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温病学大家王孟英力战霍乱,并且第三次救了自己至交好友周光远的命。在前面的文章里已详细记述。
周光远不幸染上烈性传染病的霍乱,这是由外国首次传入中国的烈性传染性霍乱,其危害之大,前所未有。乃至于江南地区,十室九空,惨不忍睹。
王孟英看到周光远病情危机,首先让他服下了一碗独参汤,然后又开了一个奇妙处方,这个处方由11味中药组成。这个方子的奇妙之处,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因为这个方子也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这个方子的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白芍,附子,肉桂,干姜,白扁豆,木瓜,薏苡仁,莲子肉。不懂中医的人看了没什么感觉,还可能会发晕,这是干什么用的呀?但是懂得中医的人看到这个方子会发自内心的感叹,真是奇妙无穷啊,因为这个方子包含了几个方子的影子。
其中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这叫真武汤。这是张仲景《伤寒论》里面的方子,专门给人治疗因为阳虚导致的水湿泛滥。取意北方真武大帝震水之名,这个方子有一点道家的味道在里面。
然后是人参,干姜,白术,如果再加上炙干草,这就是理中汤。也是《伤寒论》里面的方子,主要用来治疗脾阳虚弱导致的上吐下泻、腹痛等等。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薏仁,莲子肉,如果再加上山药和芡实,就是一个传世名方,叫八珍糕,这个方子来历不凡。是明朝的御医陈实功给皇子们专门研制的。专门治疗因为饮食不节而导致的脾胃虚弱。
到了清代,御医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个方子治疗脾胃病可谓百发百中。并称之为“医中正道”,于是就给乾隆皇帝献了上去。乾隆皇帝从乾隆41年开始吃,几乎没有间断过。在他生命的某些阶段几乎天天吃,有时这个方子没了,他就赶快告诉太监,怎么没啦,赶快去做。乾隆活了89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和这个方子有一定关系。
到了清朝末期,慈禧太后也非常喜欢这个八珍糕。受其影响,八珍糕于是在宫廷内就盛行开来。无论大小,人人皆以食八珍糕为荣。
在这个方子当中,人参最大的作用是补中益气,常用来治疗脾胃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居于君药的地位。
白术是中医常用之品,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白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守而不走”。就是说君药攻占了脾胃的阵地,那么白术就能够守住,既善于守成。
茯苓能健脾补中,守心安神,利水渗湿。是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之一。
白扁豆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归于脾肾二经。
薏苡仁能健脾开胃,补中去湿。
莲子肉具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补中养神之功效。
山药能健脾胃,益肠肾,补虚劳,祛风湿。
芡实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补中益气,和肾理气,开胃进食。
这些成分大都是药食同源之物,它们组合到一起就成了调理脾胃的神药。有神奇的力量。
山药,莲子肉,白扁豆滋补脾阴;人参和白术滋补脾阳;茯苓和薏苡仁可祛湿;芡实收涩。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第一糕”。
八珍糕的发明者陈实功说:“一个脾胃虚弱的人,如果服用八珍糕百日以上,他就会身轻气爽,元气大增。其绝妙之处难以尽述”。
陈实功,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学家,御医。“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则应手而愈”。无论什么病,只要他一上手就能治愈。1617年,他写成《外科正宗》分析详尽,论治精辟,治法得当,并附有若干医案,令人信服。一向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
王孟英给自己的老大哥周光远开的这个治霍乱的方子可真是用心良苦。毕竟二人情同手足,关系非比寻常。
这个方子里面包含有好几个方子的影子,从中也可以看出王孟英的功力之深厚,各种方子信手拈来,随意化用,可谓已臻化境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