冷,春日的暖阳就越明媚。相信我人生中的春天在不远方等着我,孕育着希望。
五、关于疾病
疾病真的是“病”本身吗?先生不这么看。他认为疾病的根本是想去实现的那个“理想中的我”。因为我们在身体健康时,并没有好好珍惜,而是时常有这样或那样的牢骚和不满。疾病由心而生。
疾病也是一种恩赐,要感激健康,感激疾病带来的内省的机会。他幼年时体弱多病,得过比如肺结核、肾炎等疾病,后来心脏也不好。可正是这些事情,教会他很多道理。人类只有深陷痛苦或者身处逆境时,才能明白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生病了,不要自怨自艾,抱怨为何世界如何不公。可以换个角度,也许这是上天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自己,明白哪些是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
105岁的人生中,他依靠语言,探索生命,认识自己。
“keep on going”,永不停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