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青春
心理学上的“看见”

心理学上的“看见”

作者: 汪谢玲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21:25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上的“看见”

心理学上的“看见”

忽然觉得“看见”这个词很好玩

看见,不就是“看到”的意思吗?

对,你很聪明,这就是它的本来意思。

来,我们一起造个句子:我看见一条狗躺在马路边上。

这个“看见”,就是“看到”的意思。

那如果,都这么理解的话,那就不那么好玩了是吧?

来,我们再造一个句子:今天我看见一个人闯红灯。

这个看见,可不仅仅就是“看到”的意思了。

这个“看见”,以我的理解是:我看到这个人在闯红灯,他不遵守交通规则。

嗳,啰嗦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们看明白了没有,还是我们一起去看看万能的度娘的官方解释吧:【看见】[see;sight] 用眼看到;通过看而了解。

看到了吧,“通过看而了解”,这就是“看见”的意思,但很多人,只看,而并不了解,也就是所谓的“视而不见”。

我们是不是常干这样的事儿?对一个词,只理解前一半而忽略了后半部分,结果就是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甚至产生了歧义。

还有我们熟知的“父母在,不远游”,其实后面还有下半句:“游必方”。

其实,孔子要表达的完整的意思是:父母在世,做儿女的要有孝心,不能去太远的的地方游荡或者工作,以免让父母牵挂、担心。但,如果在事情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要出去,那么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的位置,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安心。

看出两者的差别出来了吧。

扯远了,回到“看见”这个词上,度娘还怕我们不懂,就来这样一个例子:他睁开双眼看见阳光从窗户射进来。

这个例子中的“看见”,我的理解就是:他看到了阳光从窗户射进来,他知道,今天是个晴天,有太阳,该干嘛干嘛。

我们再举个相反的例子,很多人看而不见,也就是成语“视而不见”的意思。

生活中,我们最经典也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拖地板。

比如,妻子把家里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的,丈夫回来了,一脚踩在干净的地板上。妻子很生气:“你看你,进门老不换鞋,刚拖的地板又被你踩脏了”

丈夫回应到:“不就是踩脏了地板吗?你再拖一遍就是喽”。

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妻子会说:“说的轻巧,你怎么不拖啊?你拖几次地呀?”

丈夫回答:“不就是踩脏了地板嘛,生那么大气干什么?”

然后,你可以脑补下他们接下来的争吵内容了: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事,A事扯到B事,再到C事,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全倒出来了……

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看见”,丈夫看到了拖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但他没有看见,这是妻子付出劳动辛辛苦苦换来的。

更重要的事,妻子的生气,不是因为“地板被踩脏”这件事情,而是她的辛苦,没有被丈夫看见。

妻子当然也知道,大不了再拖一次就是了,又没有多累人。

她生气的是:你没有看到我的辛苦,你对我的付出,是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

这是让她生气的根本的原因。(但很多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只是在那儿吵吵吵,说什么,“说的轻巧,你怎么不收拾啊?你看看你,天天在外面喝得酒气熏天,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表达呢?这就涉及到“不一致表达”了,这个以后会看心情决定写不写吧)

妻子其实要表达的是:你看到我拖地板这件事情,体会到我的辛苦,并且,用行动表达出对我辛苦付出的认可。

在看见这方面,我觉得做得最好的就是幼儿,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像小孩子学习。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比如你和人吵架了,发生矛盾了,你很伤心难过,你坐在沙发上暗自落泪。

小幼儿跑过来,要么用他的小脸蹭蹭你的脸,要么,依偎在你怀里,静静的一句话都不说,只是默默的看着你。

以我不多的经验来理解幼儿的这种行为,虽然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伤心难过,但此时,你伤心难过一定是真的,他只是静静地默默地陪伴着你。

因为他看见了你的伤心难过。

动图

所以说,有幼儿专家曾经说过:“幼儿是成人之母”,大概的意思就是,幼儿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有几个人会俯下身来倾听幼儿的心声,甚至会向他们学习呢,对吧?

“看见”,我这样理解你,你不生气吧?

我似乎听到“看见”在说:“嗯,你看见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上的“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nr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