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内敛而凝重的好诗
一一浅评蓝冰的《二月,没有不疼痛的风景》
文/胡卫民
也许写多了看多了,很难在群里看到一首亮眼的诗。今天读到蓝冰老师的《二月,没有不疼痛的风景》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著名诗人牛汉说:"写诗难,难就难在要创造一个贴切的具象,还要把握好节奏、色彩,让它活活地而不是概念地或阐释性呈现″。这首诗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贴切具象"没有不疼痛的风景″,这就避免了诗歌平庸直白的抒情,给人一种要咀嚼的诱惑。诗的开头"二月,没有不疼痛的风景",这句话很精彩,不仅是诗的题目也应该视为"诗眼″。"从大兴安岭到曾母暗沙″诗歌的战线拉得很长,大约六千多公里的风景,但"每一粒芽苞都裹紧了身子/绽开的花瓣,每一条经脉都写满忧伤″,作者仅用了"一粒芽苞″与"绽开的花瓣"两个小小的意象就把这"二月的春天"和"六千多公里″风景线上的"疼痛″一言以蔽之,实属"诗语″之凝练概括之经典!"我把自己安放在春天之外"这句话,在诗中是一个巧妙的转折与过渡,为诗的下部分陈述进行铺垫,同时也映衬出作者要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情绪。从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到中国"新冠病毒″的肆虐横行,作者用一种内敛、沉重的语调缓缓道来,给人一种压抑、郁闷、悲愤之感。诗的最后两句"我在黑夜里拆解黑夜/只等第一声鸡鸣″是极富内涵与蕴意的收尾,"黑夜里拆解黑夜″这里饱含了作者许多心境,有对人类贪婪地破坏大自然的痛心;有对人类生活陋习的反省;有对饱受"新冠病毒″折磨同胞的祈祷;有对白衣战士"逆行″抗击"疫情″的期盼,"只等第一声鸡鸣″换来抗击"新冠病毒″的最后的胜利与明媚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作者没有釆用感性抒情方式来书写,而釆用知性抒情方式进行书写,这样读起来就给人一种凝练、思辩的感觉,很有嚼头。整诗的画面感很纵深但作者很好地把握了节奏,因此并不飘溢而是很内敛(浓缩在十七行内表达完作者的诗绪)。在文字上作者较好的把握了语言的"诗意″化与"陌生″化,如:"没有不痛疼的风景″、"我把自己安放在春天之外"、"我在黑夜里拆解黑夜",这些句子无疑都给诗歌增添了亮色。对于蓝冰老师我并不熟悉,从资料上看她是一位一级语文教师,可见她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很强,这就给写作诗歌的人一个启示,要想写好诗歌先要修炼好文学基本功,毕竟"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总之,这是一首品之有味,思之有绪的佳作。
附:《二月,没有不疼痛的风景》
文/蓝冰
二月,没有不疼痛的风景
从大兴安岭到曾母暗沙
每一粒芽苞都裹紧了身子
绽开的花瓣,每一条经脉都写满忧伤
我把自己安放在春天之外
我要想一想秋天的蝉鸣
以及冬天暴风雪的脚印
我还要想一想澳大利亚那场大火
想一想考拉
想一想漫天飞舞的蝙蝠一一
这该死的幽灵
泪水涌上来
是因为我,又想起了遭受巨痛的祖国
想起了千千万万挺身而出的同胞
我在黑夜里拆解黑夜
只等第一声鸡鸣
2020年2月2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