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笔记类
遵循认知的三个步骤,让知识真正内化。

遵循认知的三个步骤,让知识真正内化。

作者: 奔跑的红豹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4:25 被阅读267次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把人的认知过程概括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同化

我已经形成了一种认知模式,外界的信息一过来,我就对它进行整理过滤,让它适应于我的认知。

例如我认为你是坏人,我就把关于“你是好人”的信息自动剔除——反过来也一样。

自己的认知模式就相当于头脑中的知识框架,知识框架越多越大,那么能框住的知识就会越多,同化过程就会越顺利。

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原本的认知框架太少太小,用查理•芒格的话说,“很多人的认知是钉锤型的认知”,就是手里拿把钉锤,什么都用钉锤来解决,尽管眼前这个对象根本不是钉子。

造成“钉锤型认知”的原因很简单:你的工具太少。当你的工具很单一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使用这个单一的工具,以固化、老化的知识去应对一个复杂的、实时变化的世界,那你一定会出错。

针对这一现象,查理•芒格给出的建议是“往头脑当中输入各种认知模型和思维方法”。当你的工具库里有足够多工具的时候,你总能找到恰当的工具来应对突然出现的新情况。

查理•芒格建议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看书,当然他自己确实在不停地看书。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跟人约会总要提前到45分钟,一方面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他觉得这45分钟看书的效率非常高。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却还是无法建立起自己的有效认知,一方面是没有耐心慢慢打造自己的“认知工具库”,另一方面是没有完成学习的第二个步骤。

第二步:顺化

当你拿着一个框架去“框”外界的东西的时候,你发现框不住,一次不行,二次还不行,这个时候你就会反省“我这个框架有问题,我这个看法有问题”。这时候就会想办法对自己的既有模式进行修正,这其实这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在顺化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一种痛苦,相当于我们头脑里发生了 “认知地震”,即让你既有的模式被迫去改变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痛苦感受,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完成这个学习的步骤,当然也就没有办法建立起自己的认知。

我们多么渴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醍醐灌顶,能够快速有效的拿到一个超强武器,立马填充到我们的“认知工具库”中,可是任何一个工具的得来都得经过自我的打磨,即必须经过顺化的这个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认知工具。

如果我们看到一本书的感受是:太棒了,正好可以解决我的问题。那也就意味着,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们已经苦苦思索很久,而且一直找不到答案。

很多人的学习都是卡在了“顺化”这个步骤,因为这个步骤必须要加入主动反思,而主动反思一方面考验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考验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学习被动居多,例如当年上学时被家长和老师的催逼,例如现在我们更愿意选择听音频而不是阅读文字。从被动变成主动,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转变,就是我们开始真正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完成某项任务。

我们更愿意呆在舒适区,不用做出改变,周围都是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做事方式,而“顺化”就想要使我们走出舒适区,这种改变会让我们从生理到心理都不舒服,而且,顺化的过程会让我们开始陷入自我否定,会觉得自己过去怎么那么蠢,承认自己过去的愚蠢需要的不仅是认知升级,而是我们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步:平衡

“同化”也好、“顺化”也好,都是过程性的存在,要达到一个平衡:“既有模式”跟“你接触到的材料”之间形成的平衡:“哦,是这样的,明白了,想通了”就是“平衡”。

平衡状态久了,就是一种舒适区,尤其是“言言悦耳、事事顺心”时,证明了我们已经远离学习状态了。要做的就是“同化”一些新的认知,让自己通过“顺化”来扩展自己的认知,从而建立新的一种“平衡”状态。

“学习”跟生命活动一样,是“远离平衡态的平衡态”。不断的建立新的平衡态,不断的打破过往的平衡,这就是我们处于学习状态的证明。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感和恐慌感呢?因为外界的这些东西让我们的框架觉得很无能,一直在颠覆你既有的心智模式,就成了一种恐慌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恐慌状态,我们就得开始新一轮的“同化”——“顺化”——“平衡”,让我们的认知不断升级,最终让自己的认知框架可以“框”住那些外界的东西。

让我们尽可能多的“同化”知识,并且“顺化”为自己的认知框架,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平衡”。

相关文章

  • 遵循认知的三个步骤,让知识真正内化。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把人的认知过程概括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同化 我已经形成了一种认知模式...

  • 《认知觉醒》深度学习的三个有效步骤

    《认知觉醒》视觉笔记-05 深度学习的3个有效步骤 在获取知识异常容易和丰富的现在,如何让所学真正融入自己的知识体...

  • 【春萍生涯】|导图卡片15|女大学生自爱力培养2020-05-2

    为什么我们常常知道但是做不到 一.影响我们内化知识的三个障碍 1.信息超载 2.认知懒鬼模式 3.认知假想敌模式 ...

  • 认知=自己内化的认知体系+现有现象和事实

    PART 1 伯凡 1. 认知=自己内化的认知体系+现有现象和事实。知识体系内化,也会带来对现有现象和事实的脱敏。...

  • 对学习四个步骤的理解

    学习的四个步骤:1)从感官吸收知识到心里明白 。2)把明白的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学问分享给他人。3)把内化的学问转变...

  • 知识如何内化成认知?

    今早晨读发现, 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 并不是“平等”对待每一页的文字, 而是在不停的寻找自己认同的内容, 而且是下...

  • 把知识内化成认知

    知识和知道有区别,知识来自外部,知道出于本能。你可以从书本上、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但如果没有把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 知识内化为能力的3个步骤

    学会学习,让你只用20%努力,就能超过80%的人。 以下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3个步骤: 1、我们常说的"二八原则”,...

  • 2018-08-07

    阅读使人汲取知识、内化认知、构建图式,同时,精细的知识分类体系与浩瀚的知识文本内容,也会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与匮乏感...

  • 如何进行知识内化?

    我们要提高认知,自我升级,就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那么进行知识内化呢?下面分享一下我在“圈外同学”课程学习的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遵循认知的三个步骤,让知识真正内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v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