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高考是1984年,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三十年来,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考的很多做法已大不相同。想想当年,看看现在,今昔对比,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先说复习备考。那时的高中学制是两年和三年并存,我所在的学校是两年制,要与三年制的学生一起高考,其复习备考的任务重,压力大可想而知。一般来说,三年制学校进入高三,基本有一个学期多点的复习时间,而我们直到高二下学期,新课还没有讲完,特别是英语,很多同学初中根本没学过,上了高中才ABC从头学起,所以复习时间就更短了。高考时间是6月7日至9日,我们直到5月初才进入复习。所用的除了课本,还有老师刻印的一些卷子,几乎没有别的可供参考。同学们大部分自己看自己的,偶尔讨论一下。我则是与几个同学“取长补短”,我辅导他们语文、历史,他们帮助我数学、地理。记得这样的时光差不多一个月,把书上的内容大致捋了一遍,各班拍了毕业照,就等考试了。
再说考试过程。考点是我初中的母校。因离家有十五公里的路,需要住宿,所以考试头天下午,我们就带着简单行李和考试用品,骑着自行车去考点校了。一路上欢声笑语,将多日备考的压力和辛苦都抛洒在乡间小路。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参加高考有两个巧合。第一个是当晚住宿的地方,恰好是我住过的宿舍,周围的环境我很熟悉。于是,晚饭后,带着几个同学到处转转,颇有一种故地重游般的莫名兴奋。晚上,校园的路灯下,到处是同学背书的身影,在月色的映衬下,宛如一幅活动的画卷动人心魄。在外边闲逛了一大圈儿,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将到宿舍,其中一个忽然说:“坏了!我的准考证不见了!”这下大家都着急起来。没办法,我们几个只好原路返回,弓着腰,瞪大眼,仔细找,但一个小时过去了,一无所获。当我们垂头丧气返回学校时,忽听同学说有个小学生和他的家长捡到了准考证,放在了“考务办”。我们马上跑去核对,果然就是同学丢的那个,算是有惊无险。第二个是我所在的考场恰好是当年我们班的教室。给我们监考的老师一个是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另外一个我不认识,但样子很和善。答卷间隙,一抬头,就能看到我的老师朝我笑,我的心里轻松极了。那时高考也分文理,“理工农医”一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文史”一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第一场考语文,我感觉那一年的题目比较难,题量也大,作文是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作文写得还算顺畅,但阅读有难度,答完卷子,检查时间就不多了。其他学科的考试情景没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当年少年气盛,每场考试都提前半小时交卷,在考生集体惊羡目送下,全然不顾监考老师诧异的眼神,神气十足地走出考场。
接着是填报志愿。1984年,天津是考完不等分数下来就填报志愿,我手里连招生院校的介绍也没有,临时跟同学借着看看。问我父母,他们说你跟老师商量,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再去问老师,他说你根据兴趣自主选吧。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填,其实也是瞎填,晚上填了好几个重点大学,转天早上觉得填高了,为保险起见,又改了好几个师范大学,草草交上去了。我想,当时很多学生填志愿都是这样胡来。
到了拿分数的时间,母亲有些忐忑地对我说:“我看你甭去学校了,如果分数低,考不上多丢人啊!”我在屋里走了一圈,想了想说:“我还是去吧,我估计我要是考不上,我们学校就没人能考上啦!”到了学校,找到老师,老师笑呵呵地递给我分数条,我一看,472分,比文科本科一批录取线高出不少呢!高兴的心情无以言表。于是会合了其他几个考得好的同学,骑着自行车,东跑西颠,在外边玩了一整天,完全忘记了在家盼等我的父母。接录取通知书时,是一个夏雨绵绵的午后,我正在家悠闲地看着小说,忽听院外有人喊我名字,出去一看是班主任。他摘下雨衣的帽子,从上衣的里面口袋里掏出一个写有学校名字的信封,说:“祝贺你,大学生,好好吃喜面吧!”后来,我如愿上了大学,到了学校方知,我自以为是的高分,跟其他省市的同学相比,算是比较低的,甚至拿我的分数,在当地能考上中专就不错了,可见当时地域高考诧异之大。
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时光岁月下的高考变迁,巨大而深刻。除了招生规模和录取人数不可同日而语之外,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再全国一张卷,不再一考定终身,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进步,高考组织和后续工作都通过网络进行,大大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全社会对高考的高度关注同时催生了高考经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