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读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8月3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L先生说是:20万关注的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专家;领英洞察、36氪特约作家。这篇文章的核心是你要是不加思考的生活,可能你成为规则设计者‘圈养’的人。最简单的你可以想想为什么你去追逐名牌?你为什么觉得必须买房买车?你为什么必须挣钱、挣更多的钱?你在工作后为什么要一步步往上爬?有钱有地位的人生真的才是完整的人生吗?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你可能就是一位被‘圈养’者。
首先我介绍文章中的几个概念:
圈养就是给你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并给你施加种种限制和目标,让你去追逐,在这种追逐中,逐步地被驯化。长此以往,你会慢慢意识不到「牢笼」的存在。你会在这个稳定的环境中,按照别人设定好的方向去走,把一切外在的限制和规定,都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实。
规训:我们的社会,热衷于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阶层,并为每一个阶层制定一整套复杂的文化规范。然后,告诉你:你符合了这些规范,你在这个阶层;要升级到下一个阶层?你需要如何如何……你是谁,你可以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而是由掌握了话语权的阶层决定的。他们决定时,不会过问你的意见,只会让你去服从。久而久之,你就会潜移默化地,把它视为一种不容辩驳的事实。你不会去思考它存在的原因和合理性,只会去追逐它。
最典型的就是时尚和流行。
时尚既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则」,使每个人的行为成为一个样板;同时,它又满足了个人对差异和个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改变的欲望和倾向。也就是说,时尚是二元的:一方面,它有群体性,包括模仿、融入群体、对权力的服从,等等;另一方面,它又有个体性:个体需要跟其他个体「划清界限」,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差异。
这就是「高度设计」的结果:你需要彰显差异,那么如何彰显呢?只要模仿我的方式,就能够彰显……
潮流,就是在这种二元力量的博弈,以及有意的设计和引导之下,被带动起来的。
除了时尚潮流,礼节,思潮,意识形态,甚至话语体系,都是一种「文化规训」。
最近看圆桌Π,姜文在聊天的时候说:年轻人是观众,流行的东西往往都是岁数大的人造出来的,比如,苹果手机。更印证了上述对时尚潮流的分析。
然后再来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我们有尊重需求,需要显示优越感,同时获取其他人的肯定,于是,有了各种品牌。它们用大量的营销费用,构筑出一个圈子,将「买得起」「喜欢用」和「买不起」「不会用」的人区分开来,让你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们有自我实现需求。于是,「符号消费」开始盛行。各种商品被贴上标签,各种身份开始明码标价,它们共同让你产生一个感受:买了什么样的东西,我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买房买车就是出于安全感的考虑。前一段时间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一位即将去养老院的老人写的,值得深思!”的文章。家里积攒的所有东西包括日常用品、红木家具、邮票、紫砂壶、小把件、书、好酒及家用电器等,都无法放到养老院的一间屋子里。他忽然觉得,他的所谓财富都是多余的,它们不属于他,他只不过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故宫是谁的,皇帝认为是朕的,但是今天,它是人民的,社会的。
挣钱可能大家都是最认为天经地义的事了,因为有许多东西需要用钱买啊。引用鲍德里亚的一句话:消费社会就是营造某种「氛围」,让消费者害怕「错过」什么。你真的有那么多东西一定要买,还是这个社会、外界舆论、身边的圈子,告诉你:要买?
