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毕业季需要找工作的你们更好的建议
打孩子不行,太宠孩子不行,不理他也不行,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才行?

打孩子不行,太宠孩子不行,不理他也不行,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才行?

作者: 时尚育儿观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6:22 被阅读68次

1

前几天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

说是一个家住三十四楼的熊孩子,把十五个啤酒瓶拖到二十八楼,并抛下去。

家长得知之后,将孩子一顿痛打,微博配图上,熊孩子的屁股蛋子开了花。

真正令我惊诧的,倒不是有血痕的屁股蛋儿。

而是评论里,九层以上的“观众”都拍手称赞,说打得好。

“观众”的态度倾向几乎是一边倒的,鲜少有“不和睦”者。

一句又一句……

不打不成器……

打了就知道错了……

黄金棍下出好人……

不打就揭瓦……

客观来讲,熊孩子的行为着实欠揍,试想那十五个酒瓶哪怕其中一个砸到下面的路人,后果不堪设想,熊孩子以及他的家长更是承担不起这责任。

熊孩子犯错,棍棒是唯一的教育法则?

2

我一邻居,夫妻俩都属于城市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不说,还得花心思在下班后的闲余时间内提升自己。

他们家有一个男孩儿,两岁大的时候被夫妻俩从爷爷奶奶家接到了他们自己的住处。

从此之后,我便经常听到孩子的哭声,不分昼夜,周末更甚。

尤其,孩子四岁之后。

他们教育孩子的第一法,不听话或者犯了错,就把他推到门外的楼道里,把门关上,任由孩子怎么哭喊拍门,也坚决不开。直到时间够长,孩子也不哭不闹了,拖回家一顿打,哭声震天。

但这样“教育”一次,还真能管上小几天的。

后来有一次,他们大晚上的把孩子推到门外。孩子大点了,也实在憋屈,便到楼顶天台躲了起来。夫妻俩没听见门外有动静,猫眼里一瞧,人没了,这才着急上火,赶紧出门找人。

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有没有见着他们家孩子的。后来几个邻居好心,便分配任务在小区四处寻找。

最终在楼顶找到,孩子正抱着膝盖蹲在地上哭。

原以为夫妻俩把孩子领回去会心疼,会嘘寒问暖一番,结果刚看到人,那母亲便带着眼泪把孩子抓过来,又是打又是踢,同时自己还哭。

同行邻居劝阻。

孩子的父亲却说:“没事,让她打,不打不长记性,否则下次还跑。”

旁人自讨没趣便不再多言,一个个转身回去。

值得欣慰的是,这次熊孩子“离家出走”,还真给我们这些邻居换来了安宁。

还以为夫妻俩找到了更好的教育方式,没想到的是,有一次出门刚好遇到夫妻俩也下楼上班。

我客气了几句,说他们家熊孩子最近挺听话。

熊孩子母亲一脸忧愁:“还不是一样挺闹的,只是我把他打一顿,关小黑屋了,唬着他,免得他又跑!”

我听着心里恶寒重重,后背一阵冷汗。

正常的成年人被关在黢黑又密不透风的房间里都难以忍受,更何况是才几岁大,而且挨打过后小孩子。

难以体会。

后来再也没听到他父母再跟邻居说他不听话不懂事。

只是之后再见到那孩子,他似乎沉默寡言,也老是耷拉着脑袋。

即使抬头,也都双眼带着怯意和不自信,表情始终呆板。

我明白,熊孩子已经不再是熊孩子。

他称不上熊,内心也不再是孩子了。

棍棒和野蛮剥夺他作为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

3

显然,那对夫妻的教育方式我不苟同,同样不赞同此方法的,还有我姐姐跟姐夫。

他们某次到我家小聚,刚好听到隔壁熊孩子在哭,我简单解释了一番,换来他俩的白眼,说孩子不能这么教育。

我听得心里一梗,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是亲眼所见的,跟隔壁夫妻俩几乎相反,可我同样不敢苟同。

对于他们家的小公主,他们是怎么宠着怎么来。

夫妻俩年轻,也都是上班族,但把孩子送到私人贵族学校念书。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夫妻俩勒紧裤腰带为孩子创造条件这也无可厚非。

但他们几乎到了着魔的地步。

小公主今天回家说有同学买了部学习机,他们立马掏钱也买一个最好的,小公主明天回家说有同学小长假会出国旅行,他们立马拿出手机查资料定航班。

我了解他们,他们这样宠小公主,这并不是出于对钱财的攀比心理,而是真心实意想要自己的孩子过上最好的生活。

有的时候,甚至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算和能力范围,但他们仍旧乐此不疲。

好的都给她,永远轻言细语,任何情况绝不对小公主语气重。

一来二去,小公主真得了“公主病”。要什么就一定要,不要什么说什么也不妥协。

在自己家长面前这样也就算了,在外面依然。

甭管跟谁面前,看着对方手里拿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就眼馋。

某次,我和姐姐带着小公主去公园散步,对面来了个小姑娘,手里捏着风车,彩色的,随风转悠,的确好看又有意思。

小公主看着,直到那小姑娘和她父亲和我们擦肩而过。

谁知道小公主突然撒开原本拉着我的手,转身朝刚才那小姑娘跑过去,还一把夺走对方小姑娘手里的风车。

我赶紧追过去,把小公主拉住,让她把风车还给人家。谁知道她非但不还,还把风车扔地上踩上一脚。

我低声呵斥了一句,小公主立马委屈得泪水在眼眶里转悠。姐姐赶紧过来把小公主抱在怀里开始哄她。

我只好跟被抢了风车的小姑娘道歉。

没想到的是,小姑娘反而大方地说了没关系。

“没关系”三个字狠狠地打了我们的脸。

这种时候,对方越不计较,越显得我们家小公主越“坏”,被宠坏的坏。

回过头去,我姐也是一脸尴尬。

可是,尴尬归尴尬,她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小公主半句,甚至没有让她不要再犯。

现在在街上看到别人的风车好看,夺过来。

家长不加以提醒和教育,以后在街上看到别人的衣服好看,或者别人的男朋友深得她心,难道也要夺过来?

