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孩子经典案例
对一位十三岁男孩儿妈妈咨询问题的答疑解惑

对一位十三岁男孩儿妈妈咨询问题的答疑解惑

作者: 瑜君有约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06:11 被阅读0次

    前天晚上下了晚课之后,接到一位十三岁男孩儿妈妈的问题咨询。这位妈妈也是持续不断学习的妈妈,儿子培养得也很优秀。只是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困惑。感谢这位妈妈的信任!同时,也感谢奋赢老师及时整理出来了答疑解惑的文字稿。

    奋赢老师整理文稿如下:

    方瑜老师对一位十三岁男孩妈妈咨询问题的答疑解惑

    朋友的儿子小强(化名),13岁,六年级,近三四个月以来特别浮躁,火气是一点就着。母子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争吵,日子过得有些“鸡飞狗跳”。朋友为此烦心多日,十分苦恼。

    因为我朋友在我的群里经常关注冯方瑜老师的文章,就想就自己孩子的问题求助下冯老师。我告诉她,冯老师是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她如果需要,可以提前预约跟冯老师谈谈。

    昨晚一个小时的答疑解惑结束后,她把录音发给了我。我听后,对咨询问题之具体,答疑解惑之详细,叹为观止。我不但受益匪浅,而且如获至宝。我一刻不想耽搁,连夜整理录音笔记。

    详情如下:

    小强妈妈:

    孩子这三四个月来感觉可浮躁,情绪可不稳定,那火气经常一点就着。经常发脾气。我还老感觉孩子不尊重我,经常在家大声吼。孩子大声说,我就大声压制,常常弄得两败俱伤。老师也反映,孩子在学校还经常捣乱课堂,坐不住,有时还故意惹老师生气……

    冯老师:

    您所描述的这些现象,多跟孩子处于青春期有关系。

    下面我先跟您说说导致青春期男孩儿情绪不稳定的几个因素:

    一是生理因素,二是家庭环境,三是生活环境。

    1、我们先说说生理因素。

    导致青春期男孩儿情绪不稳定的生理因素通常有三方面。

    1.可能跟青春期阶段荷尔蒙分泌量有关。荷尔蒙是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特别的活跃,通常会导致孩子情绪起伏比较大;

    2.可能跟内分泌失调有关。如果孩子的甲状腺机能亢进,也会出现敏感,暴躁,冲动,自制力减弱等情况;

    3.可能跟肾上腺激素分泌有关。如果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脾气会急躁,爱发火,爱冲动;如果肾上腺分泌不足,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

    针对这些生理因素,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去做:

    1.增强体育运动。青春期阶段,男孩儿体内荷尔蒙分泌量大,可以让孩子通过体育运动来排解他体内急速上升的荷尔蒙,释放这种青春期的能量。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院长曾经讲过,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儿,体内的这种能力非常强大,一定要给孩子找一个宣泄的出口。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运动来释放。

    从您的描述中,我觉得咱家孩子还是蛮喜欢运动的,对吗?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让爸爸加入到孩子的运动中来,一家人也都可以进来,陪着孩子大家一起运动,也可以让他找同伴儿去打球,等等。

    总之,培养孩子一项运动技能,让孩子有一项自己喜欢并热爱的体育运动,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2.可以带孩子做个体检,及时排除甲状腺等生理问题。如果孩子真的是内分泌失衡的问题,可以找中医调理一下,使激素分泌达到一个平衡。

    3.还可以关注下孩子的饮食和睡眠。晚上能早睡,不晚睡。因为晚睡有时也会让孩子容易情绪烦躁。尽量不吃或少吃一些引起情绪激扬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炸鸡腿,还有含咖啡因的饮料等。

    可能您还会困惑地说:那别人家孩子青春期咋不这样?为啥就俺家孩子青春期就成是这样子了?

