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凌晨收到她的信息,我会一直以为她和她那踏着七色祥云而来的男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字里行间没有了刚开始那时的激动与幸福,只剩下一个个哀怨裹挟的文字,让人唏嘘不已。不禁念叨到:问世间情为何物?
一
作为一个学过化学的工科男生,如果让我从基本科学理论上去论述“问世间为何物”这个问题,我想我的答案是:恋爱不过一堆化学激素对脑部刺激的过程。
第一个登场的是苯基乙胺,简称PEA,这种化学激素可以使人产生紧张情绪。当一个人遇见另一个异性,然后开始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做动情,或者“来电”,它就是PEA的功劳。这也是为什么烂俗的电视剧里总会有英雄救美的桥段,因为当人遇到危险时,体内PEA的分泌量也会显著的增加,所以被救的女主角就更容易爱上英雄男主角。
第二个到来的是多巴胺,这种化学激素可以使人产生甜蜜幸福的感觉。当人在认识新鲜事物,遇到刺激事件时,大脑都会分泌多巴胺,这就是为什么热恋中的人总是激情满满。其实瘾君子在吸毒的时候大脑内的多巴胺水平也会急速增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热恋中的人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失恋会让人那么痛苦,因为恋爱中的人都吸了这爱情的毒品,突然停止爱情的供应,当然会让他们痛不欲生。
第三个登场的是内啡肽,这是工作一天后瘫坐在家里柔软的沙发上分泌得最多的激素,它会给人一种温馨安逸的感觉。在大脑经历多巴胺的刺激6到40个月后,大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就会降低到正常的水平范围内。这时为了维持两个人的关系,大脑就会开始分泌内啡肽,让人对这段基本稳定的关系产生温馨安逸的感觉,所以内啡肽也被叫做“婚姻物质”。
综上所述,“问世间情为何物”,所谓令无数英雄人物神魂颠倒的爱情不过是一堆化学物质刺激大脑说堆砌出来的情绪罢了。
二
顺着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去探究下爱情的社会学基础。
王东岳先生的《知鱼之乐》中对恋爱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论述:“我的一位友人曾经对恋爱作过一个颇为精彩的比喻,他说恋爱很像革命,二者共同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都需要充沛的激情和幻想;第二,都需要进取的勇气和耐力; 第三,彼此之间总像是某种实力周旋;于是,第四个特征便不能不发生,即参与周旋的双方或多方大约都得运用一点月谋诡计; 第五,坚定与犹豫、自信与自卑、忠贞与背叛、进攻与退守等等拉锯式的复杂情节交织在一起,一波三折的种种变故在所难免。此外,如果这场“革命”失败了,则注定会留下极大的创痛; 如果它侥幸成功了,又常常让人多少感到有些失望”。真是字字珠玑,丝丝人扣,生动而又贴切。
不过如果撕开爱情这跌宕起伏的外衣,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物种繁衍,因为任何一段爱情最终都不可能绕过性这件事情。那是出于何种目的,让人类把类似于孔雀开屏的行为弄得如此复杂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人类特殊的智力和直立了。以我们人类自己的话说,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智力最高的生物,是万物灵长。而实现这个状态的生理基础是,我们拥有一颗硕大无比的大脑。加上进化过程中,我们开始解放双手直立行走,这又导致了人类女性的盆骨口变窄。这两个因素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硕大的头颅会卡在盆骨处,从而导致难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化让我们人类的婴儿在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情况下就来到了这个人世,而这就大大加长了哺育期。这样就要求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女性必须靠男性提供的食物才可能与婴儿一同存活下去。这种女性承担巨大风险,而男性随时可能成为负心汉的条件中,势必让女性不愿生育后代,所以进化又让人类进化出了另一个能力,这就是谈情说爱。
爱情中作用于女人的部分就是那糖一样的甜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每个月留血而不死的生物沉浸在蜜糖一样的情绪中不可自拔,忘记使用自己的大脑,忘记那生育的可怕成本。而作用于男性的部分就是那漫长的求爱期,漫长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男性在这个求爱过程中投入成本的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男性要在他有限的生命中选好对象,同时保持耐心和忠诚,不然女性随时会拒绝为他生育,他随时会孤独终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恋爱中的女人基本无脑,为什么两个人交往过程中男人都会比较猴急的想发生性行为。
所以可怜的女人啊,别让那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那只不过是进化要把你带入深渊的烟雾弹。也不要在感情中自怨自艾,要始终记得,在感情中,男人的任务就是讨好你,他所谓的高冷,所谓的红颜,都不过是自作聪明的小手段。再不然就是他并不忠诚于你,既然这样不分手留着过年?
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骚客为爱情编制了一件件华丽的锦衣,让人眼花缭乱深陷其中。我在这里这样突兀的扯下爱情的裤子,让它的下体毫无遮拦的暴露在我们的眼中,确实有些大煞风景。但“问世间情为何物”,情,就是这样一个裹着糖衣的炮弹。
亲爱的那个她,如果有一天,我遇见你,我虽然可以一眼看穿这糖衣下的炮弹,但却不再畏惧粉身碎骨,那我的爱情就这样来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