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颠覆认知想法散文
成圣之路(1512)从四个小例子看不思善、不思恶,善恶等而观之

成圣之路(1512)从四个小例子看不思善、不思恶,善恶等而观之

作者: 今日昱言 | 来源:发表于2023-12-09 10:03 被阅读0次

不思善、不思恶,善恶等而观之,这是个无善无恶的维度。

如何做到呢?

要上升一个维度,先像看蚂蚁打架一样看看

比如,我们平时有意见、有情绪,是因为置身事内了,但你看见蚂蚁打架打的再凶,你也不会有意见、有什么情绪。这就是因为你跟蚂蚁不是一个维度,蚂蚁的世界与你无关,你置身事外了,置身蚂蚁世界这件事之外了。

关于这个蚂蚁打架,还有三个类似的例子,欢迎移步《成圣之路(1474)万法第二法:四个例子(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蚂蚁打架,幼儿园老师变脸)》。

这四个例子比较有意思,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记录,然后和同事分享的时候,慢慢总结出来的,放到一起比较,更能感受到其中的那种意境。建议读读看看。

2023年9月13日初稿

2023年12月9日完稿

相关文章

  • 喇嘛千诺!❤️🌸💎🌈

    不思善、不思恶 无分别心、无对立心 【真放下】 六祖坛经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并非指真正善恶的...

  • 心学·8

    不思善恶,而保持心中的良知清净自在,这就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中用致知的功夫,就已经涉及思...

  • 不思

    以前我以为“不思善不思恶”,重点在于分清善恶,现在我认为这句话最关键处在于“不思”,但“不思”不是“不思考”,而是...

  • 传习录  第十七天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不思善不思恶时所认得的本...

  • 162《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二)08

    【原文】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

  • 王阳明《传习录》中161——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

    原文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41】意必固我太虚无,只问耕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

  • 与人为善

    人内心的善恶就在一瞬间,造成的后果大相径庭。为此我不敢停止行善,因为我不想让恶有可乘之机。善是成圣的必修之路,成圣...

  • 不思善  不思恶

    小雪节气前夕,一群镌刻着爱和善意的女神,跳跃着自由、活波、可爱的灵魂,在余姚素心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切磋“...

  • 不思善,不思恶

    《六祖坛经.行由品》:“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圣之路(1512)从四个小例子看不思善、不思恶,善恶等而观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zy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