    所以,这里我还需要再给您补充说明一点。那就是孩子本身的脾气秉性问题。

    脾气秉性可以拆开理解,脾气指性情,秉性指气质。脾气秉性描述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气质。脾气,有温和和暴躁之分。脾气温和的人会较为冷静,待人和善,遇事习惯沉着分析;而脾气暴躁的人则较为莽撞,容易被小事点火。

    我们常听人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的气质类型。一般来说,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一般人呢,都是混合型的,只是会偏向某一种。气质类型是天生的,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脾气秉性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哪怕是双胞胎,也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脾气秉性。曾经有人专门儿做过一项调查研究,调查过200多个养育两个男孩儿的家庭,结果发现这些家庭中,养育的两个男孩儿的秉性通常都有很大差异。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活泼好动,话多,坐不住,人来疯等等,那另一个孩子生来却腼腆,爱静,内向,不爱说话。这些都是跟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有关的。

    咱家是一个男孩儿,如果咱家是两个男孩儿,那两个男孩儿的秉性差异可能也非常大。咱家小强是你现在描述的这个样子,如果你跟老公有幸再生一个男孩儿的话,那这个男孩儿80%的可能,会是跟小强相反的一个类型。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脾气秉性是有遗传因素在的。

    当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父母家庭氛围的影响,父母性格的一些影响等等。

    总之,一个孩子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特点,不是一种单一的因素影响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的。所以青春期的时候,各个不同类型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咱可以了解下咱家孩子属于哪种脾气秉性,然后对于咱家孩子的一些情绪表现,就会有更多的觉知。

    2、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家庭环境。

    1.作为实操班和导师班的学员,长期浸泡式的学习,家庭环境一定是打造得不错了。应该是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关系稳固。但对于亲子间的沟通,作为妈妈的您,总觉得孩子不够尊重您,为此不止一次与孩子发生不愉快。孩子也每次都委屈得不行。

    关于尊重这个话题,我们上次也说了蛮多。从您的描述中,我觉得咱孩子不是那种不尊重人的人。您一说他不尊重您,他为啥那么急呀?因为孩子觉得他对您可亲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孝敬父母的孩子,他心里压根儿没想过不尊重您,相反,他非常在意您的感受和反应。

    小强妈妈:

    这点说得太对了,孩子确实就是这么认为的。

    冯老师:

    但是他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比如发脾气呀,大声吼呀,听到妈妈说他不尊重妈妈后声嘶力竭的辩解呀,等等,都容易让人误解为他对妈妈不尊重。这个过程中,妈妈好像有点儿跟孩子较真儿,在要尊重。在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在针尖对麦芒。

    可是我们要知道,尊重不是要回来的。妈妈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孩子心里其实对妈妈是有尊重的,不但有尊重,而且还有满满的爱,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是青春期的生理原因让他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二是表达方式不恰当。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孩子这个“人”,否定孩子内心对妈妈的尊重与爱。当我们看清这些行为背后的真相时,我们就会更理解孩子,就不会因此而轻易否定孩子这个“人”,否定孩子内心对妈妈的尊重与爱。我们也因此知道我们内心的“劲儿”需要往哪儿使——那就需要在“咋好好说话,咋好好沟通”方面下点儿功夫。

    小强妈妈:

    冯老师您说得太对了!在这方面我确实有点儿跟孩子较真儿,有点儿针尖儿对麦芒。昨天孩子又发脾气的时候,我没有生气,而是跟孩子用幽默搞笑的话说:“哎呀,谁把我家乖气成这样了?看看把俺孩儿气成啥样儿了?”孩子听后就可开心,还说:“妈妈你变了!我咋闹你都不生气,家里氛围都好了……?

    冯老师:

    是呀!既然孩子喜欢妈妈用平和的语气跟他说话,那咱就用呗。您看他昨天急的时候,您说:“咦,咋把俺孩儿气成这样儿了,乖啊,你看把你气成啥?”他不是很享受吗?那我们就说这样的话呗,我们就学会示弱呗,跟他较啥真儿呢?在孩子自己想控制情绪自己又控制不了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跟他针锋相对的去计较什么,不要跟他较死理儿,较死理儿的话,他的脾气就会更大。

    2.当我们改变了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孩子的情绪不是很快就平复下来了吗?当我们满脸笑容的、用平和的语气来跟孩子对话,稳稳地接住孩子的话,接住孩子的人,接住孩子的心,他就会非常开心。那我们就去按照院长教的科学的沟通语言和流程去做就好了。

    3.如果能用上肢体语言,那效果可能会更好。

    您知道小猫小狗最喜欢人抚摸它身体的哪个部位吗?脑门儿那个地方。家里有小猫小狗,它们躁动不安的时候,通常主人用手一抚摸它们头顶那个位置,它们那凶巴巴的样子很快就退去了,闭着眼睛特别安静的享受着主人对它的抚摸。小孩儿也一样。当他在那儿嗷嗷乱叫发脾气的时候,妈妈如果能静而稳的听,而后面带微笑的跟他说:“乖啊,看把你气成啥了?来,快别气了,乖,来,喝口水,坐这好好跟妈说说。”边说边随手摸摸他的后脑勺儿,随手摸摸他的背,从上往下捋一捋。这样孩子可能很快就不那么气了。

