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既能离,又何惧死别

作者: 李诗民 | 来源:发表于2017-05-09 00:38 被阅读0次
生既能离,又何惧死别

文|般若芙殇

那位大姐提到生离死别时,似有感慨。她说随着年龄增长,周边的人渐渐离去,心灵的触及总是带来不少波动,然而话语未完,却又被工作重新带回到了现实,于是草草结束,为下次交谈留下了伏笔。

每个城市里都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幸听到别人诉说之际,那偶尔激起的共鸣便成为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因为它参杂的是更为复杂的感知,兴许是写书人寄情时无意间穿凿附会,进而抒发变成的另一种情感。

生死不远,顶多百年,生既能离,又何惧死别!

这些年来面对死亡的恐惧,兴许是越加频繁的缘故,渐渐被冲淡了不少,从万般惊愕到百般不舍,最终又从无奈之中习惯了接受。那中间的转折看似毫无意义,细细思量时又耐人寻味,于是回归到那一句老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何为世界,眼睛所见,耳朵所闻,加之多愁善感,如此而已。

死去之人,眼不再见,耳不再闻,你若愿随之而去,这世界也不吝啬为你送行,会为你多愁善感之人兴许有之,却不见得如同自己一般无法忘怀,毕竟善忘是人的本性,无法忘怀的仅仅是那一点点遗憾。

遗憾的是不自量力,遗憾的兴许是想强加于他人的自以为是。

人生有此一遭,走完一圈化为一钵尘土,纷飞之际有时被滴落的眼泪挽留,却错以为那便是永恒、是至死不渝,殊不知泪干后又会被狂风所带走,带走的还有那错认为永恒的记忆。

突然间有些人似乎明白了:所谓的款款情深,对另一些人而言根本分文不值,只是会让自己伤的体无完肤,在黑夜中感受那颗真挚跳动的心,被千刀万剐时所带来的快感。

不肯退缩的你,仍旧为这个世界哭泣着,继续为所爱的人暗自神伤,可不同的是你逐渐喜欢上泪流时那滑过脸颊的温度,开始疯狂于被伤透心时源源不绝的窒息感。

于是悲伤时嘴角不经意习惯上扬,隐约中还能听见阵阵的笑声从那哭泣背后传来。

心里多容纳一个人,就如同被多挟持了一次,于是痛过的人学会了将心扉深锁,躲在窗后窥视着人来人往,却又有那一时半刻期盼紧闭的门被轻敲。

是渴望、是迷茫、是恐惧、是最后演变而成的自我矛盾。

有时候我们无意间会让一个人走进心里,自诩的原则性,却一再为他(她)开启一次又一次的例外,有人说那就是孽缘,亦有人解读为情债,而自己却莫名其妙的陷入,明明是日积月累的堡垒,却在瞬时间土崩瓦解。

那或许就是你不愿承认已然动了的真情,在那一刻起自己注定要卑微,妥协是唯一的解脱方式,你以为所做的一切是因爱施于的恩惠,可笑的是对方却一无所知。

终于在艰苦的挣扎中放胆表露了一切,对方却因你转身而走,原来他比你更怕受伤害!

那个大姐必定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要不怎么会诉说的如此真切,也或许她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后来穿凿附会的言辞,最终,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于是乎——更复杂了!

夜阑人静之际,你是否也曾看见过那深锁心底的幽灵,那是被你刻意遗忘,却从未离去的自我,他暗暗嘲笑此时正偷偷哭泣的你,你越加脆弱,它的笑容就更加灿烂,灿烂的令人无比憎恶。

芙殇随笔目录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

  • 生既能离,又何惧死别

    文|般若芙殇 那位大姐提到生离死别时,似有感慨。她说随着年龄增长,周边的人渐渐离去,心灵的触及总是带来不少波动,然...

  • 思(火星文艺主题作业)

    死又何惧? 生有何欢? 人生短短不过百年, 其间又有多少 生离死别,悲喜忧欢。 随着时间的流逝, 老去的不只是年龄...

  • 生又何欢,死又何惧?

    悲愤的夜没有离去 刺耳的嘲笑雷鸣心底 止不住痛彻的手 紧紧扣住 门窗一沟沟犁过的痕 也曾怨苍天的不公 一只只吸血鬼...

  • 生又何欢,死又何惧…

    今日,拓展日更话题时,不知为何会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话题,细想还真有种人生行到归途的小感,大概最近有亲威老人去世,家人...

  • 生且无畏,死又何惧

    故事未完(目录) 你有没有见过我姐? 精致的五官,苗条的身材,温文尔雅的性格,暴跳如雷的脾气。PS :最后一条仅限...

  • 生无所爱,死又何惧

    不知道是在哪天的哪个角落里,默默的看着手机。无聊的日子总需要无聊的打发,无聊的时候总会有些无聊的想法。也许最忙的不...

  • 死都不怕,生又何惧

    (齐帆齐微课第七篇) 前天,准格尔旗,一个29岁的女孩儿跳河自杀了。据说她身体有点不是太健康,最近又被男友抛弃了。...

  • 《生又何欢,死又何惧》lyh

    死亡是一把巨大而沉重的抽屉,在生时恐惧了锈迹斑斑的灵魂,在死时枷锁住了躯体。 幻想中繁林鸟啼,秀水青山,草地和蚂蚁...

  • 2019-01-05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生本无欢,死又何惧。 ——20...

  • 生亦何欢,死又何惧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皆因时事且造英雄,《三国演义》似乎是将其黑化了,然其报负志向,皆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既能离,又何惧死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om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