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这是王安石所作的一首小诗《夜值》。据南宋时期洪迈《容斋随笔》所说,夜值是宋时朝廷的一种轮值制度。
宋制翰林学士每晚留一人于学士院值夜,准备皇帝随时召对,或咨询政务,或草拟制诰,或收发当夜外廷呈送的紧急封奏,转呈皇帝。
因此,《夜值》这首小诗应是王安石成为翰林学士值守时所做。王安石于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九月成为了翰林学士,但当时他还在江宁知府任上,未曾赴京任职,直到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才去赴职。
这首诗咏颂的是春天的夜晚,因此这时前往汴京的王安石是写不出这首诗的。所以这首诗应该写于次年熙宁二年(公元1068年)的春天所做。
汴京是现今的开封,河南的省会都市。想来千年前这座都市的春夜是相当迷人的。微风吹过,月影花颤,缕缕香烟,望着眼前景色,静候召见的王安石心潮澎湃,被春夜撩拨的情难自制。
王安石理应是不会被外物所影响的人。但想想,也许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夜值》。
王安石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及第,到嘉祐三年(1059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仁宗采纳。
之后,直到宋神宗熙宁元年,宋神宗主张变法,才召王安石入京。经历了二十六年蹉跎,王安石才终于有机会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熙宁二年,王安石更一步确认,自己在新帝的支持下,要大展宏图了。熙宁二年春天发生了不少大事。早春二月,宋神宗认命王安石为副宰相,设三司条例司,组织实行新法。《宋史-神宗本纪》有载:
二月初二,任命富弼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三,任命王安石参知政事。命令翰林学士吕公著撰修涣宗实录。初八,神宗因发生灾变不到正殿,减少饮食,撤除乐舞。二十七日,陈升之、王安石创置三司条例司,商议推行新法。
或许,写《夜值》之时,就是王安石正式被任命为副宰相前后,准备实行变法的时候。
那晚他正以翰林学士的身份等待神宗召见,探讨变法方略。这时他心中激情汹涌,无比畅快,因此春色夜景产生共鸣,一气呵成写下了《夜值》。很可能也是当晚,王安石与神宗对谈,慷慨激昂地展示了自己的变法方略和对变法的决心。《宋史-王安石传》记载: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熙宁二年,王安石春风无限,在神宗的支持下锐意进取,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大潮。每当夜深人静时,都会怀念起那个春夜时的心情,激励他向前。只是这种心情又能持续多久呢?
拗相公之名的王安石为自己树立了无数政敌。他的朋友,同窗,政治盟友最终都成了他变法时的对立者。
在变法的十多年里,面对无数无解的难题,他又会作何感想?变法最终脱离了本质,演变成对人不对事的政治斗争。处在那样的景况下,王安石还会回想起那个让他心怀激荡的春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