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跟我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你会发现,孩子在家跟在学校的表现可能天差地别。
淋同学应该是班上最乖最懂事的女生之一,在担任劳动委员的时候,她兢兢业业,挑脏活重活干,还毫无怨言,在班级里面做了很好的榜样。她书写工整,学习努力,上课特别认真,有问题老师提出来,她也特别虚心地接受和改正。总之,是一个让人很放心的女生。
你绝对想不到,家长口中的她,却是另一种模样。
回家就是电视,电脑,手机,说她几句就发脾气。有一次,家长没收了她的手机,回到家,发现她把整个家全翻遍了,东西七零八落掉在地上,像遭了贼似的。
你说可气不可气。可是人家还有道理,谁让你把我手机藏起来的,放在哪里,赶紧给我。
妈妈告诉我的时候,一脸无奈。孩子为什么在学校表现这么好,在家里又不行了?
在学校和在家表现不一样,应该不是个别现象,有这种情况的孩子不少。很多孩子在学校听话,懂事,回到家马上变了个样,胡搅蛮缠,任性耍赖,父母对此无能为力。
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给他们的体验感不一样。
学校有强制的规矩,每个孩子都必须遵守,不遵守就会受到严厉批评。孩子有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他们的表现自然而然就在规范里面。而且,人都是爱面子的,在学校,他们要在同龄人当中做人,要在老师面前表现,自然也就能克制自己。
而在家里,往往没有很严格的规矩,父母原则性不强,有时候又因为心疼他们而宠爱甚至溺爱。孩子们一哭闹,父母马上软化。他们心似明镜,知道哪怕自己无理取闹、为非作歹,父母永远也不会真的责怪。他们在家里不听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的家庭,父母想管,也没办法管,因为家里有爷爷奶奶毫无原则地护着他们。
青春期的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就更难管了。他们就想跟父母对着干。
很多父母,其实已经在很早的时候,就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教育期。有个心理学家说过,一定要在孩子六岁之前,对孩子说“不”。否则,当他十二岁了,你再反对他,他无法承受,动不动就要自由落体给你看。
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孩子现在这么难管,一定是在某个关键的节点,你纵容了他,而且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
所以,当父母跟我诉苦的时候,我是很同情他们的,因为我知道他们的无力。
但是,父母不要一味责怪孩子,因为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家长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才能改变现状。
在家里,一定要制定规矩,家长做好表率,不要动不动打骂。事实上,打骂已经没有用了,这时候的你,只能示弱给孩子看。家庭成员管教孩子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形成合力,不要有人在旁边扯后腿。
孩子在学校表现好,说明他们是可以这么好的。想改变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让他们真正做到“表里如一”,家长一定要好好引导,做好榜样,久而久之,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