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笔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作者: 闲斋素笔 | 来源:发表于2023-04-09 19:43 被阅读0次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康万栋

一、什么是听课

听课的含义。听课是常规手段。是技能和方法。是手段和途径。

提出改进和建议。不要轻易下定性结论。处理教材的方法指导。

二、听课的基本特点

目的性,(不要盲目的听)

主观性,(要不要技术手段,限制学生想象力)

选择性,指导性,理论性,情境性(发生在一定情境中,情境不同,有人听和没人听大有不同)。

三、听课的目的和作用

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学校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法规

2.有利于了解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进行

4.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学习提高和成长

行为目标的四个要素:主体是学生,达成条件,程度

表现性目标:(重要)知识(做题)转向做事。

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转化成问题,把问题转化成任务

听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德育建设,课堂建设

小课题研究,课例研究:促进教学和教师成长

三研:研课标、研教材(理念,指导,体系,比较,思路),研课堂、研课题

学(读书)、思(反思)、行(实践)、研(科研)、著(著作)

四、听课的要求

1.明确目的要求

听课有制度、有规范、有计划,有计划和要求

一是新教师的课。(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二听教新课程教师的课。

三听新调入教师的课。

四听学校教学能手水平以上的教师的课。

五是听上学期各科教学质量比较差的教师的课。了解问题,分析原因,形成定性评价

2.要了解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熟悉教材,掌握课标,课程实施要求

了解不同学校教学传统,教学特色和风格,不同学生水平

3.处理听课者和被听课者的关系

熟悉如何进入课堂,抱着学习的态度

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要干扰学生学习和

4.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堂信息

关注新理念,方法和经验,了解课程改革的新的政策形势。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思考新问题,提出新措施和要求,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

  听什么?

体现理念、方法和要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流畅,表达清楚;知识性的错误;创新的地方;思维宽广,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看什么?

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记什么?

教学实录,教学点评

思考什么?

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好不好;思考成功或不足之处,思考原因,预测对学生产生的相关性影响;换位思考,我怎么上;如果我是学生,是否能掌握;新课标如何在日常课堂中体现,内化为教学自觉;反映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

教师发言,以听为主;学生演练,以看为主;学生练习,以思考为主。

6.做好听课记录本

记录和评价

注意:以听为主,注重思考;详略得当,选择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重点提问,典型发言,师生活动,教学中的失误,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总结共性,提倡成功的经验和作法,或提出改进意见。

学校:常规管理,研究改进

7.积极参与评课。实事求是,鼓励为主。

抓重点,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一般不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五、听课类型

(一)检查型

1.定义。

2.特点。突然性,真实性,灵活性。

3.听课的要求。

(1)明确目的。检查什么?检查内容是什么?怎样检查?要达到什么目的和得到什么结果?都应该让听课者清楚。

案例:了解高三复习现状。

(2)常态下进行

(3)熟悉要求

(4)减少戒备心理

(5)交流意见

(6)进行总结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二)评比型听课

1.含义。评优课,考核课,评优学科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

2.特点。筛选性,公正性,比较性。

横向多角度比较

3.要求。认真明确目的;熟悉内容;详细比较。客观公正。

依据要求,全面思考,克服片面,防止被表面的东西迷惑。正确评价多媒体使用。

理想的听课人应是熟悉教学内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三)观摩型评课

1.定义。

2.特点。示范性,推广性(提升教学层次,推广先进教法和经验),学习性(突出作用)

“好课的体会,如深山探宝”

3.要求。端正态度,认真听看。记录特色和创新处。与自己比较。

关键事件。关键人物(有人说你行,说你的人很行)。

多提问题,多联系。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你交往的人的发展。

(四)调研型听课

1.定义。

2.特点。目的性,探讨性,选择性(研究精神的),导向性(任务群),反复性。

3.要求。

做调研准备。确定问题,掌握理论,设计材料和工具

积极参与。

虚心听取建议

写出调研报告。实事求是反映取得的成绩,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六、评课的含义和功能

