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左脑熊逸,右脑蒋勋,心里装着王小波”,那么先来说说王小波吧。
1、王小波伟大吗
冯唐有一篇评价王小波的文章叫《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这篇文章有1/3直接写冯唐自己,有1/3草草评价王小波,有1/3通过评价王小波反衬他自己,冯金线自恋的个性可见一斑,不过想来王小波并不介意自己是否“伟大”,他只是选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写作)并好好写了一些小说和杂文。
冯金线有他的金线评判标准,也有他写文章的目的,所以不必太认真计较辩论。不过冯金线认为王小波的不足是“文字寒碜、结构臃肿、流于趣味”我认为太着急“同行相轻”了,虽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拿来比不太合适,但就上述三点来说王小波却是显而易见高出冯唐几许的。
比如在冯金线沾沾自喜的文字方面,王小波《黄金时代》最后一章有一段王二和陈清扬的,冯唐在《万物生长》里最后一章有一段秋水和柳青的,分别如下: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全部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再后来,柳青回忆,我第一次和她做爱,全过程中,没有出一点声音。我射精的时候全身战抖,两眼闪亮,在无声无息中,泪流如注。柳青说,她心痛如绞,在那一瞬间,她深深爱上了我,她发现她其实从来没有爱上过其他任何人,而且不可能再爱上其他任何人。这件事永远不可能改变,甚至不以她的意志而转移。她可以从此夜夜做鸡而同时为我守身如玉。”
冯唐对王小波的“借鉴”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就文字意趣来说,王小波流畅且克制,两个“那一刻”,两个“那一瞬间”结合“瘫、挂、绕、忘”几个动词把一瞬间的真爱感觉写得很有节奏感,而冯唐虽然描写同样的感觉却恣意在他所得意的文字上,最后两句颇有画蛇添足之感,一个创作者太执迷于“自我”终究还是落了下风了。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一文里提到他文字受查良铮、王道乾(杜拉斯《情人》的译者)等翻译大家影响,追求现代汉语的韵律,而且他谦虚的说道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我最终写出了这些,不是因为我的书已经写得好了,而是因为,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
我这么说不是为王小波辩解啥,以王小波的个性他在世可能尚不会介意别人的评判,更何况身后名,也不是推崇谦逊的美德,冯唐的自大我也挺欣赏的,冯唐的文字确实也让他有一些自大的资本,但说的不对就是不对,做人得理性且真诚,这点是王小波教我的,所以不管他是否伟大,他对我影响蛮大的。
2、王小波为什么写杂文
我还得再接着说几句冯唐,他自称“诗第一、小说第二、杂文第三”,然后估计他沾沾自喜自己的杂文文字上高出王小波些许,便说王小波“文字寒碜”了。这有点像一个西装革履正装出席朋友间清谈聚会的人指责别人衣着太不讲究。王小波爱写小说,他的好文字都在小说里,但他的价值观却大多体现在杂文里,他写杂文本就不是为了炫耀文字,甚至本来都不想写。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自序里写了创作杂文的原因,“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现在我是中年人——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为这个原故,我开始写杂文。”王小波是不爱辩论的人,他本也可以做“沉默的大多数”只关心自己“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但近中年时他也觉得“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这些傻子也不见得是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
是非问题伦理问题,不辩不明,辩了也不明,萧伯纳说“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所以有一个人如果写杂文如果不是为了胜负,也不是真要论个是非的话,那么他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理性讨论的声音,努力维持罗素所说的“参差多态”,这么写杂文的前一个是鲁迅,后一个是王小波,现在没有了,冯金线写杂文更多在于显摆文字机巧,自也有他的好,但到不了胡适所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的境界。
3、理性、纯粹、对自我真诚
王小波的杂文涉及的题很多,《我的精神家园》里分了四个篇章,分别是“文化篇、艺术篇、社会篇、增补篇”,但实际上王小波一直在杂文里反复念叨的只有“理性、纯粹、对自我的真诚”这三点,这三点就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样重要,就跟底裤一样是王小波坚守的部分。
王小波说“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了。”所以他在努力把持着理性,他在《积极的结论》一文里提到“有关理性,哲学家有很多讨论,但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它的关键是: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在《知识分子的不幸》里他提到“说到马基雅弗利,一般人都急于和他划清界线,因为他胆敢把道义、信仰全抛开,赤裸裸地谈利害,但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他的评价不低,赤裸裸地谈利害,就接近于理智。”,在《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里他说“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从个人的理性到群体的理性,王小波一直在呈现各种荒谬的现象,各种荒谬的逻辑,用理性推翻后,让读者自己去思考理性。他说“
从过去的岁月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并不容易,提醒别人理性就更难了,我们现在随便出去走一圈,就能感受到满大街的人心躁动,理性这种贞操,已经丢得差不多了。
对王小波来说纯粹很重要,思维就是思维本身,事实也是事实本身,乐趣也是乐趣本身,一切东西都不能掺假。他在《智慧与国学》一文里谈到“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中国人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他提倡“思维的乐趣”,赞成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他提倡事实的纯粹,“人忠于已知事实叫做诚实;不忠于事实就叫作虚伪。还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作浮嚣。……人选择事实,总是出于浮嚣的心境。”(《诚实与浮嚣》)他也坚持人的纯粹,“所有的人毕竟属同一物种。人的成就、过失、美德和陋习,都不该用他的特殊来解释。“you are special”,这句话只适于对爱人讲。”(《我看老三届》)
至于“对自我真诚”这点,王小波不仅在写,也在做。他真诚面对自己的心胸,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也真诚面对自己的爱好,寻找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
人面对外物保持理性,面对自己保持纯粹,真诚地倾听自己的声音,按着自己的意愿爱一个人,做一件事,走完一段人生路,这些就是王小波教给我的价值观。小波先生说,“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所以我每每做选择时都会问自己,是否理性,是否纯粹,是否真诚,也算是自己的三省吾身了。
4、活过,爱过,写过
正如我的价值观受王小波、蒋勋、熊逸影响,王小波的价值观也不是无迹可寻的,他的杂文里多番引用罗素、维特根斯坦、拜伦、福柯、卡尔维诺等人的话,他从不掩饰对杜拉斯、图尼埃尔的欣赏,也坦陈王道乾、查良铮的文字可算他的老师了。我高中时开始读王小波,先读的小说,从《黄金时代》读起逐渐把他的小说读完了,有几本看了好几遍,大学时才拿起王小波的杂文来读,至今《我的精神家园》已读了不下5遍,每次读都有新的体悟,搬到杭州后又读了一遍,写这篇算是对自己阅读王小波杂文的一个总结。
总结虽然有了,修行还得继续,就像佛家常提醒的“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维特根斯坦在临终时,回顾自己一生的智力活动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司汤达总结自己说:活过、爱过、写过。这是王小波所羡慕的境界,也是我所羡慕的,王小波一生虽短,但已活过、爱过、写过,我还在努力,所以我把王小波装在心里与诸位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