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109/32899484046ef5cb.jpg)
提笔忘字,不知该如何描述出拜读《细节》之后的感想。故,摘自语录已献文之。
古人常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细节入手,可观态度,可得进步。
我们生活在俗世当中,必不可免的会被这红尘纷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且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对细节的重视逐渐减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断下降。
品读《细节》后,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
1.利用“从众”心里,准确地标记出有多少人这样做了,能够激发别人主动跟随。
现代人已经把“从众”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似乎与别人不一致自己反而成了“另类”。很好的运用“从众”心里,可以形成主流,引领时代发展。
2.人们都很重视自己的名字,如果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就能激发他的责任心。
小时候老师喊我们做题目时我都很随意,所以是否认真我并不在意。但老师若点名第二天这道题目让我来解答,那么这一晚上我会把题目里里外外的吃透。因为备受关注。
3.当你要鼓励不同的人进行合作时,不妨找出他们的共同身份。
“共同点”是互相吸引的。共同身份是可以增加彼此的好感,促进合作。
4.大部分人都有信守承诺的强烈愿望,特别是当这个承诺是他们主动做出来的,如果你想让别人说到做到,就让他们主动承诺。
“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信是支撑我们能够生存在这浮世的必要因素。所以,主动承诺一件事情会更加的逼自己去完成。
5.让别人知道他们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比给他们加薪激励或者物质奖励效果更好更持久。
人都喜欢听好话,尤其是当你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时候,你想要的是赞美和鼓励。站在台上演讲时,紧张到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但台下的掌声和呐喊声会让你鼓起勇气,信心大增。
6.“未来绑定法”:当你要说服他人接受改变时,不让他立即改变,而是把改变放到未来某个时段,会更容易接受。
说服他人接受改变是一个“大项目”。你可能会准备很多说辞,但结果可能会反响平平。若我们可以做到把这份改变让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段。在这一个时段中不断的去实践,效果却会更好。
7.如果能触动人们对“将来的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就可以说服他们做一些长远上对他们有益的事情。
比如健身房告诉我们,你要为以后自己的健康负责,或者拿着一张照片告诉你,这就是你2年以后的身材和样子,更容易触动你办健身卡。其实道理都一样,当你把未来描绘的有声有色,人们更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8.设置一个在某个范围内浮动的目标更能激发人们去实现它。
我们买东西会问价格,一般卖主都会给出几组价格,我们往往都会选择中间的价格,就是不高不低。让人们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有两个:挑战性和可实现性,浮动目标二者兼而有之。
9.和得到相比,人们对损失更敏感。
西贝是个老师,她在考编前是废寝忘食,最后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她考上编了。拿到成绩之后,某天她突然跟我说:“考上了也就那样嘛,也没有多开心。”我说:“你可以幻想一下,你没有考上的场景。”她大惊失色。
所以劝说别人时,强调他们不这样做会损失什么,会更有说服力。比如:你强调孩子不按时睡觉,那么他可能会损失明天上午去游乐园的机会,相比你说比按时睡觉对身体更好更有吸引力。
10.让自己有足够的动机是克服拖延症的妙药,而缩短时间期限会大大降低你的朋友或者客户犯的拖延症的概率。
做一件事情需要动机,就是目的。当你的目的明确时,你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完成这件事情。这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去支配在其他事情上。
11.在生活中或者面试时,把强调的重点放在自己未来的潜质上,可能会更引起对方的兴趣。
面试时我们通常会按照自己简历上的故事来描写自己,这有些固步自封了。把重点放在未来,把眼光放长,强调自己的特点会更让对方感兴趣。
12.做到这四点让你开会更有效率:第一.请参加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之前提交信息;第二.组织会议着最后一个发言;第三.做个任务清单会更有用;第四.圆桌会议更能唤起小组会议的团队归属。
我司开会时用的桌子是长方形,所以我有一个爱好,我每次参加会议都喜欢坐在领导对面,自我感觉能够更加重视这场会议。心理暗示自己在某一天也会组织这样一场会议,由我来主持。
13.服装有很大的影响力。正确的穿衣方式跟对方风格差不多,又会稍微高一个档次。
俞凌雄二十二岁在宁波创业失败,当时身上只有3000元,他租了农民房150,去商场买衣服等行头,最后身上只剩几百块钱,然后去面试。过五关斩六将到了经理面前,经理姓张,他又高谈阔论一番之后到了关键问题。经理问道:薪水这方面,你觉得多少合适?他说:张总,今天到您公司来,我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我非常敬佩你这个人,我想来公司上班,想跟着你混,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想跟你干点事情。你看我这身行头你也知道,咱们也是赚过钱的人,咱们已经解决生存问题了,咱们现在是追求事业理想了。张总最后就说了一句:“先委屈一下哦,底薪5000加提成,你看行还是不行”。俞凌雄说:“张总,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无二话”。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有着同样“爱好的人”会更加快速的融入对方。
14.人们潜意识会认为,最中间的那个位置是最重要的。
古惑仔风靡的那年,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但我们都不难看出,站在中间的人都会被我们多看几眼,潜意识里我们会认为他是头。
15.最后用爱来结尾。
象征爱的东西,会影响你的潜意识,把它与爱进行关联,让人更容易做出爱的举动。
《细节》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凭空捏造和想象的,而是历经多位科学家们去一一验证的。
细节的生活可以让你生活更细节。
-2018.09.01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