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早市很有点象我们乡下的物资交流会,只是规模上没那么大,但热闹程度一定不会比交流会低。
这次有机会去珠海学习,学习之余我一直有个爱好,喜欢去城市的边边角角看看,体味城市的另一种繁华。
早起对于我来说就更不是新鲜事,就算出来学习,我依然还是有早起的习惯。
珠海的早上很舒服,海风吹来,有些凉意,但一点也不感觉到冷,即便这样的冬天。走在街上,迎着海风,脚下顿觉轻松。头到晚上,我们在一个偏点的夜市吃过夜宵,尝过海鲜,确实非常地道,给我留下许多印象。因那是夜市,人较多,又不在主干道边。我本想先看看那还有不有吃早餐的地方。
刚走到偏街的路口,很远就看到很多窜动的人头。我当时就一惊,难道这里还有早市。带着疑问,我加快了脚步。果不出所料,真的是一处早市。我边走边想,这里一定是一处人口较集中、流动人员较多的地段。
珠海的早上,大街上并没有多少人,也并不显得多繁华。走在大街上,确实有些冷冷静静,而进到这处偏僻小街(说小也并不是很小,只是比正大街有些小),这里却热腾出另外一种景象。
在不足百米长的人行道上,各色地摊分边摆开。有就地而摆,也有略用简易小架摆着的。摊前,老板们放开喉咙在叫卖。每个摊位前都围了不少的购买人,他们在挑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叫卖者有些直接叫,有些是用喊话器,有的是通过录好的音重复着播放,夹杂着购买者的讨价声,那场面甚是热烈。
起先我还一直以为摆地摊的都是本地人。当我走在当中,时不时的也挤进去看看、瞧瞧、听听时。原来,真正操广东口音的并不多。这些带着浓郁家乡口味的普通话,混在一起,还真有点电影里的场面似的。摆地摊的人各色各样,但大都在30岁以上的样,年岁大的从脸上看,一定过了60岁,其中中年妇女也不少,相当一部分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还有几个是穿着民族服装的人。讨价声一波高过一波,但无论怎么样,老板都能一一应对,甚至老板的叫卖声远远超过那些购买人的讨价声。
地摊货大多以低档衣物为多,还有鞋子、床上用品、农作物、蔬菜、水果、茶类、草药、其他小商品,品种不算特别齐,但还是够丰富的。购买的人,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偶尔也有些吃早餐的年轻人,但年轻人购买的不多,基本上没有。年轻人连看都不看,只是吃早餐,吃好了早餐就匆匆上班。上了年纪的购买者,以女性居多,男性较少。早市为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机会,他们也为早市增添了热闹。
说实在的,这些衣物、鞋子、床上用品很适合中老年人的选择。仔细看着这些商品,无论款式、做工等方面,还是面料,明白人便知,这一定是地下工厂或是私人作坊的产品。但这些商品毕竟价位不高,最贵的也就几十元钱,对于低收入、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不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即便价位这么低,那些大妈大爷们还是极力去压价,挑到中意的也要压好久,直到压得老板有些不耐烦,才肯买下。
象这样的早市,我在很多城市都见过,只是因地因时而有所不同。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会在餐饮较集中,人口流动较大,不很影响市容的地段。规模不会很大,但一定很热闹。
早市有时间限制,早上8点就必须全部撤走。开市的时间,因天气、季节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会有所不同。不管什么时间开市,收市的早上8点整好象是铁定的规矩。
这些早市地摊的人们,并不固定。他们好多都是从较远的地方驱车而来,对于好卖的季节性商品,或是畅销的东西,他们可能到一个地方就会频繁些,对于不好卖的产品,他们可能就会极力去寻找商机。对于常用的产品,有些摊主在一个地方的早市还是相对固定的,毕竟可能还会遇上很多老客户。
这些摊主,虽说早市卖的时间不长,利润不怎么高,但只要到了8点,他们会一件不卖,立即收摊。边收还会边向大家解释,明天我还来,明天好货更多,大家明天早点来,有意无意的透露着一些让人心动的东西。
城市的早市,其实也一道风景。给原本繁华的城市,又多了份热闹,多了份快乐,多了份选择,多了份满足。
物品虽较低端,但还是能最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早市的购买者来看,收入高低好象与购买不太成正比,相对于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早市,他们挑选的都是最适合自己的,最适用自己的。因此,很多时候,这些大妈大爷们无所谓高档低档,实用才是最好。
城市早市,无疑解决了人们急需,又能满足一些低层人的需要,确实是件好事。摆放在餐饮集中的地段,吃早点的人们或许也能感染,时间一长,也会参与其中,挑点自己想要的东西,逛逛早市,吃个早餐,多好。
珠海早市,让我对这个城市又有了多点的兴趣。偶尔来这座城市,除了看看风景,逛下早市,你会有不少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