有次在听樊登讲他的父亲,从大学讲师一步步升到教授,退休后感言,这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教授也好,副教授也罢,退休后就是退休后工资上的差额而已,但是为了这些付出的太多了,因此错过了不少人生的美好事。在吴军老师的《见识》一书中说,事业有成是手段,幸福生活才是目的。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生活的时候混淆了目的与手段,以至于不少事业有成的人家庭、婚姻生活的很失败。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生活的目的,因为生命不止有高度、深度、广度,还有温度。
L先生给出的破解之道:
当然,改变生活观念,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 你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审问自己,尽可能发掘自己真实的内心。
1. 反思: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
一切思考里面,最难的,或许就是面对内心。因为,阻碍你面对内心的,不是别人,正是你的思考本身。
我们总是喜欢偷懒,喜欢推卸责任,喜欢用「这不是常识吗」「大家不都这样吗」来逃避思考 —— 但恰恰是这种逃避,让我们面对着一个个虚幻的目标,疲于奔命。
所以,审问自己的内心,暂时摒弃外界的声音,问清楚自己的感受、喜好、需求和愿望。
这些才是你所要去追求的。
2. 节制:控制占有和持有欲
这几年以来,越来越意识到一点:你拥有的事物越多,你为之操心、忧虑的程度,也就越强。
事物不但会占据空间,也会占据你的思绪和精力。
尽量节制自己的欲望。对于任何事物,不妨从长期、短期、正面、反面,分别去思考它,检验:我有没有必要「持有」?它对我能起到什么样的价值?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 脱离:跳出看待问题的框架
前文说过,「文化规训」是潜移默化的,一旦形成,很难从根本上去消解它。
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先从跳出固有的框架入手,慢慢的,丰富自己的内心,增加它所能容纳的「上限」,去审视和重新理解那些「理所当然」的条件。
不妨问问自己:
它一定是对的吗?如果不对,会怎么样?
它一定是好的吗?如果拒绝,会怎么样?
记住:能容纳两种相反观点的内心,才是强大的内心。
也是不容易被操纵和设计的内心。
4. 专注:投入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要「摆脱设计」,过不被设计的生活呢?
本质上,是为了把精力抽离出来,让它们不白白耗费在无意义的外物上面,可以真正去做对我们自己有价值的事情。
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
找到你愿意为之长期投入的事情,把所有精力聚焦在它上面。
除此之外,都是外道。
谈谈我的收获:
我是来自农村,985、211院校毕业近10年,从小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家里常说的就是等你长大了,考上大学就好了。等真正考上大学后,不知道做些什么,心想大学已经考上了,命运就改变了,浑浑噩噩在大学玩了4年。
等到毕业时,自己有点蒙圈了,别人都是早就有了去处,自以为跟什么人一起玩几年,自己就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了。
没有给自己明确的定位,找工作这也不想去,那里的条件太差不适合居住等等。幸好,当年行业大发展,不愁找不到工作,最后还是去了一个东北的省会城市。毕业后觉得自己能力比天高,单位的一切东西都配不上,整天怨气恒生。然而家庭又需要自己来挣一份钱,捏着鼻子也要把钱挣到手,自己业已22岁,哪能忍心为所欲为。
以前只要学习好什么都能解决的思维方式受到现实的碾压。然后将自己所学的转化为干活的能力以及行业经验,后来有机会去了一个离家更近的公司。但是公司一直没有岗位,而且受自己专业所限,短短5年的时间达到了自己职业的天花板。
不能升职造成了巨大的失落感、空虚感,用读大量的书来消磨自己的时光。也简单的认为我读书多,知道的多,社会就应该给我相应的回报,产生了不满与压抑,觉得自己所挣与自己的能力之间有落差,焦虑感就升起了。
走回自己以前的解决办法——跳槽来解决职业晋升的问题。但是不会游泳换个泳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进入了天花板低的职位,要么你转岗、转行,要么你接受。没有即在舒适区,又能突破的单位。
细想,自己不就是被‘圈养’的人吗?有人设计好了规则,一个农村人想有好的上升通道必须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工作后所有的成就感都是在加薪晋职上,眼睛中除了这些其他的都没有发现。反思自己真正需要的也不多,喜欢看看书,然后与人聊聊天,每个月的消费水平也不是太高,难道没有这样的职业,既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同时又能养活了家庭的职业吗?何必经常盯着自己今年涨多少工资,职位怎么一直不能晋升,这些外在的事情上。但是要是真这样活,自己怀疑是不是过上了滑坡的人生,别人都在努力往上走,我去了低洼地。
看来不想被‘圈养’,要走出「文化规训」需要极大的勇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