    当然,运用肢体语言的时候,还要根据咱家孩子自身的特点。因为有的孩子不喜欢有人碰他的身体。

    4.正向表达我们的期望。

    当孩子大声跟您说话的时候,您可以很平静地看着他,然后等他吼完了,您可以平和地跟他说:“儿子,虽然妈妈不知道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这么大声的跟妈妈说话,但妈妈心里知道,你一直就是个孝顺的孩子。妈妈更喜欢你能平静的好好的跟妈说话。”当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我们正向的需求时,孩子可能会更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总之,当孩子有情绪时,想要表达时,我们是需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说,让孩子宣泄的。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我们不给他的情绪找一个正确的出口儿,都让他憋着,那问题可能就大了。

    3、我们再来看看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环境。

    关于您说的“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经常捣乱课堂,坐不住,有时还故意惹老师生气”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孩子的一些行为,其中包括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同伴交往环境这方面。

    1.青春期男孩儿的生理特点。

    关于孩子在学校里边儿,在班级捣乱,不听老师的话等,可能跟他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也有关。男孩子到了十二三岁,他的肾上腺分泌,荷尔蒙激素分泌等等这些,会使他身体内部发生一些变化,孩子自己看不出来,妈妈、老师也看不出来,但是孩子身体内发生着的潜在的变化,却会通过语言、行为等来体现出来。这些激素的大量分泌,可能会导致孩子浮躁,坐不下来,爱动,脾气爆等特点。这个时期的孩子最讨厌的就是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唠叨与说教。这些唠叨与说教会让孩子更容易发火,被激惹。

    小强妈妈:

    您说得太对了!我总是忍不住会去叨叨他,每次叨叨都会引发争吵和发脾气......

    2.青春期男孩的心理特点——同伴认同。

    从您的描述中,能感受到咱孩子本质是很好的,他情商也挺高的。但是青春期阶段,他更注重同伴关系,同伴认同。有时,为了获得同伴认同,孩子可能会做一些挑战。

    比如,在学校里边挑战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儿,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美,尤其是来自于同性的这种欣赏和赞美。

    比如,有些孩子怕老师,怕学校的规矩,他们不敢去做越距的事情。但是咱家孩子呢,可能他就要挑战一下——我敢。结果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做了之后,可能就会得到他想要得到的。

    比如说,他的那些男同学可能会说:“小强你好牛啊!你都敢这样子!”“小强,你都敢对老师说这样的话,你真厉害!”“你真不简单!你真牛逼呀!”等等之类的话。这种情况下,孩子有可能会很得意,会真的觉得自己可牛。这种得意会助长他的轻狂。

    3.老师内心的预期与孩子现实中的行为出现了偏差,让老师们不能理解和接受。

    学校的老师们会依据他们所了解到的孩子的家庭情况,以及之前对孩子的原有印象,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老师们潜意识里是有预设的。当老师们看见小强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一些表现后,他们就会认为:“哎呀,你看小强这孩子,学习成绩那么好,爸爸妈妈家教也好,还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注重对孩子教育,对学校工作配合又支持,这孩子咋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嘞?咋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嘞?”也就是说,老师对咱家孩子的这种期待值与孩子的言谈举止和行为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老师们接受不了。孩子的行为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超出了他们原有的认知和既定的预期,他们就认为这很反常。

    于是,老师可能会教育他,甚至会反馈给家长。

    于是咱听到老师的反馈后,本能的就会焦虑,生气,也想不明白孩子咋会长成这个样子。

    那怎么办呢?

