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有效人际关系
距离高EQ的美好人生,你还需要1000牛顿的情绪张力

距离高EQ的美好人生,你还需要1000牛顿的情绪张力

作者: 阮阿朱 | 来源:发表于2016-04-25 23:19 被阅读106次

    如果问我们时代最需要的两种道德立场是什么,那就是自我克制和同情心。——丹尼尔·戈尔曼


    什么是情商?

    1990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萨洛维(Peter 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梅耶(John Mayer)首先提出了“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与情绪,对其加以识别,并用得到的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1]。

    1995年,被称为“情商之父”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撰写了《情商》一书。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情绪智力”的另一种称谓,是相对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范畴。他打破了传统的“智商至上”的人才培养观念,提出了“情商为重”的教育理念。戈尔曼的情商模型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四个维度。他认为,智商对于一个人成功的帮助只有20%,其余80%则来自于其它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2]。论断使得情商培成为当时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1996年,以色列著名的心理学家鲁文·巴昂(Reuven Baron)基于17年的潜心研究,从人的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等更加广阔的视角,为情商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他认为,情商是人应对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能力的总和,由五个维度构成,包含15种能力(表1)。

    握住情绪马车的缰绳

    情商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一个人在工作和人际上的表现,从而在几十年的尺度上影响一个人一生是否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进一步看,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方面面面的品质,直接影响我们的一生,却基本都是从我们是否能良好地控制情绪开始着眼。

    有川真由美的《整理情绪的力量》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如何良好与自己的情绪相处的技能方法:

    佛教经典《法句经》里有段文字:“情绪就像马车,而掌握缰绳的是人。不能驾驭情绪、只是顺着感情生活的人不过是把缰绳握在手里,并不是人生的胜者。”人们常常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错误和情绪,却很难看清自己的。在坏情绪发生时,人往往失去判断力,并发生强烈的情绪内耗,而在愤怒常常是表象,其下还隐藏着孤独、寂寞、背上、自我厌恶、不安等无法表现出来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状态。由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并学习如何有效地把控情绪,游刃有余地驾驭情绪。

    增强情绪张力,修炼强大内心

    我的女神,杨绛先生,在一九五八年被下放到农村接受“社会主义教育”时,写过一篇《第一次下乡》的文章:

    “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下乡得过几重关。我借用典故,成为‘过五关,斩六将’……第四关是‘方便关’。这个关,我认为比‘饮食关’难过,因为不自主,我们所里曾有个年轻的同时,下了乡只‘进’不‘出’,结果出不来的从嘴里出来了。泻药用量不易掌握,轻了没用,重了很危险,因为可方便的地方不易得。沤‘天然肥’的缸多半太满…………又一次,食堂供绿豆粉做的面条,不知道那是很不易消化的东西,半夜阑肚子了。我尽力绥靖,肠胃却不听调停。肚子半夜出门,还得走半条街才是小学后门,那里才有‘五谷轮回所’……”

    肮脏的茅坑是“沤‘天然肥’的缸”,厕所叫“五谷轮回所”,读杨绛先生的书,却发觉,在有才情的中国女性中,能如此调侃、自嘲的不多,更何况杨绛先生是出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除了大大方方的写起人类排泄之事,在回忆她与钱钟书被下放至干校的时候,她被罚去种菜,默存则担任干校通信员,每每“菜园相会”,文字中都洋溢着喜悦,同伴的小狗也成了生活中的乐趣之一。

    在战乱和贫穷的大环境中,杨绛先生的的情绪张力高到了太多人都未能达到的境界,在生活点滴中如此,在爱情和亲情中更是如此,你看那照片中笑的云淡风轻的老人,让人舒服的光环,不就是这数几十年的内心沉淀么?

    由此可见强大的高情商,或许并不仅仅是与人交际中的技巧能力,而更是生活点滴中,对事物的客观看法,对不美好的包容,对自我的修炼,对内心幸福的笃定。

    是的,我们常常会对生活报以期许,对自我和身边的人存有期望,但当时光流逝,生活褪去最初的华彩,独孤如洪水猛兽,人际磨合遇到种种问题,生活失去了意思又被无力感充斥着精神。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强大情绪张力,让每一个当下变成更美好的回忆。

    1. Mayer, J.D., M. DiPaolo, and P. Salovey, 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in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 a compon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 Pers Assess, 1990. 54(3-4): p. 772-81.

    2. Gao, Y., et al.,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job satisfacti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a moderator. Stress Health, 2013. 29(3): p. 22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距离高EQ的美好人生,你还需要1000牛顿的情绪张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sq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