有时候,纵容孩子的错等同于纵火。

时间愈长,越是放纵,火势越凶,愈来愈烈。

等家长警醒过来,火势已然不受控制,而孩子的成长也一定是出了问题的。

4

面对孩子犯错,不管是孩子吵闹哭叫不懂事,还是无理地抢夺小朋友的东西,家长都应该找到温和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既不能以暴力教育,给孩子留下心理伤害,也不能太过宠溺,明知是错却舍不得批评孩子。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犯错,家长的教育应该分为几步:

1、首先要做的,不是抓过来一顿打,也不是一笑置之放纵下去,而是交谈

跟孩子进行有和睦并且有效的沟通。

询问孩子原因,并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到事情。

这样,一来不会让孩子因为家长的恶语产生抵触心理,二来也让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家长可以更了解他们的内心。

2、其次,是奖惩分明,并立即执行。

作为家长,不应该吝啬。

孩子做得好的,应该奖励,让他养成做正确的事以及积极努力做正确的事的想法和习惯。

孩子做错了,要惩罚

但不是用棍棒或者关小黑屋,更不是纵容,当做不知情。

而是应该适度,例如罚他能力范围内能做的家务,少买一样他想要的东西等。

赏罚都要即时即刻,不能拖,否则孩子对该事的意识便随时间过去而不够强烈。

3、正确引导。

家长应该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适当奖励,然后告诉他下次怎样可以更好,更进一步。

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适当惩罚,然后给他灌输正确的意识和理念,避免再犯。

4、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榜样,家长的行为往往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行动带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和指导。而不是自己大大咧咧,却要求孩子心细如尘。

从某个层面来讲,养孩子如同放马。

手中缰绳太紧,马会反叛会抗拒,再紧一些会失去活力。手中缰绳太松,马会不知方向,四处撒野,再松,会到悬崖。

父母应该控制好手上的力,引导方向的同时,让孩子带着天性自由健康,努力奔跑。



作者简介:牧羊人,射手座,向日葵属性,喜欢草原,爱猫人士,把写作当做是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公众号:时尚育儿观  ;ID:shishangyuerguan 。

做父母无需持证上岗,但为了成为更好的爸妈,育儿路上,我们伴你同行。

➤也许你喜欢看

月薪三千和月薪三万的男人,嫁哪一个?

遗弃22年后认亲,这种无耻爹妈图什么

为了孩子不离婚?孩子咋就成了你懦弱的借口!

三色幼儿园:孩子受伤为何不敢告诉爸妈

亲子阅读有多重要?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长沙女童被亲妈虐待,当父母也该有个上岗证?

你可以善良,但不要圣母

……

相关文章

  • 打孩子不行,太宠孩子不行,不理他也不行,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才行?

    1 前几天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 说是一个家住三十四楼的熊孩子,把十五个啤酒瓶拖到二十八楼,并抛下去。 家长得知之后...

  • 选择开始,用心坚持

    一个人带几个孩子,没有耐心不行,太用力也不行,只有温柔持之以恒才行。 既然选择了家庭,选择了孩子,选择了教育,那就...

  • 【爱中管教】学习笔记

    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的高度 一、好孩子是信任出来的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谎言讲一百遍也变事...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如何正确使用奖惩激发孩子内在动机?

    “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打也不行,骂也不行。”“那给奖励呀?”“你是怎么养育你的孩子那?”“愁死人了,每天写作业都是...

  • 活在别人的嘴里

    1 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别人说行,你说不行就不行,自己说不行,别人说行也不行。最后到底就是不论谁...

  • “护犊子”?

    不知道大家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是什么做的,现在的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管才行,重的不行,轻的也不行,重了吧,家里的老人要护...

  • 299.我爱的少年——老师真的很烦

    这是我癔症孩子们的话吗?老师天天上课,天天给我打电话,不交作业也不行,不上课也不行,写不好也不行。 这不行那不行,...

  • 护犊

    自己的孩子自己骂,别人骂不行,哪怕是孩子他爹。 在家里,孩子有错我说服教育不行时,孩子爸就要动武。实在不行我就躲出...

  • 粗心的妈妈

    中午叫孩子吃饭,才发现孩子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为什么做不到?我为什么不行,为什么不行?不不不!”这句话...

  • 称赞孩子就像熬甜品,太“甜”不行,太“淡”也不行

    你脑海里的“赞扬”,可能还不是最好的。 一位小男孩拿了自己的两只脏袜子,走进洗手间用肥皂搓洗。 小男孩的认真模样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孩子不行,太宠孩子不行,不理他也不行,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才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b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