    1.首先,针对青春期男孩儿的生理特点,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方法去应对。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2.调整我们固有的认知,看清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缓解焦虑。

    其实咱家孩子,他也是个普通的男孩儿,他的青春期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一些事情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正常,发生在咱家孩子身上也可正常。

    3.注重科学的引领和引导。

    处于青春觉醒期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还都处于懵懂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想法和理解,还比较片面或者有些偏激。这时的懵懂期,恰恰也是可贵的可塑期,正需要有人正确的引领和科学的引导。

    青春期孩子渴望同伴儿认同,在同伴儿当中出个风头儿,寻找成就感、价值感,也属正常。当我们看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之后,不批评,不指责,不贴标签,不上纲上线,不盲目否定孩子,需要我们父母科学的智慧的引领引导。

    小强妈妈:

    我家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字就写得很工整,一直是别人羡慕的对象,是老师夸奖的对象。以前那字写得真叫好!可是现在,孩子那字写得那叫一个难看呀!我每次看见都忍不住想多说两句,然后每次都因此发生不愉快……

    冯老师:

    关于孩子书写这个事儿,您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上初中以后可能还不如现在。

    为啥这样说嘞?

    1.书写量增大时,书写质量会下降。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他学科的增多,您知道孩子每天要做多少作业吗?他一天要写多少本儿书?现在他才学三门主课,可一上初中,他就需要应对七八门的课程。如果咱要再去个名校,七八科作业扑面而来呀!哪一科老师都可能留作业,副科也留作业,音乐美术可能都有作业。孩子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又要求保质、保量、按时还要优秀,那孩子得是神仙呢!咱家孩子得多不容易啊?

    更何况咱家孩子又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他为了能顺利的完成作业,他一定是要加快书写的速度,那他的书写工整度一定会打折扣,那怎么能跟小学一二三年级的时候比呢?六年级的孩子,他的各种作业和卷子已经很多了。如果再有课外班儿的作业,孩子又都想弄好,他不得写的快点儿?一写得快,那字就会“飘”,都伸胳膊蹬腿儿的在那儿“飞”。

    2.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书写。

    孩子现在写的字,伸胳膊蹬腿的乱“飘”,跟他的情绪状态应该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孩子心不稳,人不静,整个人都是浮躁状态,那他的字可能也很难“静”下来。

    您现在看不上儿子的字儿,会唠叨他,吵他。那上初中以后,要是看到孩子的字儿比现在更糟糕,您是不是会更抓狂?

    小强妈妈:

    是的,冯老师。孩子现在的字让我觉得可着急。都说回头初升高的时候,都是电脑阅卷,字要是写得不好,那得多吃亏呀!我一想到这些我就很焦虑.....

    冯老师:

    我能感受到您内心的纠结和焦虑。

    是的,的确如此。孩子上初中以后,确实大多是电脑阅卷,中考时一定是电脑阅卷。这书写要是不好,的确是会吃大亏的。

    在这里我可以给您多说一点关于书写的要求。我常给我班上的学生讲:

    书写其实有四个等级的要求,第一个就是最基础的等级——正确。第二个等级就是清晰,第三个等级是工整,第四个等级是美观。“清晰、工整和美观”,这三个层次都必须是在“正确”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不管咋着,书写都先要正确。然后在正确的基础上,让字写得清晰一些;在正确的基础上,让字写得工整一些;在正确的基础上,让字变得美观一些。如果没有“正确”做基础,写的字都是错的,写得再好看再美观,也是得不到分数的。

    所以,我们其实还是要首先关注书写的正确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提更高一点的要求。

    但是,我们即便知道书写不好,考试会吃亏,我们也不能瞎唠叨,不能跟孩子说:“咦,孩儿,你看你这字儿咋写成这样?你这字儿跟你三年级时比,差得可太远了!以前你那字儿写多好,你现在咋写成这样啊?你说以后你咋考试嘞?”或者我们现在都开始跟他说:“孩儿,中招高考,可都是电脑阅卷儿的,就你这字儿,电脑一阅卷儿,十个有八个过不了,错一个扣一分儿,你说你这字能考上啥学?......”

    为啥不适合跟孩子说这些?

    一是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会让孩子很烦。

    青春期的孩子特讨厌父母唠唠叨叨说些没用的,尤其是你抓着他的小辫子不放,他会更烦,更急躁。结果你把人家叨叨烦了,人家一生气,他把作业一撕,一揉,本儿一扔,好,拉倒,我们成功激怒了他。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容易被激惹。我们学习过的父母不能去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二是就刚才说的那通话,那不就像院长曾经在课上讲的那个学驾照的例子一样吗?去学驾照了,还没学开车嘞,人家教练都跟你说:你要是开不好,你就咋咋咋啊;你要是一不小心把油门儿当刹车踩了,你都会咋咋咋。然后把你给吓的,再也不想学驾照儿了。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那咋办呢?咋说呢?

