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折耳猫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01
韩国电影《熔炉》曾震惊一时,改编自一个真实故事,揭露了一些隐藏在生活中不愿被人提起却深埋已久的事实。
故事发生在一所聋哑学校,警察、宿管老师、性侵、虐童、行政主任、校长,这些字眼拼凑在一起,便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这幅画面。
厕所里发出的撕心裂肺的求救声,把头狠狠浸到洗衣机里的惩罚,狂风骤雨的暴打,甚至绝望后的自杀……
这些孩子的童年都是在经历什么?如果没有遇到作为美术老师的仁浩和人权组织成员友真,这些孩子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呢?
我不敢想象,或者说即使我拼命想,我也怕——在巨大的现实面前,我对人性的想象显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未来让坏人罪有应得,为了给弟弟报仇,妍斗、宥利、民秀在大家的帮助下,将实情说出来,录制视频作为证据。
每一次的回忆,每一次的讲述,都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再一次凌迟。光是听他们说,仿佛就像在用一把刀子一下一下剜割我的心。
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只不过发生的越来越多的事更能深刻地证明这一点。
就比如:明明校长兄弟二人犯了法,就该得到惩罚,不被原谅,但比较讽刺的是由于宥利、民秀家庭较贫困,在协商后能够拿到一些补偿,便也不再追究。
除此之外,金教授也专门找了男主,甚至威逼利诱,让他放弃这件事。
有时社会运行的机制就是这样,就像即使在温暖的太阳底下,也永远会有黑暗的地方。
正义永远向着明亮那方,男主决不妥协。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轻易改变。
老实说,我看到这部影片中所倡导的态度还是蛮欣慰的,故事发生在雾津,天气昏暗,混混沌沌,就好像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又能清洁、明亮到哪里去呢?
不过是人们愿意相信美好,不愿去深究罢了,总有苦衷。
既然这个题材放到荧屏上,也暗示我们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人权并不可耻,而是应当做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去帮助一些人,发出一些声音,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社会风气也会愈加清明。
02
有一起冤案,曾经在全国引起过广泛关注——呼格吉勒图案。
青年呼格吉勒图在某一家属区公共厕所内,发现一女子被强奸杀害,于是报案,便被认定为凶手。
1996年4月9日,案件发生。到同年5月23日,作出判决死刑的决定。6月10日执行死刑。期间提出上诉,法院坚决维持原判。
短短63天,案件侦破得迷迷离离时,一条人命没了。
然而在办案过程中,疑点重重,从呼格吉勒图的笔录中有逼供嫌疑,甚至被打遭到威胁,同时在检察院陈述警方逼供情节时,检察官竟然不予理睬,否认翻供。
即使他父亲去检察院请求调查清楚,检察院却拒绝了他的请求。
按照主观认识和见解去判断和推测,把真正的事实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有点可笑。
既然其中存在问题,既然认定抓到了坏人,为什么不能把一切疑点都解开,心安理得地去执法和行刑,而是一定要冒险做这种为了响应上级指示,努力打肿脸充胖子的把戏呢?
结果就是一定会后悔。
2005年10月23日,赵志红被捕,交代犯罪事实时,对“4·9女尸案”供认不讳,从这时开始,呼格吉勒图案引起了公安局领导的重视。
在这一复查过程中,新华社记者唐计总共写了五篇关于此案的报道和记录,在全党政系统发行,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呼格吉勒图案的重新调查。
2011年5月5日,案件复核6年后又陷入僵局。2013年初,内蒙古高院正式复核完毕,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11月20日进入再审,后内蒙古高院在发布会上列举了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的理由,最终判决呼格吉勒图无罪。
随后,检察院成立调查组,对造成呼格吉勒图案错判的有关责任人展开调查。进行追责。
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时,年仅18岁,而现在宣告无罪,此时他36岁了,他的父母和众多好心人在18年后等来了这一结果,该是莫大的欣慰。
可是,再怎么追责有什么用呢?人死不能复生,只能是给以后的人们更多的启示和导向。
虽是一份迟到的正义,但总算对得起这些年来父母、兄弟和更多的好心人,不辜负一直以来的心酸与坚持。
似乎这与人性恶不恶没什么关系,也许对犯人行刑、逼供在一些人看来也能够理解,可是为什么要威胁呢?不交代就不让去厕所,甚至审问十遍就是为了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究竟是该感激执法人员的强硬和刚正不阿,还是要批判他们轻视人命、急功近利想尽早破案的心态呢?
