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丽姐回电话,源于昨晚两个未接电话和一条“找我有事”的微信。
事不大,却棘手——
上八年级的儿子成绩一塌糊涂,原因:根本不学。
丽姐心急火燎,寻思一圈,最后难为情般锁定目标,找我这当老师的给解解症结。
2
丽姐是我初中三年的同学,也是最有恩于我的同学。
初中三年,我住校,她跑校。
忘记了因由,我欣然也当起跑校生,时不时就住她们家了。
晚自习放学后,我俩就有说有笑地出校门,往东走,走着走着,就遇到她同村的其他班的同学了,然后,再有说有笑,到村口,分开,就又剩我们俩了。到家,有时就有刚出锅的热腾腾的水饺。
第二天晨起,往往还能喝上一碗丽姐妈妈特意做的面条,对于我这个一周回家一次的跑校生来说,暖着肚子去上学,心里很美很踏实,但也有着丝丝不安:老这样让丽姐家破费,该如何还?
三年后,我上师范,丽姐上五中。
再三年后,我上大专,丽姐与大学无缘。
直到我毕业后,丽姐来找我,陪她去商场买鞋,发现丽姐有些变样。回家后请娘辗转打听,得知丽姐经历了婚恋的分合烦恼……
再之后,联系时断时续……
再联系,丽姐的儿子已上小学四年级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c649655da1348a8b.jpg)
3
最近成为微信好友的那一刻,得知丽姐的儿子和我女儿的名字里都有同一个“瑞”。不禁感叹:缘分兜兜转转,就是这样奇妙。
和丽姐聊了好一会儿,深知她的焦灼,要强惯了的人,怎能容许自己的儿子如此怂包?但又没辙儿,打不得,骂不得,唠叨不得。总不能替儿子学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深有体会。女儿高二,网课上了三周,一考试,也没能达到我的预期。前寻思后琢磨,最后只能在她上厕所的空隙,佯装偶遇,不带锋芒地说了几句批评的话语,还是鼓励啊!
这个时代,孩子的心似乎都是玻璃做的!这无疑增加了当父母的难度,是对父母教育子女的一种挑战!
4
碍于丽姐的焦灼,感恩丽姐的信任,我请丽姐把电话给儿子,我和他聊聊。
从夸赞他有礼貌入手——对于我这个未曾谋面的姨姨,他能愿意接听电话,实为大赞!再说明我和他妈妈的友情。铺垫好了,进入正题。
“瑞,你觉得目前在学习上干扰你的因素是什么?”不愿意学习总得有理由吧!
“我,”沉吟,沉思,“就是不愿意学!”
“恩恩。”我快速调整,“这也是事实。我教过的学生也有类似的,但我经常问他们几个问题!”问题随时梳理吧,我告诫着自己。
“哦!”有愿意听下去的意思。
“第一个,你想好将来做什么了吗?”
“想好了,”又一阵沉吟,“也不大确定!”
的确是事实。对于一个八年级的孩子而言,有目标但似乎也不会多明朗。
“谢谢你真实地告诉我。那我们倒推,不管你将来做什么,都会需要知识,而初中、高中所学正是为将来的工作打基础的。这样,咱不就有动力学习了吗?”没有自发的动力,再高明的说辞也是无意义的。
见他没回应,我接着例举他爸爸打工的事。“就像你爸爸,过年都不舍得回来,就是想要多撰写钱,让你们家过得衣食无忧,对吧?那你想,你爸爸心里有特别想做的事吗?肯定有!但现在肯定无法实现!为什么?先得保证生存啊!如果你能考上大学,最起码不用像你爸爸那样辛苦,对吧!”
“恩!”他显然在听,这一回应很及时。
“你看现在韩红,为疫情捐资捐物,你看郭晶晶,低调捐款700万!我们难道不想做贡献吗?想,可我们没有!”这真是我的想法,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是这般无奈吧?
“对了,韩红,郭晶晶都知道吧?”我不等瑞的回应,接着,“这样吧,你想想那个,新东方创始人——”我一时语塞,想不起俞敏洪了。
“哦,那个——”瑞记得,多好。
“俞敏洪,姨姨就在电脑旁!”我赶紧将百度结果告诉瑞。
“我不认识他!”瑞直接。
“恩,姨姨也没见过他!但他考大学考了三年,啃英语的劲头更值得咱学习!你百度搜搜就知道!”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不知道俞敏洪,不知道郭晶晶为何许人的八年级的孩子,其精神世界该有多空虚!
无独有偶,算起来得三年前了吧,还是一副校长的儿子,居然说不知道咱们的国母是谁!我不禁愕然,难道新闻报刊从来不看,就是不看也不至于真不知道吧?这不是打爸爸副校长的脸吗?
所以,我觉得,无论高中,初中,还是小学,我们都应给孩子们补上一课,那就是,名人励志故事!推荐相关书籍,讲述相关故事,让他们从名人伟人的身上汲取力量,树立远大理想。不求对所有的孩子的有益,哪怕一个孩子受益,那也值得!
5
后来,和瑞沟通了一下制定目标与规划的事。
说心里话,我也明白,一直顽劣的孩子能凭我半小时的废话说教就改邪归正,用心学习起来?
盼望着奇迹出现吧!
6
这就是我今天上午的所为。
最大的启发:给孩子们上好目标定位课。途径呢?讲述名人、伟人励志故事就不错。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09727eb4fce4dee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