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简友广场
塘坝人物诸相及其他之赵钲权

塘坝人物诸相及其他之赵钲权

作者: aaammmth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15:58 被阅读0次

赵钲权(1905-1946),字伯平,曾用名赵白贫。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白露》、《艺风》、《真美善》、《青年界》等文艺刊物特约作家,三十年代初《絜茜》杂志编委成员。作为反蒋的“第三党”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机关刊物《絜茜》,“以研究文艺提倡平民文化为宗旨”,将文学下放给大多数人,创刊约稿函中亦强调“尤其以工农劳苦群众为题材的作品,当尽先刊载”。从选用的底层叙述小说到浅白易懂的呐喊式诗歌也均彰显了这一主张,尽管未免同期文学呓语矫揉的诟病。在教育资源逐渐官僚与禁锢,整个国家处在战乱频繁积贫积弱而前途未卜的氛围下,《絜茜》能从改变作家自我的角度,把握底层大众文学诉求,客观上亦有对左翼“普罗文学”的继承。虽然文字透出的革命烈度远逊于政治经济学下“普罗文学”的阶级属性苛求,或像他们自己宣称那样,文艺不是“主义”的工具,“是人的文艺”,“反抗奴视人、役使人的特权阶级”。这群游离于“无产阶级”与“民族主义”文艺边缘的少数人,似乎具备了“君子不党”的治世理念与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独立性意识的双重身份,在当今民权思潮经久不衰的厘革面前,犹有思考甄辨价值。赵钲权散佚于世的作品有:小说《灭迹》、《残缺的日记》等,散文《人生两章》、《到南京去》、《农村生活之一日》等,诗歌《幽恨及其他》、《月下》、《更残》、《归舟》等。据村民口述,抗战前期其为东台民主政府安丰区区长。1941年被诱降投敌后,曾任汪伪政权时堰区区长。如若上述《絜茜》历史“去蔽”,暴风骤雨中民族气节丧失,人性权衡的进退失据,对照其笔下人物洁春“跟同宗女人私合,通过活埋婴儿来躲避指责”的行为塑造,不啻是其纤弱信仰宿命使然。

作为“第三党”作家,其文笔娟秀,小说人物形象鲜明,乡土写实间随着五卅运动兴起,由于所处的集体对于大众革命的悖离与分歧,文章延续了前五四语境,以此窥伺社会变革中个性青年精神上的苦闷与踯躅,和这一创作过程中作家所秉持的审美内涵——“人的艺术”,个体的人道主义实践和对旧“礼教”的批判。特摘录其诗歌《更残》、《幽恨》及小说《灭迹》文本图像(附文末)供文史癖好者欣赏。

更残,梦醒,

酸痛的深心,凄惶地战兢!

---啊!倍觉孤怜!

更残,梦醒,

迷离的幻影,急速地消隐!

---啊!不肯暂停!

更残,梦醒,

无限的衷情,未容我诉尽!

---啊!泪眼双零!

                ———赵钲权《更残》

每当悄悄寂寂的深宵,

我常低低地自问:

你如花的人儿啊,胸怀

为甚么这般地沉静,这般地冰冷?

我时见那无边的天海,

涌起了——绮丽的晴云,

从未见你小小的心湖,

漾起啊——柔媚的波纹。

你如花的人儿啊,胸怀

为甚么这般地沉静,这般地冰冷,

我用尽了无限的心思,

也敲不开你紧闭的心门!

我唱遍了无数的情歌,

也听不到你些微的回声!

你如花的人儿啊,胸怀

为甚么这般地沉静,这般地冰冷?

——啊!梦寐中,我只好

深深地拥着虚影温存!

                            ———赵钲权《幽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塘坝人物诸相及其他之赵钲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qf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