    1.先从认知上调整自己。

    我们要看见孩子的不容易,理解孩子他不是就想把字写成那样的,他也可想把字写好。他不是不知道书写的重要性,只是有些时候可能身不由己。当我们看见孩子的不容易了,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心疼。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心疼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去责备他了,也不会去幼稚地发火儿了。就像院长说的,就不会像个小屁孩儿一样的去跟孩子在那儿斗。这样当下就会少发生冲突和不愉快。

    2.学会与问题同在,做好教育的观察者、引领者和回应者。

    前两天的线上导师班课上,院长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学会与问题同在。就是孩子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看见了,我们知道是咋回事儿,我们先不焦虑,让自己沉下心来。少说废话不叨叨,多去观察多思考。

    前面我们说了,青春期孩子特讨厌父母唠叨,那我们就少说多做。做什么?做教育的观察者、引领者和回应者。我们用我们的眼睛,多去观察去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然后我们用院长教的智慧的语言和方法去引领他,做积极科学的回应者。

    3.多问初心,知道“劲儿往哪儿使”。

    院长曾经不止一次讲,要关注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得明白我们的初心是什么,然后我们去为实现这个“初心”去“使劲儿”。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把字写好,我们在那儿说一堆诸如“咦,孩儿,你看你这字儿咋写成这样?你这字儿跟你三年级时比,差得可太远了!以前你那字儿写多好,你现在咋写成这样啊?你说以后你咋考试嘞?”等之类的正确的废话,并不能实现我们的“初心”,那我们就得换种表达方式。

    再比如,我跟您讲的“书写的四个等级”。您为了让孩子明白书写的重要性,您把我说的那些,如数家珍般的说给孩子听。如果一不小心,语音语气语调没把握好,再给孩子传递出一种“指责和说教”的“味儿”,然后再说些诸如“孩儿,中招高考,可都是电脑阅卷儿的,就你这字儿,电脑一阅卷儿,十个有八个过不了,错一个扣一分儿,你说你这字能考上啥学?......”之类的“负向前置”性的话,那不但不能实现我们的“初心”。有可能还会背离我们的“初心”越来越远。

    所以,有些时候咱要看透不说透,咱心里知道,咱要往哪里使劲儿,咱就暗暗的往那里使劲儿,一点一点的往那个方向引,就可以了。

    比如,当某一天,您发现孩子这一天的作业书写,比前两天的好些了。那我们马上启动“正向强化”,带着欣喜,带着好奇的跟孩子说:“小强,妈发现你今天这作业写得可不错呀!看这字儿工整了很多,,这卷面儿也干净了很多!跟妈说说,你今天咋写这么好嘞?你用的啥法儿呀?乖,是啥让你把今天的作业写的比前几天好很多呀?”正向询问,阳性强化,于无形当中给孩子赋能。

    4.与老师建好关系,形成家校合力,来帮助孩子。

    在学校,其实老师也是会反复强调书写的。咱跟老师建好关系,跟老师表达明确咱的想法和期待。孩子到学校以后,借助学校老师的正向引领和教育的力量,咱跟学校老师一起形成合力。又加上咱家孩子向上向好的那个心,孩子一定可以做到越来越好。到那时候,我们的“初心”有可能就可以一点点实现。

    小强妈妈:

    孩子几年前,一直坚持用画表格的形式,来给自己定计划做安排,弄嘞都可好。可自从上了五年级以后,不知道为啥就不用了。结果这几天他又开始说让我给他准备表格咧。我该咋引导他,让他能持续去用?

    冯老师:

    您说这孩子之前一直在用做表格的方式定计划做安排,非常难得的习惯啊!虽然中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停了一段时间,现在他又想把它捡起来用,这是个多好事儿啊!

    想让孩子持续有这种行为,可以用我之前跟您说的“关注正向,正向强化”的方法来推动他。

    比如,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跟孩子聊:“儿子,是啥让你又想做这个表格儿呀?能不能跟妈说说?妈妈可好奇了!”

    还可以在孩子完成一次表格计划后,问:“儿子,你觉得你把这个表格计划重新做起来之后,跟之前有啥不一样啊?能不能跟妈说说,你的一些美好体验?妈妈可想知道了!”.......