从公安系统来看,很容易就发现案件审理中存在的端倪和隐藏的问题,至于为什么做了沉默的大多数,是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还是被人压下了?不得而知。
只是生而为人,基本的天道良心、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是要有的。
偶尔碰上流浪狗、小猫咪,相信大家还会给上一些零食,可是当一个活生生的青年站在眼前时,怎么反倒是草菅人命呢?
依然相信正义会来,就比如后来也有当年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参与进来,肯定也推动了案件的澄清。只是希望不要太迟,因为代价太沉重。
03
《素媛》中,这个小女孩儿是上帝给她妈妈最甜美的恩赐,可命运却又让她经历最残酷的遭遇。
就像素媛自己说的:大叔没有伞,我觉得应该给大叔打伞,可是那件事发生后人们都不夸我。
光是听着就觉得心疼,她只是帮助了淋雨的大叔,便让她失去了笑声、欢乐和健康,落得一身痛苦、心理创伤和不完整的身体。
让人寒心的是狗仔队一定要在非常时期呈现细节,把当时人的情绪搞得崩溃,才肯罢休。
不得不说,导演把这一幕构思得淋漓尽致,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人心可畏。
在被爸爸抱着拼命逃离的素颜,她的迷离眼神,透过人群,看着围堵的记者们,思考着:这个世界怎么了?是我做错了什么吗?沉浸在久久的自我怀疑和低迷状态下,难以抽理。
那些在伤口上撒盐的人,如果你们是想揭露真相,也请尊重当事人的感受,而不是捧着看热闹的心为所欲为。
“把犯人送进监狱就能让人心安吗?”
“早晚有一天我会出来!”
邪恶的微笑刺痛了任何有良心的人,人性——如此肮脏不堪,如腐蛆之壳,望而生厌,又似从万丈深渊,盘旋上升的缕缕恶臭,引人不禁呕吐。
与坏人相对比,纯真的素媛希望抓到坏叔叔,不让他去伤害其他人,心疼这段时间爸爸妈妈的辛苦,想念其他的小朋友,好想回去上学……
任何美好的东西都会有裂缝,因为那是让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荣植和其他小朋友在素媛家门口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卡片,传递着温暖和祝福,仿佛在说:我们等你好久了呢!
荣植妈妈也把商店打扫得非常干净,扮演可可奇的爸爸,耐心开导的心理医生……更多人让素颜感到世间很温暖,生活还会继续。
素媛——夙愿——美好的心愿,还有机会实现。
后来素媛回到了学校,表面上一切似乎恢复了正常,可是佩戴着装满糖果的小背包,何尝不是欲盖弥彰,借以遮掩她的缺陷——人工肛门和尿袋终究是无法言说的痛楚。
审判终究还是让人们失望了,虽然事实成立,但是因醉酒而抵消了一些惩罚,不知道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比较奇怪,偏偏规则很多,却还总会有例外,着实令人烦躁。
终是无法忍受,素颜爸爸冲上去想要解决了作恶者,无奈被人拦下,犯人不屑地一瞥,毫无恐惧的脸上透出一股“你能把我怎么样”的傲慢姿态,转身离去,顿觉后背刮过一阵刺入骨髓的风,扎得我一阵哆嗦。
鄙视正义,鄙视受害人——我们远远高估了人性,用错了善良。
很可能,这样的魔鬼就在我们身边,可能是邻居,可能是同学,可能是老师……
风轻轻,云淡淡,不是人人都善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是人性,我劝你不要猜,因为你猜不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