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喜爱“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恬淡生活,有的人则热衷“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快意人生。当然,这个社会少不了佛系的人生腔调,“一蓑烟雨任平生”,哪怕凄风苦雨,哪怕狼烟四起,依然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与宽仁。而我,总把这种佛系认为是“命里无时莫强求”的不得已。而每个人所认为的“体面”也跟生活追求息息相关。
母亲觉得: 妆容精致,衣着得体,举止优雅就是体面,父亲认为: 给予亲戚朋友极大金钱物质的满足便是体面。而对于我,这个处在迷茫期的青年来说,有一份甘愿为之付出且牺牲的事业,生活精致且目标明确,就是体面。
个人生活体面与否取决于欲望是否得到满足。叔本华说“人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当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它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即使它满足了,幸福也只是很短暂的。因为那样,人们会有更多的欲望,这将产生新的痛苦。但是如果没有欲望,人们就会陷入空虚和无聊。”只有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才能感觉的幸福,从而认同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就觉得自己过得“体面”。话说“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佛系确实为不错的生活状态,不然在这凡尘纷扰中,怎会有那么多人争相求之。既然达不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恢宏博远,那就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温情。谁说无欲无求,看日出东方,赏夕阳晚霞就不是一种体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