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故事集冷知识
词牌沁园春与沁园.沁水公主的不解之缘

词牌沁园春与沁园.沁水公主的不解之缘

作者: 枫叶如花HH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21:40 被阅读24次

    词牌“沁园春”与沁园、沁水公主的不解之缘

    白云

    古往今来以词牌“沁园春”传世的佳作举不胜举,尤其是毛泽东的那首《沁园春·雪》,更是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沁园春”里的沁园到底在哪儿呢?如今有沁阳说、博爱说,还有山西沁水说。

    历史上关于沁园的记载很少,现存沁园的资料也是片言只语。《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覃怀志》《怀庆府志》《辞海》等资料,也只提供了大概的方位距离:“沁河北岸”“沁水城东北三十里”,没有沁园的详情和佐证。多年来,我们只能透过唐风宋雨的朦胧,以及历代战火硝烟的迷蒙,遐想她的明丽和幽静。

    “栖托东湖上,茅堂近北城。古今余冷泪,兵火剩残生。抚竹沁园好,吹箫铁岸清。扶危诸志在,肯自味洲蘅。”明代书画大家王铎的《移居》诗也只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残美的沁园憾境。但诗中的沁园、铁岸都在济源境内,是不是沁园遗址就在我们济源呢?据专家考证,她就在我们济源市东五龙口镇的化村一带,村里的田野、路旁,到处都能看到古代文化的遗存。当地村民讲,化村以前叫花园村,因沁水公主田园而得名。化村旁边叫留村,是当年沁水公主府上的人留在这里逐渐形成的村落。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此处认定为沁园遗址。

    据《后汉书·窦宪传》和《辞海》的记载和解释,沁园的全称应为“沁水公主田园”。所谓田园,绝不是公园和园林的概念,应为耕读、休闲、居住相结合,既有田园风光又有园林景色的地方。东汉时,汉明帝刘庄共有11女,永平三年,封五女刘致为沁水公主。传说她是一位历史上少见的冷面美人,幽静娴雅,喜欢吟诗作画,但体弱多病,一生中难有几次笑容。为了给公主寻找一个适宜休养的地方,汉明帝踏遍大汉朝的山山水水,最后选定沁河北岸这片风水宝地。此地北依太行,南邻沁河,依山傍水、富饶宁静、悠闲祥和,与公主的性格天然匹合。于是,汉明帝派百官监管,动用千名劳工,历时一个多月将沁园建成,作为陪嫁送给自己疼爱的女儿。

    一座偌大的沁园工程,为何只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是因为此处原本就绿林滴翠,泉溪遍流,依山傍水,沟壑起伏,就像一个天然的大花园,只需要建几座亭台楼阁点缀一下。

    汉章帝(汉明帝刘庄第五子)登基后,立窦宪(东汉外戚、权臣、名将)的妹妹为皇后。窦宪依仗妹妹的权势,用很便宜的价格强夺沁园,沁水公主怕惹事不敢计较。一日,汉章帝刘炟外出巡幸,看到了沁园,问跟在身边的窦宪这是谁家的田园,窦宪支支吾吾不肯明说。刘炟觉得不对劲儿,弄清原委后勃然大怒,召来窦宪痛斥了一顿。后来靠皇后求情,窦宪才得以幸免,但不再受重用。

    这件事在南朝宋·范晔著的《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中是这样记载的:“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畏逼,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宪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虽不绳其罪,然亦不援以重任。”

    那么,窦宪为何要夺园?据五龙口民间传说,窦宪夺园不仅仅是因为沁园的美丽,而是另有他因。窦宪的母亲是东海王刘彊之女沘阳公主,而刘彊的出生地就在五龙口。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秀拜寇恂任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偏将冯异守孟津,自己又引军去了河北。这时候,寇恂部署属县,讲兵肄射,广集粮草,积极备战。朱鲔闻刘秀北去,乘机领兵三万渡过黄河攻克温县,洛兵前后不绝,情况十分危急。寇恂、冯异率军合战,并告属县发兵会于温县城下,于是人马四集,幡旗蔽野,乘胜奋击,大破敌兵。冯异追至洛阳,生获万人,过河而还。刘秀闻之大喜,诸将军祝贺,因上尊号,建武元年六月即帝位。

    就在这场为东汉奠基的大决战期间,郭娘娘(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即将临产,大将马武派兵把她隐藏于五龙口太子沟的娘娘洞中,生下刘彊。至今五龙口仍有太子沟、娘娘洞、马武旗杆眼、马武寨遗迹和规模巨大的冯异冢等。由于马武作战勇猛,性格暴烈,很有震慑力,不仅敌军闻风丧胆,就是民间也大有影响。时隔2000年后的今天,五龙口百姓仍以“老马武来了”哄吓孩子。

    据《后汉书》记载,刘秀在建武二年立郭圣通为皇后,其子刘彊为太子。建武十七年,郭皇后被废,刘疆忧愁不安,数次恳求愿就藩国,光武帝不忍,迟迟数年不予答复。建武十九年,刘疆才被封为东海王。

    汉明帝刘庄为感谢长兄刘疆的让位之恩,有意把自己宠爱的小女儿封到刘疆的出生地——五龙口沁河北岸。窦宪认为汉明帝把外祖父刘疆的出生地赐给女儿做花园,是对自己家族的奇耻大辱,于是就借助妹妹窦皇后的权势,抢夺沁园,并接寡母沘阳公主到外祖父的出生地拜谒重游。现在五龙口的省庄村,传说就是当年为迎接沘阳公主省亲而留下的名字。

    经过夺园风波后的沁园更为世人瞩目,沁园也成为历代公主花园的别称。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以此事件为题,填词歌咏,咏唱“窦宪夺园”事件,久之,逐渐形成“沁园春”词牌。

    沁水公主园究竟有多美?古往今来,人们对沁园多有赞誉之词,至唐代达到高峰。

    唐宰相李义府诗曰:“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唐诗人储光羲诗云:“不言沁园好,独看武陵花。”

    在宋金时代,沁园变成了官僚宴游的场所,可以说仍不失昔日的辉煌,仍被无数文人怀念。宋代佚名词人《念奴娇·沁园秋早》诗曰:“沁园秋早,对亭台冷落,荒凉池沼。西帝晨游无异胜,都把仙花开了。金粟玲珑,鹅黄娇嫩,不管霜风悄。清香入梦,梦魂惟怕天晓。乘兴折取一枝,满身兰麝,不减蟾宫好。赠与佳人,因笑道、休学姮娥空老。待约明朝,金英满地,莫遣儿童扫。相将花上,醉眠尤胜芳草。”

    而元初中书令耶律楚材的一首大作,却道出了沁园这个作为千古名园的最终结局:“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从中可以看出,这座千年名园已毁于元代的战火中。

    名园虽毁,以“沁园春”命名的词牌却流传下来。在我国870多个词牌里,唯独沁园春是一个有根可循的词牌。如今,沁园在济源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沁园路、沁园街道居委会、沁园中学、沁园商业街、沁园艺术团、沁园公安分局……走在城市街头,到处能看到以沁园命名的单位和地名。沁园已成为济源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到济源人民的血脉中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词牌沁园春与沁园.沁水公主的不解之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lz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