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兰兰的父亲因病去世,这让刚成人的她一瞬间从天堂跌入地狱。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原本美好的生活失去了色彩。

父亲非常得爱她,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亲在世时,用尽全力拉扯着她们三个,姐姐出嫁了。出嫁时风风光光,因为有父亲在,父亲把姐姐的婚事张罗得喜气洋洋。
父亲走了,留下了母亲、哥哥、还有她。父亲下葬的那天,兰兰哭得几度昏厥过去,最后被几个亲戚搀扶回家。父亲的死,给兰兰的人生带来巨大的改变。从此,她要承担生活的重担,不仅如此,她还要成全别人的辛福。
兰兰的母亲是个悲观又不愿意前进的人。兰兰的哥哥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可是,母亲却无动于衷,也不屑去打问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她的哥哥也如此,不曾去想办法给自己找个媳妇。他和母亲一样,把娶妻生子这个希望压在兰兰身上,拿她换亲成了他和母亲的共识。
起初,兰兰不甘心,劝哥哥自己走出去,别窝在家里,走出去或许能遇到心仪的女孩。可是她哥哥压根不听,还出言不逊地呵斥兰兰。说倘若她不给自己换亲,也别指望着早早嫁了。此时,兰兰已经到了寻求辛福的年龄了,可是她被哥哥和母亲扣着不放手。因为她们还没有遇到有同样换亲的人家。
附近没有了,便往远里打听,终于,兰兰的母亲打听到一家愿意换亲的。那是远在几十里之外的另一个村庄,听说女孩长得非常漂亮,还有手艺;女孩的哥哥也不错,只因各种原因,耽搁的年龄有点大了。年龄大了,到底多大,听说三十多岁。三十多岁,不大啊!反正这件事就算敲定。

那段时间,村里的人都跟着兰兰一家辛福和喜悦着。同时也议论着兰兰替哥哥换了一个攒劲的女孩。到底有多攒劲,村里大多数人不知道,道听途说往往是具有说服力的。只有兰兰心里五味杂陈,成全不也是一种辛福吗?!
就这样,兰兰穿上了嫁衣,说好了,她嫁在前,嫂子娶在后。不知道她是嫂子,还是人家是嫂子呢!反正她妥协答应自己嫁过去,那个美丽的嫂子才嫁过来。
在结婚这等大事上,村里人是传统的,女孩一旦嫁人,便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你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大多数女孩会随遇而安,估计兰兰也不列外。这当然是兰兰那个美丽嫂子的想法。
兰兰嫁过去好久了,也不见她嫂子嫁过来,兰兰哥哥这边催促,她总是以忙为借口。因为她在街上开了个裁缝铺。有一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兰兰的村子:那个美丽的女孩跑了,席卷了裁缝铺所有值钱的东西。
这可是个重磅炸弹啊!于是,人们才开始调查那个女孩的过去,原来,这些年,她一直在城里生活。早都有了相好的了!只是看哥哥过了娶亲的年龄,她才唱出这么一折。
剩下的不用调查了,便也知道了个大概。她是等哥哥生米煮成熟饭,会溜之大吉;她也知道,像兰兰这么传统的女孩,一旦嫁人,便会死心塌地过日子。可她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那个女孩跑了之后,兰兰被哥哥接回了家,还找了一个三轮车,拉来了所有陪嫁的东西。村里人用异样的眼神瞩目着兰兰,有些甚至还关心兰兰此刻是不是处女。可想而知,兰兰此时的心境是多么的悲伤!自从回来后,兰兰的情绪低落,变得沉默寡言。
兰兰的母亲可能是有些内疚了,答应她去城里找个活儿干,顺便散散心。母亲的决定,让兰兰死去的心开始缓活过来,去城里,是她曾有的梦想,可却身不由己。曾经,她想要走出大山去城里打工,母亲和哥哥万般阻挠,她去城里的愿望付诸东流。而今天是以这样的心境出门,兰兰难免有些伤感。
兰兰去的是一个制衣厂,那儿的工作气氛很快抚平了她受伤的心。不久,有一个男孩对她表达了爱意,她告诉他她的过去,他说自己不在乎。她沉浸在被爱的辛福里,和他漫步在城市的街上,车水马轮敲开她少女般的情怀。她多想把时间定格在这一刻,她要告诉母亲和哥哥,她很快会有归宿的。不知道她们替自己高兴吗?
终于,她忐忑地打通了家里的电话,那是一个全村人都指望着跟外面亲人联系的电话,在村里的一个小卖部里。当母亲听到那个消息时,几乎是咆哮着,让她赶快回来。倘若她不回来,她便死给她看,挂了电话后,兰兰几乎是瘫坐在了地下。她不可能不回家,她不想失去母亲。
就这样,她伤心欲绝地跟那个男孩分手了,任凭泪水决堤,也挣脱不了命运的束缚。回家后,母亲告诉她,说山里的女孩就该本本分分嫁给山里人,跟外面的人走了,不就成了笑话了吗!她想,她的现在不就是一个笑话吗!还有比这个更可笑的笑话吗?
就在母亲张罗着让她给哥哥再次换亲时,她的哥哥恋爱了。哥哥结婚后,兰兰找母亲畅谈了一番,大致意思是她要去城里发展。母亲坚决不同意,甚至又拿出老把戏上演,以死威胁。这次,兰兰没有妥协,而是固执地收拾了包袱,踏上了去城里的路。
再一次进城,她感慨万千,发誓自己不能这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了。她重操旧业,继续进了服装厂。服装厂物是人非,那个爱她的男孩早已不知去向,这样也好,于是,她安静地学习服装的各个流程。很快,她掌握了很多做衣服的要领,也有了一定缝纫基础。欣慰的是,很长时间过去了,也没有母亲自杀的消息。
她想自己干点啥,于是,她报了一个缝纫班,系统学习了裁剪。学成后的兰兰,在城里租了一个小小的铺面,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她开始接一些活儿,起初都是零碎的缝补活,到后来逐渐有人找她做衣服,兰兰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收入。母亲再也没逼她回家,哥哥改变了原来对她“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她也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如今,她的缝纫店来得如荼如火,前来找她做衣服的人络绎不绝。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竟也能在城里安家落户!
网友评论