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送赞活动专题
《家庭的觉醒》:与别人的“不同”并不是局限,而是恩赐

《家庭的觉醒》:与别人的“不同”并不是局限,而是恩赐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4-01-25 20:29 被阅读0次

“潜力”这个词好比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告诉孩子他们还没有释放他们的潜力时,我们是在告诉他们,眼前的你,不仅不是你能够成为的人,也不是你“应该”成为的人。

想发掘孩子的潜能,就需要关注此时此地的他们内在的力量,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有一天可能“成为”什么人。

活在当下的能力,是不管“过去怎样”和“未来会怎样”,更无视“如果怎样”。

“做准备时我碰到了什么内心障碍?我该如何为没有尽力而承担责任呢?在此刻我能做什么来改变命运?”

自省可以让我们察觉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欲求,判断在何时应付诸行动将其实现。

社会认为“好”孩子就是那些有礼貌、懂得自我控制的孩子,是那些听话、好学,安静、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换句话说,好孩子的“好”,是以他们的行为有多么配合我们的生活来衡量的。

许多孩子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任性或者叛逆,只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力量强大到与我们的个性发生了冲突。

“为什么我的孩子需要这样保护自己?我可以怎样去帮助他?”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父母就能够重新解读重新定义孩子的行为,而不仅仅以警告来回应。

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接受自己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并不代表一种局限,而是值得庆祝的恩赐。

亲子互动就像跳舞,一位领舞,另一位配合。领舞者不一定是跳得更好的那一位,只是在那个时刻需要担当领舞的角色。要跳好这支舞,需要两位舞者的合作。

当父母后退时,孩子才能开始向前靠近。父母越是给孩子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越多地认同孩子的感受,孩子越不需要通过危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有些“不听话”,是因为孩子头脑清晰、个性强大。他们有一股内在的动力促使着他们为自己发声,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无论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身为父母,好好问自己:“我该怎么改善家里的条件,来帮助孩子更加集中精力呢?”或者:“我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更多的平静,令我的孩子学会专注呢?”这些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

当我们开始关注:

● 我的孩子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

● 我的孩子有没有聆听他内心的声音?

● 我的孩子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且想办法去实现这些需求?

● 我的孩子是否敢于犯错,而且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 我的孩子是否可以不害羞、不害怕地说出真话?

● 我的孩子是否能不受我或其他人的干涉,去追求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把关注点从孩子的外在表现转移到提升真正的自我表达时,责骂和告诫便会消失。我们不再关注如何修正孩子的行为,而是能认识行为背后的感受,确信只要情感得到认识和表达,行为自会改善。

当我们真正放下“好”与“坏”的二元标准,我们才能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系。

相关文章

  • 女人越活越好的几大迹象

    女人的快乐与幸福,并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是婚姻,孩子,家庭,而是自我. 为什么很多女人都抑郁,最后活成了人人讨...

  •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但我要说的并不是管鲍,而是另外两个人。他们也是知音,但不同与别人的是,他们只见过...

  • 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不开心,都因“比较”而来

    很多活得开心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生存准则,就是目光局限。我想说的局限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并不是目光短浅,而是只盯着...

  • 《家庭的觉醒》的觉醒

    任何关系的存在都是为了促进成员的成长。家庭关系的缔结之初心更是如此。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庭往往成了肆无忌...

  • DAY 36 《层次 格局》

    01.不同层次所处位置看问题的角度与心态不同 02.格局要大,不能局限 03.答应别人的事,要准时做到 04.学会...

  • 2018-08-06

    君子和而不同。“和”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不是无原则的一味求和妥协,而是在尊重与认同别人的同时,还是要保留自己...

  • 围城

    一 玫瑰的刺,并不是土壤的恩赐 而是在成为玫瑰时,心生的挂滞 二 两只脚的野蛮人把字刻上岩石 把战争与爱刻上岩石 ...

  • 论美式家庭谈幸福感

    走进美国家庭,令我最诧异的并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是文化与食物之间巨大沟壑,而是异常浓郁的家庭氛围。 ...

  • 雪漠《文心》读书笔记Ⅰ哲学、信仰与文学精神(2)

    4、鲜活的灵魂并非单一与清晰 张:所谓的“自由写作”,并不是一种无限制的、信马由缰式的写作,而是要打破一定的局限、...

  • 不同的选项决定的并不是对错,而是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路

    专业选错,难道就不能有出路吗? 我高中的时候想考师范,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自己想要稳定一点的生活,另一个就是家里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的觉醒》:与别人的“不同”并不是局限,而是恩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vv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