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主编们的秘密基地读书
127欲望和需求,要先满足哪一个呢?

127欲望和需求,要先满足哪一个呢?

作者: 灵林玖玖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5:37 被阅读153次

台湾著名高僧圣严法师在《108自在语》里有一句话:“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的确,生而为人,生活里真正需要无非就是吃喝拉撒,还有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吃好吃坏无所谓,只要健康就好。但是,人作为动物性与精神性的结合体,欲望却是无穷无尽。

比如说,想要肚子不饿,只要吃碗米饭就点咸菜就好了,但是人的口腹之欲却是惊人,有人就想着把天空飞、地上爬和海里游全部吃一遍才行,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人类的需求和欲望的冲突,实在难以调和。

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生就像钟摆,摇摆在无聊和痛苦之间。在他看来,人有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感觉痛苦,一旦得到满足后又会陷入无聊,无聊之后又是新的欲望的产生,欲望无穷无尽,人嘛,要么痛苦,要么无聊。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荣格说过,人是观念的产物。可以推断的是,叔本华对人生抱持悲观的想法,他的人生悲剧了。

相比之下,很多人推崇中国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中庸之道。《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谓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和调中的一种的处世方式。

此时,有的杠精说,叔本华的钟摆论遇到孔子的中庸之道,两者结合的结果:人生一半是痛苦,一半是无聊了。如果这样理解,那就错了!幸好,我找到了一个对应中庸之道的单词:拉戈姆(Lagom)。“拉戈姆”是瑞典语,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生活趋势——不要太多,不要太少,只要刚刚好。

换句话说,“拉戈姆精神”和中庸之道说的同一个道理:不是中间,不是平均,不是自满,恰如其分就好。换成叔本华的“钟摆论”,人生不是无聊和痛苦的中间,也不是两者的平均,只是某些时间,无聊和痛苦刚刚好而已。

说这么多,有人可能觉得拗口吧。好吧,那我就介绍一本简单的书籍《不太多,不太少——瑞典幸福生活的秘密》,将近三百页的小书,主要讲的是瑞典人秉持“拉戈姆”精神,如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收获幸福的秘诀,语言简洁到位,精美的插图从侧面表现瑞典人的生活美好。

可以说,我们还在谈论中庸之道的意义时,瑞典人已经将中庸之道的模样活出来了。

《不太多,不太少》的作者罗拉•A. 阿克斯特伦是一位获奖的作家、演说家和摄影师,她曾经在非洲、北美洲和欧洲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没来瑞典之前,她被瑞典文化的复杂精微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显现深深吸引。于是,她的家庭就住在斯德哥尔摩,她担任了线上杂志《斯德哥尔摩》的编辑。在瑞典安家后,她开始在各方面采纳“拉戈姆”,这本书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独特视角——既有客观的观察,也有作者与瑞典亲密接触的主观感受。

在《不太多,不太少》这本书里,作者明确地指出:“拉戈姆”首先重视的是需求而不是欲望,它希望能确保我们首先能充分满足身体和情感健康的需要。当我们被各种花式早餐辣眼睛时,瑞典人的早餐既简单又营养,它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碳水化合物,如脆面包、柔软的谷粒面包;二是乳制品,如香草酸酸奶或发酵牛奶等。简易的食物可以简化早晨的流程和习惯,减轻晨间的压力,轻松地出门。这也是“拉戈姆”在瑞典人身上的体现:吃可持续、合乎伦理的和本地食物,先照顾好身体健康的需要,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欲望。

人不是光会吃和睡的动物,还有情感需求和情感欲望。有人想要全世界都来爱她,有人想要牺牲自己爱全世界,两种极端的爱都不是“拉戈姆”。作者说:“倾听和拥抱我们的情感需求,而不是我们的欲望。在情绪爆发和内化压抑之间,寻到让我们感到满足的完美地带。”就像一本畅销书的书名《我不喜欢这个世界,我只喜欢你》,在情感需求与情感欲望之间,瑞典人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情感需求,因此,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管理别人的期待,必要的时候说“不”。

说到这里,很多人或许疑惑:需求和欲望是怎么区分。简单地说,能让你活下去都是需求,能让你活得更好是欲望。当你肚子饿了,一碗米饭可以维持你的生命,这是需求。如果,当你肚子饿了,你想着吃米其林三星的饭菜,这是欲望。

人有欲望并没有错,只是当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欲望才让人痛苦。

对于欲望,瑞典人在满足自己的需求后,他们也是发挥“拉戈姆精神“。

化妆,瑞典人是能过化妆巧妙地提升个人的特色,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服装,瑞典人倾向于选择多功能、可以对服装进行混合、搭配和重复使用的衣物。

家中物品,瑞典人在实用性与情感价值之间取得平衡,进而让家变得和谐。

婚姻,瑞典人是反对的,在他们看来,婚姻是对另一个人的永久依赖。

商业竞争中,瑞典人选择逻辑而非情感,选择实用性而非视觉享受。因此,同事和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理性、有节制、互恵互利的关系。

……

荣格说过,人是观念的产物。一个人抱持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了他的人生。对于处在消费升级的我们来说,更新自己的生活观念,适当地运用“拉戈姆“原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2018年灵林玖玖原创。

相关文章

  • 127欲望和需求,要先满足哪一个呢?

    台湾著名高僧圣严法师在《108自在语》里有一句话:“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的确,生而为人,生活里真正需要无非就...

  • 如何抑制自己看手机的欲望?

    欲望,是需求的变形,当需求满足过度了就成了欲望,或者是内心需求没被满足的替代品。 如何抑制自己看手机的欲望,需要先...

  • 做好产品设计的三斧头

    先要理解了用户,理解了用户后,要满足用户的欲望,找到实现欲望的具体方式,也就是需求 找到需求后,要做出满足需求的工...

  • 年轻班主任必备十条锦囊——第14本《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

    01 满足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人际交往中有被关注、被爱、被理解的欲望和需求。 一个班级要满足班级成...

  • 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

    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 有人问,是不是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欲望?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

  • 2019-08-10

    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

  • 吃饱吃好吃的更健康辨证法

    第一,吃饱,满足肚子的需求, 第二,吃好,满足嘴巴的欲望, 第三,吃的更健康,满足身体的需求。 我们的经济呢,也正...

  • 产品需求和需求分析

    一、产品需求image.png 1.需要 VS 需求需要:用户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要满足的欲望,我们定义为需要。需求:...

  • 没吃到嘴的美食,滋味最美

    智者说:人生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欲望得到了满足。 以上,两种苦闷,哪一个更严重呢? 理论上,头一种...

  • 欲望和需求 人都能满足吗

    需求是有能力购买并能够满足的欲望,需求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需求是有层次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把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

网友评论

  • Fannie之欧周:先满足需求,再满足欲望,因为需求是急迫的,欲望是无穷的。
  • 阿十木:“倾听和拥抱我们的情感需求,而不是我们的欲望。在情绪爆发和内化压抑之间,寻到让我们感到满足的完美地带。”
    灵林玖玖:@阿十木 👍🌹😃
  • 虬田: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heart_eyes:

本文标题:127欲望和需求,要先满足哪一个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x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