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执念

作者: 安心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1-10-20 15:42 被阅读0次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少年时听到长辈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感觉他们都好有气势,一种意气风发,一种骄傲得意,暗自盼望着有一天我也能这样说话。

    如今,我却不敢说这句话。

    《自驱型成长》的作者奈德·约翰逊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曾想要休学一年。他的父母担心他一旦休学就不会再走进校园,于是想方设法劝阻了他的这个想法。

    他在大学一年级遭遇了重重困难,在升入大学二年级时,困难依旧存在,于是他再次萌生了休学一年的想法。

    他的父母发现孩子确实无法继续学业,无奈同意了他的要求。

    于是奈德离开了父母为他铺设好的道路,离开了父母认为的那条康庄大道,开始了对自我的探索,开始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干什么。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找到全部的答案,但他后来确实以更好的状态重返大学。

    恰好是在休学期间,他加入了一个无伴奏合唱团,并跟几个成员一起,一直唱到了今天。

    在他大三那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正是妻子的鼓舞,他开始了辅导工作,并最终成就了《自驱型成长》一书。

    好像每位父母一旦拥有了父母这个身份之后,就突然拥有了一种能力,拥有了规划另外一个人的人生,指点另外一个人所作所为的能力。

    很多父母可能在拥有一个宝宝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一种类似上帝的感觉。

    我们家就有一位总想指指点点的爸爸,他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他觉得孩子就应该听他的,他觉得孩子不听他的就完蛋了。

    所有这些背后,因为一个“爱”字,掩盖了父母内心的那种上帝感,那种控制的欲望。

    要让父母们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不见得是正确的,这一点很难。

    我们家问题解决的非常戏剧性,是通过打击爸爸的自信心轻松获得的(有点不地道,但是很有效)。

    儿子棒球打了四年的时候,想转其他的运动项目,因为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只是在坚持着而已,现在已经感到非常难以忍受了。

    爸爸不同意,觉得一件事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我是觉得当初的棒球也不是儿子自己选择的,他现在打得也很痛苦,何必折磨他呢。

    争执不下的时候,我问爸爸,当初你玩武术的时候,时间也很长了,怎么就放弃了?为什么不坚持练习直到做个当代武术大师什么的?或者,你也可以一直练习,也可能不至于现在这么胖。

    爸爸想想,似乎自己的理由不足以说服儿子,于是,此事作罢。

    爸爸也常常会感慨,“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我希望儿子......”

    每次他这么说的时候,我们的话题就会转到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俩都不是有远见卓识的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未来的社会变化那么大,谁敢说现在给他铺就的路就一马平川走到底的?”

    为人父母,我们经常替孩子做出看上去合理的决定,比如帮孩子决定报个什么班,将来考个什么学校,读个什么专业。有时候,这些决定是正确的,有时候不见得那么合理。但是这里里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承担后果那么简单,还有剥夺孩子自主探索世界的权利和勇气。

    很多父母自己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工作中顺利吗?想换工作吗?投资失败了怎么办?夫妻感情问题处理得好吗?与同事领导的关系相处愉快吗?

    你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划步步推进的吗?

    如果不是,何不谦虚一点,放手让孩子做他内心渴望做的事,承认一件事:很多时候,父母压根儿就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好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也根本不知道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孩子内心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寻求。

    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种,成功的定义也不是以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作为唯一的标准,有时候,需要绕点弯路,看到那些不需要,才能找到内心的需要,并找到合适自己的路径。

    所以,父母需要放下能左右孩子人生的执念,安心做一个辅助者,一个咨询师,一个顾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执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ft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