1.评课的含义。从理论的高度给与解释。

2.评课的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提高,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

最终实现教学实践的改进与优化,教学管理与教师基本功的优化。

3.评课的原则。实话实说;心理零距离;突出重点;激励性原则;因人而异,艺术性原则。

4.评课形式。个别面谈,小组评议,书面材料,调查问卷,陈述答辩,点名评议,师生评议,专家会诊,自我剖析。

案例:芮火才。个别访谈,打出“好,基本好”并说出理由。

评课不能缺少学生的声音;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深入必须浅出。

什么是专业的听评课?

1.符合教学规律;2.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科学方法的听评课。

七、认识课堂观察

(一)定义。记录,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是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工作流程,团队合作。

“互动分析系统”

弗兰德斯互动分类系统的类型

(二)课堂观察的意义

1.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起点和归宿)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如果教师开发多维度观察表,他就成为名师。

(三)课堂观察类型

1.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2.自我课堂观察,对他人的课堂观察

3.合作的课堂观察和独立的课堂观察

4.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

5.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

(四)课堂观察框架设计

①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

②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

③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

④我在该课堂待了40或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

(五)建立课堂观察合作体

课堂观察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活动,需要观察者、被观察者、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整个观察活动。

1、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

2.以合作体组织为依托,可以使课堂观察专业化。

3.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加有动力,更加持续。。

(六)课堂观察的程序

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

1.课前会议

被观察者说课:内容主题是什么,介绍本班学生情况,让学生明白什么,重点和难点,进一步阐述,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课堂大致结构。我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我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

2.课中观察。

进入研究情境,在课堂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式,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

(七)课堂观察的局限性

1.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

(八)怎样开展课堂观察

(一)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

1.课堂观察框架支架。点和面。

2.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和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

3.一人一点,多人一点,一人多点,多人多点。

(二)如果确定观察点

1.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行为

2.个体需要来确定

3.合作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如根据教研组的教学追求选择观察点。设计——观察——反思——改进

(三)如何选择或自主开发课堂观察

1.观察点类型;2.自身的特征;3.观察

(四)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上课开始前进入现场

2.

3.不影响课堂教学

(五)课堂观察记录有哪些具体方式

1.定量的记录方式

等级量表。

2.定性的记录方式。

(六)如何处理记录的数据

1.整理。

2.归类。发现问题,建构分析,推理

3.解释。对数字的具体含义和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意义做出解释,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

(七)在整理数据进行必要的推论时应注意些什么

1.理解理念和目的

2.定量和定性结合

4.避免不必要的推论。

八、课堂观察的工具

相关文章

  •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学习笔记)

    一、目前我们的听课中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活动。一...

  •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语文组第一次共读分享活动侧记 专业共读是提升团队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学期语文组共读书籍是《课堂观...

  • 思心之所想,解行之所困——国培第三天

    作为一位教师,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听评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观察让我们的听评课走向专业。课堂观察的...

  •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感悟

    19日上午,名师工作室的兄弟姐妹们欢聚在一起,共同听了胡老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的主题报告,整场报告下来,我的笔记...

  • 走向专业听评课活动侧记

    学习内容:第四部分第四个课例 分享话题: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王婷: 1.“情境创设"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从...

  • 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

    20日上午,给我们讲课的是来自新乡市基础教研室的刘萍萍老师,讲述的内容是《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课堂观察...

  • 董会歌: 听评课逐渐走向专业化――听刘萍萍老师讲座有感

    文【董会歌】 提起“听评课” 不就是平时教研组经常举行的教研活动之一吗?再平常不过了,可听评课怎么走向专业化...

  • 如何理清这缕情丝

    ————听刘萍萍老师讲座《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有感 大家熟知李煜的一首词《相见欢》,其中有言: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 5月阅读计划

    这个月打算读《正面管教》和《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其中,4月份已经完成一部分《正面管教》的阅读任务。

  • 简讯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听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而课堂观察让听评课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a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