    孩子听完我们的问话,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A、他可能并不想给我们说太多。

    那怎么办?说明时机还不成熟,再等合适的时机。但如果亲子关系达到了一定程度,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会很小。

    B、他可能会很开心很兴奋的“啪啪啪”给我们讲一大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的把赞美跟上:“哎呀,我觉得我儿子的学业管理能力和自律性真是越来越强了!小强真是长大了!你上初中以后,妈妈也可以很放心你的学业了!真好!真好!”在这里,语言表达要遵循几个原则:

    1.说正向的积极的话,说给孩子给赋能的话。

    2.说直接表达需求的话,少用否定词。

    3.说开放性的好奇性的问句,让孩子的语言表达量增多。

    举个例子。

    比如:当老师在班上经常说:同学们,不要说话了!当父母在家里经常说:你能不能不要再玩手机了!即便他们的声音很大,但可能效果也不好。因为这些带有否定词的话,往往不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往往没有力量。

    我们可以换成直接表达我们需求的肯定的语言。

    比如说,当班上的学生有说话现象时,我通常会这样跟他们说:

    “老师讲课的时候,特别希望你们能保持安静。因为老师最喜欢你们专心听课的样子。你们专注地样子最可爱了!”

    孩子们听到了老师言语表达中明确的要求,他们通常会安静下来,专心听课。

    当发现一个孩子的作业没有按时交,我就会对他说:

    “老师特别希望看到你能够按时把作业交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来。你可以做到吗”孩子通常会说:“好的,老师,我一定尽力完成。”简洁明确的话,往往能快速解决问题。

    相反,如果孩子作业没按时完成,我们把孩子叫到身边,批评说教一大通,在那叨叨半天,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孩子通常听不进去,有可能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更讨厌更反感。

    再比如,如果一个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有一天他按时完成了,我就会问他:

    “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次是什么让你这么快就完成了作业呀?”

    如果考试中有学生有了大的进步,我通常会问他:“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做了什么让自己有了这么大的进步呀?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呀?”

    我们多问,让孩子愿意说,愿意多说,有话可说。孩子说的时候,我们带着真正的好奇和欣赏,慢慢的用心的听他道来就可以了,不时的微笑,点头回应就可以了。

    我们就是这样不急不缓的,稳稳的,陪伴孩子的成长。老师越稳,学生也就越稳。同样,父母越稳,孩子也会越稳。有时,稳,可以产生威慑力。有个词叫“不怒自威”。通常我在班上一站,不用多说话,不用高声说话,孩子就都知道该弄啥了,就自觉地去做了。所以,我的学生一年几乎都看不见我在班上发一回脾气。

    当然,以上效果产生的前提,依然是良好关系的建立。

    有一句话是: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我们就把孩子说成什么样。当我们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去发现孩子的一点点的进步,发现他身上正向的地方,用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孩子身上的美,用正确的方法跟他去沟通,对孩子多一些认可、肯定和赞美,孩子的情绪可能会越来越稳定,心情可能会更加愉悦,心可能会变得沉静,状态就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时候他的字可能就会不那么“飘”了,于是,一切都可能会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小强妈妈:

    方瑜老师,我听您说得可好!可是,我觉得我都做不好......最近几天,我都有些不想早回家了。下班后,我都是再在办公室多呆一会儿。我回去都不知道咋陪伴孩子了,觉得陪伴孩子、养育孩子可难了......

    冯老师:

    您说您怕自己做不好,还担心自己陪不好孩子。其实不用担心,更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我知道您其实很厉害的。有很多地方都做得比我要好很多,孩子也培养得很优秀。目前遇到的孩子的这些问题,也并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再说了,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又不是要一下子要做到做好的。院长不是常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嘛。做不好也没啥,咱一项一项的来,一小步一小步的往前迈。实在迈不动,可以一步一步的挪,总行吧?

    再说了,我和奋赢老师一直都在,还有咱导师班的那么多高能量的人也都在,是吧?您看我们大家这么多人一直都在身边儿嘞,有啥事儿可以问呐,打电话呀,我们一群人一起面对问题,还怕啥?实在不行,不还有院长神人托底儿的嘛!所以,我们有啥可怕的?

    总之,记住,多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我们就不那么焦虑了。我们用我们所学的科学养孩儿的方法和智慧,陪着他稳定的度过青春期。要静待花开,一点点陪孩子走过他人生当中必经的、重要的黄金年龄段!

    以上是答疑解惑的全过程。再次感谢奋赢老师的辛苦整理,我保存下来,以资纪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一位十三岁男孩儿妈妈咨询问题的答疑解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yw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