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三两好友已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昨天晚上,朋友发来一条消息:给我打个电话呗,我手机掉水里了,用不了了,没你的号码了。简单说一下:这是我初中闺蜜(还有一个,我们仨),算一下,一起玩了快十年了吧。
写到这里我想了很久,不知该如何写她们才更贴切。是阳光,是鲜花,是大树……不,这些好像都不太够。少点儿盐,不,好像是少点儿醋吧。总之,少了那么些儿什么。
想起深夜睡不着的时候,就会想听听她们的声音。拿起手机发过去一段语音,皮一下(233333333)。随即手机亮了,心里激动不已,还好这个深夜有你们陪。
想起隔着屏幕唱生日快乐歌,好像还唱的不少呢,“追光者”啊,“兄弟,抱一下”啊……操起耳机,直至看完这篇文了再按暂停好嘛。
或许,她们已然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磕一下碰一下都会有感觉。有你们在,真的很好很好。
但是最近2个月来,是真的累,让我几乎不可能发自内心的与他人沟通相处。像是戴上了不信任的耳朵,无论对方说什么,我都能听出虚无缥缈的味道。
人们都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啊,越是克制越受它影响。于是,朋友圈空间恰到好处的充当了情绪收购站。它有这要一条明文规定:当天的不收,请于三天后来。还有QQ签名,只要是经常联系的好友都会显示签名动态。
说个有趣的事:友友改了签名,从签名可以看出他的不开心,言语也比平时重些。当你去问他怎么回事的时候,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的时候。他啊,就会说没有啊,原来我在你们心里是这样的啊,你们都是这样想我的啊……fuck,就当劳资啥都没说。
一段关系,当你以为正走向更久远的时候正是它支离瓦解前最后的平和。我一度将自己对朋友的定义拉长再拉长,没有了界限。接踵而至的不理解使我更累,困扰着我,干什么也提不起兴趣。
我曾在自己的本本写下:极度想抓住的东西反而更容易流失。跟进一步,少一截……没有任何意义。
针对以上我存在的问题以及你们也有可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都可以从一期TED演讲中找到很好的解释哦。
为什么负面情绪比乐观情绪在我们脑海里停留的时间更长?
演讲者举了自身的一个例子:生活中典型的一周,一切围绕着发表论文展开。以地面为基准线,情绪点没受影响停留在地面。大致是第一天交了论文并通过了,兴奋情绪点跃出地面一截。第二天,论文被拒,负面情绪点深入地面以下一截。第三天,论文经过修改并通过 ,情绪点接近地面但还是在地面以下停留一段时间。
这就说明,一旦我们从负面情绪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负面情绪更容易长久存在,也更难被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根本上倾向于负面影响,从好变坏很简单,但从坏变好就难得多。
如果我们一味地说出最近过得有多糟糕,感觉说出来好多了,所以不停地讨论那些,却忘了倾诉那些好事情,而这些才是我们大脑需要的。
当我们讲述一些快乐时,我们开始微笑,开始想,我们的这一天终究过得还是挺不错的。
加利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有项研究表明,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写一写你想感谢的事情,就能明显的提高你的快乐和幸福感,以及你的健康。
最后,演讲者呼吁:我们可以携手努力,去关注正面的一切。通过练习,训练自己的思想更积极正面的思考,需要更努力得去看事情积极的一面。
再回去看我的题目,是不是消失了呢?
网友评论
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