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277—李松蔚老师“边缘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儿子”的督

随笔277—李松蔚老师“边缘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儿子”的督

作者: 善水100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23:12 被阅读0次

连续的听了李松蔚老师的八个督导案例,在这其中,我深深的被他的专业折服。每一个督导都从系统性,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打开了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这个过程里我不断的反思自己,不断的更新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而每一个角度都是在支持人,看见人的资源开始的。


“家庭治疗看的是关系”,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Maria做家庭治疗的视频。我还清晰的记得,很多很多的雕塑在那里。包括准备大家为雕塑铺垫的过程。还有明星在这个过程里一层层打开自己的艰难的历程。

“肠胃不好,还吃冰淇淋,在关系里有什么意义?他一定有关系里的诉求,在维持这个状态。”

我在想我当初考虑这个问题,是把这个问题看作了个体的问题,而没有放在关系里看待这个事情。一个孩子选择这样的方法一定有其在关系里的意义。我慢慢的也将视角转移到了关系。在关系里面看待这个问题,未必是一件坏事。也许他在承担着自己的很多的功能。也有自己很多的资源。看见关系,看见资源,是我学习到的宏观的视角。不拘泥一城一池,而看见整个系统里的发生。


“家庭治疗,家庭生命周期这样一个视角来看的话:

青春期孩子离家的问题”生命周期,我特意找到了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1、离开家庭成为独立的成年人--独自承担情感和经济上的责任

2、通过婚姻联结的家庭(新婚夫妇)--对新家庭的承诺与投入;

3、生儿育女和为人家长--迎接新生命进入家庭;

4、有青少年的家庭--家庭边界更加灵活,包括子女独立及祖辈的衰老;

5、中年家庭-接受家庭成员的多次变更;

6、晚年家庭--接受成为(外)祖父母的角色转变。


家庭的生命周期,我第一次很重视它。虽然在期间经历,但是懵懂不知。在沈明莹老师的高阶课程上,学习了关于自己的时间线。放在家庭系统,看着这些家庭的周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感受着自己的拓展带来的生命层面的更新。


我们一个家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一些阶段,有一些议题需要处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大部分青春期家庭来说。家庭面临重要的变化,这个孩子一旦高考就会离开家。原来这个家庭靠着孩子去维持的很多互动,就要经历一场变化,有的时候是一场地震。很多家庭,在高考成绩后,立刻民政局离婚。为了孩子孩子把婚姻维持两年孩子在家关系不错,一旦考上大学离开家,父母空巢,中年危机,更年期。


孩子的行为表达一个意思,我还没长大,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表达自己。更多的吸引爸爸的注意。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有一个学生,用生病吸引爸爸回家的事情。我特别赞叹生命的力量和智慧。所以经常听李松蔚老师说“症状,有的时候是一种解决方案。”我也在期间思考这句话,受益良多。


“去挑战一个家庭,你要学习招数,很形象具体,有穿透力的动作,让他们知道在改变。把这个职责交接过来。”从一个个体也好,从一个家庭也好,看见自己的模式已经很难了,从看见到接纳,从接纳再到改变。这里面我能理解每一个人需要经历的“惊涛骇浪”。

所以老师说要面对很多的阻力,这些阻力来自家庭,来自己咨询师。李松蔚老师也强调了“把自己作为方法和工具在运用自己”。萨提亚一直都在说“运用自己是咨询师最有力的工具。”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对于咨询师自己的工作模式的挑战才是最巨大的。这个挑战不亚于家庭的挑战。


然后老师说:“给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做工作的初心!用坚定,友好的声音告诉家庭,你们比你们想象的更富有;你们绝不是眼前的一种可能,你们还可以过得更好。这是家庭咨询厉害的地方;你比你所知道的更富有的,看你怎么去用。”

听到这段话,内心涌动很多的感动,用友好的声音告诉家庭,你们比你们想象的更富有;告诉咨询师你比你知道的更富有。在这样的督导体验里,我真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富有和资源。


“如何把个体的目标,转化家庭的目标。”是啊,家庭的目标,我们是在系统中生活的,个人系统,原生家庭系统,人际互动系统。我们是系统中的人。


“看关系,不是消灭问题,而是应对问题的时候,拓展他们的资源和方法,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的可能性,打破很多的局限性。所有家庭治疗信奉的工作理念。”


当打开局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的有更多丰富的可能,你不会错过自己的成长,也不会错过每一个可以成长的机会。我也知道此刻我在储备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供日后我的所用。

相关文章

  • 随笔277—李松蔚老师“边缘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儿子”的督

    连续的听了李松蔚老师的八个督导案例,在这其中,我深深的被他的专业折服。每一个督导都从系统性,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打开了...

  • 李松蔚老师的课

    家庭治疗不是理解,而是互动,找到关系模式,故事:录下夫妻吵架声音,按下按钮,用合作表演吵架,吵架最基础结构不存在,...

  • 家庭教育经典语录《十》

    《揭秘中国式家庭》 =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这种模式,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

  • 随笔269 李松蔚老师督导总结

    李松蔚老师:“你是那个做工作的人,权利是在你手里的。你可以按照你想用的工作思路,工作的设置,工作的节奏去做。作为督...

  • 合作性对话

    今天刷到李松慰老师的一个视频,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教你如何与不喜欢的人聊天。 这个视频是去年疫情期间李松蔚老师的...

  • 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

    最近特别火的书,书名很有意思,叫作《5%的改变》。作者是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 怎么样可以改掉我的一些毛病,或...

  • 明日迷

    李松蔚老师眼中的拖延是“明日迷”,说这样可以减轻框架的含义。现在想,是啊,我们都是明日迷。 李松蔚老师把这个病定义...

  • 改变一点点

    年近了,小区的灯笼挂起来了。 上午,我在家看李松蔚的《5%的改变》。 李松蔚老师建议: 全面改变很困难,但改变5%...

  • 为了告别的停留

    前两天,无意在得到app上看见上架了李松蔚老师的一本新书《5%的改变》。 当时我就特别的好奇,因为对于李松蔚老师的...

  • 5%的改变

    今天听樊登“作者光临”,这次邀请到的是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介绍他的新书《5%的改变》。这本书是李松蔚老师回答网友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277—李松蔚老师“边缘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儿子”的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su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