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大概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老话了,小时候无论被哪位尊敬的长辈教训,我们都不能反抗,因为这几字箴言被家长们用的滚瓜烂熟,时至今日,仍被用来耳提面命。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句承载着长辈们毕生经验的话语?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长辈们经验比我们丰富,即使不用盐和路衡量,他们的人生也确实比我们多了岁月的加持。
很多时候,你无法反驳,他们看人的水准是你比不上的。因为他们的人际关系比你复杂,见过的人形形色色,而你的人际关系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冰山一角。同样的道理,他们说话的方式也是你无法掌握的,年少的时候觉得他们圆滑世故,现在你问题摆到了你面前,你却不能游刃有余的周旋,只剩无知和迷茫。再者,他们处事的方式大部分都是得体的。你仔细想想,大部分长辈,无论是被众人拥戴的,还是对人际关系淡漠的,都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的人,至少维持着该有的体面,注意“体面”不等同于好面子,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清醒,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代表着一群人的素养,你的家庭,你所处的集体。
这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并不是鼓吹他们的经验,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智慧的双眼,知道什么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远方。明确自己的目标,我需要做的是从长辈的故事里,找到方法解决自己正在面临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因此辩证看待问题才显得尤为重要。毕竟长辈的经验有的时候并不见得有多么高明,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人云亦云,一味的偏听偏信,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立场。
有时候我也很讨厌长辈们的一些经验。就拿教育孩子来说,我对他们的方法敬谢不敏。通常也就几种类型,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类型的主要是不听话那就一顿打,如果不够那就两顿,直到你屈服为止。还有不闻不问类型,总是借口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这种最可恨的是平时不管不问,突然之间就各种干预孩子的生活,而且不容置疑。我们平常人见到最多的大概是“耳提面命”型,天天告诉你“你一定要努力读书,不然将来肯定没有好工作”“你看看某某某家孩子,学习好,懂礼貌,特会为人处事,你再看看你自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长辈们说的话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首先可以确认一点:他们确实是为了你好。当然,我们也要有去除糟粕,针砭时弊的慧眼。他给你讲一个故事,想要告诉你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一般情况我们会厌倦,觉得他们想要说教。但其实不然,你试着换个角度想想,就把它当故事听,甚至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谁知道会不会某一天,这些见解就成为了你的处世箴言,帮你解决一个大麻烦。
生活总是充满着后知后觉。
就像曾经的我,少不更事,长辈又总是喜欢给我灌输他们的思想,我稍微反抗或不满,就会听到这句“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后来我就在日记本上写到:谁也不要再和说“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因为我很可能会还你一句“还是您比较厉害,前半生都靠吃盐活过来了,小人不才,后半生还打算靠走路去买更多的盐”。
你看,其实年少的时候,我们真的难以L理解长辈的好心
当然,这也间接的告诉了长辈们,要学会与时俱进。不要再把自己的经验当做“盐”,也别再把孩子们的行为比作“路”。回首往事,当初你不也是在路上一点点的吃着生活给你加入的“盐”吗?那么现在,何不只做那指路明灯,暗暗给他们提示,而不是张牙舞爪的去教训那些本来可以有更好的思考的孩子。润物细无声,你的经验仍然只是他多彩人生的调味品,而真正的主菜,还是需要他自己来掌勺,你也应该相信他,支持他,把自己的经验当做一个参照物,在他们迷茫时,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方向。
我相信,这便是最好的,于你,于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